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相册 | 沧桑百年路

亚太日报

text

这座古堡,已经走过了4个世纪。一天,女主人德·莫洛在阁楼裡发现了一块铁轨零件,鏽迹斑斑,却精心保存,泛黄的标籤上写著:京汉铁路,路易。

1900年,路易前往中国,任比利时驻汉口副领事。他的镜头中有人文风情、市井百态,更记录了一件深刻影响中国的大事。那截沉睡在古堡裡的铁轨,其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

京汉铁路

那时正值清朝末年,闭关锁国的中国被外强用武力砸开了国门。甲午战争后,在洋务派的奔走倡议下,清政府决定修建一条汉口至北京的铁路,连通南北。

时局动盪、国库亏空,修铁路只能向外国借钱。向谁借?消息传出,西方列强虎视眈眈,竞相兜揽。

负责筹建铁路的张之洞百般思量,选择了看似侵略野心最小的比利时。作为『投资回报』,清政府拱手让出了京汉铁路30年的管理权。

张之洞

路易记录了京汉铁路修建的全过程。有一个人,频繁出现在他的镜头中。

他叫让·沙多,比利时人,京汉铁路总工程师。

让·沙多拍摄的照片上,中国劳工用简陋的工具,挖基坑、填土方,和衣冠楚楚的外国工程师形成鲜明对比。

让·沙多给妻子写信说,京汉铁路修建困难重重,遇到很多预料之外的问题

比如过河。铁路修到河南,被黄河拦住了去向。让·沙多团队发现,黄河水流急,河床的细沙土层又很深,很难架桥。

经过18个月想方设法,数千名工人肩挑手扛,勉力架起一座桥。这是黄河历史上第一座跨河铁桥,全长3公里。

1906年,京汉铁路南北全线通车。从此,这条铁路大动脉便与中国摆脱殖民、追求独立、民族自强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京汉铁路全图

抗日战争爆发后,京汉铁路运行时断时续。战乱中的中国,哪裡有馀力修路修桥?新中国成立之初,火车要通过这座老桥,最高时速只能有5公里/小时,和走路的速度差不多。

1958年,黄河大水。一位巡道员发现铁桥钢管桩鬆动,而不远处一列载有近千名乘客的火车正要过桥。

他(巡道员)赶快往岸上跑,他告诉了守桥部队,又往前跑了一点,就把那列火车截住了。

火车刚刚停稳,大桥就在人们眼前塌了。

黄河铁桥断了,连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就断了。在下游不远处,一座中国自行设计的铁路大桥加快了施工进度。两年后,1960年,新桥建成通车。

从老桥到新桥,从丧权辱国到自主研发,这是技术的飞跃,更意味著中国人站起来了。

一百多年来,中国的铁路越修越长,火车越跑越快。截至2016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过2.2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而京汉铁路早已成为京广线的一部分。

和谐号高铁

一百年前,欧洲的铁路技术来到中国,今天,中国的铁路技术走进欧洲。这一来一往,就是一个世纪的变迁。

除此之外,路易的镜头对一切充满好奇和欣赏。在他去世后,这些珍贵的影像已经沉睡了几十年。

家庭生活、制茶作坊、贩夫走卒、匠人演员……一百多年前中国内陆的风土人情、市井百态尽在眼前。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