战“疫”能打败新型病毒,能否治愈道德旧疾?

观察者网

text

(观察者网凯莉译自《纽约时报》)

有些灾难,比如飓风和地震,可以让人们团结。但如果由历史来判断,流行病通常会导致分裂。在这些危机中,人际疏离是一种“美德”,恐惧则压倒了人类情感的正常纽带。

《纽约时报》3月12日刊文《被大流行杀死的还有同情心》

薄伽丘在《十日谈》描述了 1348年瘟疫席卷佛罗伦萨时“人与人之间是如何敬而远之 ,很少看到邻居之间表露对他人的感情,亲人之间是何等冷漠,互相避而不见……不,更重要的也是最难以置信的,父母抛下自己的孩子,既不不照料也不看管,让他们自生自灭。”

丹尼尔•笛福在一本关于1665年伦敦大瘟疫的书《瘟疫年纪事》(A Journey of The Plague Year)中写道:“当时每个人都面临迫切的生死问题,没人有余力去同情他人的不幸……近在咫尺的死亡威胁,夺走了所有爱的纽带,也带走了人们对彼此的关心。”

这种时刻,恐惧感驱使着人们,羞耻感同样如此。为了延缓疾病的传播,人们不得不采取残酷冷血的行动。每当一场大流行病来临时,人们被迫做出一些决定,

就和今天意大利医生们被迫做出的决定一样

——对部分正在遭受病痛的人停止治疗,让他们听天由命。

在17世纪的威尼斯,医务工作者对全城进行了搜查,确认瘟疫患者身份后,把他们送往隔离的“医院”,三分之二的人在那里死去。在那几百年里,许多市政府把市民关在家里,封锁他们的房屋,禁止运送任何物资或医疗服务。

1629-1632年米兰大瘟疫导致意大利全国28万人丧生

著有《流行病与社会》(Epidemics and Society)一书的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弗兰克•斯诺登认为,流行病为社会提供了一面镜子,迫使我们直面一些基本问题:即将到来的死亡试图告诉我们什么? 在这一切发生之时,上帝在哪里?我们对彼此的责任是什么?

大流行让一种听天由命的感觉油然而生,人们开始意识到无力掌控自己的生命。著名剧作家契诃夫是19世纪末在俄罗斯流行的结核病受害者之一。斯诺登指出,契诃夫在养病期间写的剧本都是关于那些困顿的人,面对处于自我掌控之外的事物,无力还击,也无以抉择。

流行病对穷人的打击最为严重,同时加剧了阶级分化。

1884年,那不勒斯爆发了霍乱,尤其是在穷人居住的下城区肆虐。一时间谣言四起,说市政府官员故意传播这种疾病。当那些专横的医务工作者涌入下城区时,当地民众群起反抗,向他们砸家具,把他们丢下楼梯。

1884年意大利查明霍乱传染源来自贫民窟,国王即下令铲平

但市里面认为,这种疾病是由那些食用了未熟或过熟水果的人传染的。农民予以回应的方式是,把一篮又一篮的水果带到市政厅,然后当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这是对那些在流行病面前百无一用的精英的挑衅。

1918年席卷美国的西班牙流感也引发了类似的反应。《大流感》(The Great Influenza)一书的作者约翰•巴里写道:随着疫情恶化,一个接着一个城市的医护人员恳求志愿者照顾病人。但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在费城,紧急援助负责人向社会求援,请求人们帮着照顾生病的儿童,但没人响应。后来,负责人用无不轻蔑的口吻说:“成百上千的女性……曾梦想着自己能扮演仁慈天使的角色,如今似乎没什么能让她们振作……有的家庭全部被感染,孩子们因为没人给他们食物正饿得饥肠辘辘。面对如此之高的病死率,她们却始终退缩不前。”

这解释了1918年流感大流行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流感结束后,人们对此避而不谈,也很少看到和这位场瘟疫相关的书籍和剧作。在美国,死于这场流感的人数大约有67.5万,而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约是5.3万人,可是这次流感似乎没留下任何有意识的文化印记。

1918年首次爆发于美国军营的流感大流行最终造成全世界10亿人感染

也许是因为人们反感于自己变成现在的样子。这是一段令人羞耻的记忆,所以要可以压抑。多萝西•安•佩蒂特在她1976年的论文《残酷的风》(A Cruel Wind)中指出,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导致了后来精神上的麻木。经历这场流行病之后,人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都疲惫不堪。佩蒂特写道,这场流感对民族精神产生了令人清醒又让人幻灭的影响。

在这个令人悲伤的长篇故事之中有一群例外,他们是医护人员。每一次大流行中,总有一些医生和护士心怀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同情心,英雄般地挺身而出。今天我们同样看到这样的场景。

奋战在新冠肺炎抗疫一线的中国、意大利护士(图自:中新网、天空新闻网)

近日,迈克•贝克(译注:前美国中央情报局幕僚)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华盛顿州柯克兰长青医院的报道,工作人员表现出了有效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在几个世纪以来每一场流行病中都有所展现。文中,一位医院负责人说:“我们没有遇到员工不愿上岗的问题。相反,我们接到员工们的电话说:‘如果你们需要我,我随时待命’。”

也许这一次我们能以他们为榜样。在抗击身体疾病的同时,如果能治疗道德痼疾,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观察者网凯莉译自《纽约时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