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年年開,年年有不同。今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2016年兩會期間,我們華僑華人對於祖(籍)國在‘十三五’時期將怎樣發展保持強烈關注,而如何能夠參與其中則是我們十分關心的話題。”
採訪中,海外浙江華文媒體聯合會副秘書長、旅意華僑尹名興談到了他對海外華僑華人如何關心今年兩會的觀察。事實上,每年兩會召開前夕,除了國內民眾對兩會可能討論的話題十分關心,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以及留學生等也都很關注兩會,期待他們所關心的議題得到討論甚至解決。
今年兩會,他們主要關心什麼?
“十三五”綱要如何讓僑胞獲益
2015年,“十三五”規劃建議發佈。按照有關程式,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將於201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經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後公佈。這不僅將決定中國今後5年發展的圖景,更關乎海外僑胞在國內外的切身利益。
“‘十三五’規劃建議裡面提到了‘五大發展’理念,對中國未來5年發展提出了一些要求。我們希望能看到更具體的措施,讓我們海外華僑華人能更具體地知道如何跟著政策走。”周源是來自英國的一位華僑,她對國家的政策走向十分關注,也希望自己能夠按照政策的指引參與中國的建設與發展。
巴基斯坦工人在中興能源900兆瓦光伏地面電站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艾哈邁德·卡邁勒攝(新華社發)
“比如說在開放理念下,中國要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那麼在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在對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中,我們華僑華人可以作為僑居國和祖(籍)國的橋樑紐帶參與其中,更好地促進雙方的協調溝通,消除文化隔閡,實現互利共贏。”面對提問,菲律賓華僑、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秘書長吳建省這樣表示。
對於這一看法,旅居義大利、從事中意商貿的華僑張奕認為,當下的中國正日益走向開放,與世界相聯繫的經濟活動也越來越多。比如近幾年所開通的義新歐、渝新歐、蓉歐快鐵等等,都能夠將歐亞兩頭的貨物通過陸路運輸迅速送達,節省時間的同時也不會增加太多成本。“不過我仍不知道怎樣才能搭上橫貫歐亞的貨運班列,我自己的貨物仍然是從歐洲港口出海到中國。所以我很想瞭解這塊的政策和手續是怎樣的,也非常希望今年兩會能討論怎樣方便海外華人投資的議題。”
除了開放理念,也有不少人提及創新,而這便涉及到海外同胞在境內的創業問題。在浙江杭州創業的歸國留學生夏雨表示,現在國家很重視引進海外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都給予了資金、戶籍、家屬安置、手續辦理等方面的優惠措施,這讓他們很受感動。希望全國兩會期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措施能夠出臺更多,讓留學生以及海外華僑華人更有激情和動力回國發展。
“對於我們香港民眾來說,廣東自貿區的設立為我們的創業提供了一片熱土,所以我的企業在深圳和香港都有註冊。希望今年兩會上關於香港人如何在內地創業發展的問題能夠得到關注,因為措施還可以細化。”來自香港的文靜說。
面對“十三五”,香港民眾希望能在離岸人民幣業務、法律服務、航運、創意和科技創新等幾大領域獲得好的發展機會。而澳門同胞、臺灣同胞同樣也希望搭乘內地(大陸)發展的快車,分享紅利。而怎樣才能分享這份紅利?這些都是他們希望在兩會期間得到討論的議題。
中華文化如何在海外傳播
“雖然華僑華人身居海外,但他們都還是心系祖(籍)國,不忘中華文化的根源。所以他們很關心中華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採訪中,尹名興告訴記者,自己周圍的很多華僑華人十分關注中華文化走出去以及如何在僑居地發揚光大的問題。“大家期待祖(籍)國能夠更加重視海外的中華文化傳播,鼓勵建立專業性較強的中華文化傳播機構並加以扶持引導,讓優秀的中華文化走出國門,影響世界。”
2016年2月9日,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廣場上的舞龍表演。新華社記者王雷攝
“過去我們總說向德國學習先進經驗及優秀文化傳統,近幾年則明顯感覺到德國的文藝界、工業界等在積極瞭解中國,希望向中國學習。”德國藝術設計交流協會秘書長郭健強調,他在德國工作這幾年,強烈感受到這麼一個最突出的變化。他建議,中國應該“把自己優秀的文化通過經濟大發展傳播到世界範圍中來”。
“作為英國中文教育促進會的資深義工,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在加大力度推廣海外華文教育,期待祖國能進一步加大對海外優秀華文教育義工團體的各方面支持,為‘僑二代’‘僑三代’學習中華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創造更好的條件,鼓勵本地華裔子弟學習中文、瞭解祖(籍)國文化,推動華文教育事業在海外健康發展。”英國浙江聯誼會會長黃萍說。
“雖然現在海外的華文教育比過去要進步許多,但許多地方仍然面臨著資金、師資匱乏等困難。不過,我們當地華僑華人為了能夠延續文化血脈,保持對故土的深深眷戀,仍然盡力去拓寬資金來源,邀請、培養授課老師,推動當地‘僑二代’、‘僑三代’的漢語教育與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我們希望今年兩會能有代表委員或海外列席代表關注這件事,讓我們的聲音被更多人聽見。”尹名興這樣表示。
民生難題如何逐步解決
儘管長期在外,但海外同胞同樣十分關心境內的民生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有可能影響他們是否要回來發展,甚至定居。
“我對於國內的食品安全問題比較關注。前幾年我們出了很多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而國外媒體又故意放大事件,給大家的心理上蒙上了一層陰影。這兩年我看到了很多有關國內加強打擊食品衛生領域犯罪、規範食品生產及銷售監管的報道,但是心中的憂慮還沒有徹底化解。”張奕告訴記者,每次回國她在吃飯問題上都比較小心,對於路邊攤或者一些有添加劑的包裝食品都儘量不去接觸,“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應該是大家關心的身邊事,也是一件大事。”
除了食品安全,來自臺灣、在大陸工作的慧茹則更關心環境問題。她表示,大陸的大城市,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杭州,霧霾天氣還是較多,這樣的空氣品質讓她覺得有些難受,“實際上這也影響了我們公司其他一些台籍幹部,他們不願意到中國大陸的這些大城市來工作。這樣的天氣讓他們覺得難受,甚至有的人還因此而上醫院。希望環境問題能夠在兩會上繼續受到關注。”
“對我來說,父母的養老問題很讓我牽掛。對於老人家來說,他們在西班牙待了一輩子,很希望能夠落葉歸根。但是我們不能長期在國內照顧,就希望能找到合適的養老基地讓他們過舒適的老年群體生活。”說到這,旅居西班牙的華僑陳穎有些擔心地表示,自己在國內許多地方考察後,發現現有的養老機構要麼條件比較差,要麼價格過於昂貴,這讓她不放心自己的父母直接回國養老。“不過從另外的角度講,這也是我們投資國內養老產業的一大機遇。希望養老話題,尤其是社會養老、多方參與養老的話題能在兩會上得到關注。”
不只是上述話題,還有國內的醫療、教育、衛生問題等,也都很受關注。他們同樣期待這些問題會成為兩會上的熱點。
手續辦理如何更加便利
近年來,由於世界經濟低迷而中國經濟持續中高速發展,越來越多海外僑胞選擇回到中國來發展。不過,由於身份的問題,他們在投資權益保障、身份證辦理以及子女落戶等問題上遇到了一些障礙,因而這些問題成為他們在兩會期間最關注的話題。
2015年7月6日,臺胞盧月香在展示福建省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簽發的首張電子臺胞證。 新華社記者張國俊攝
另外,荷蘭籍華人金鑫表示,華人回國參與投資在手續上仍有些繁瑣,期待這一問題能夠得到解決。“許多華人同樣心向祖籍國,他們很渴望為祖籍國的建設發展出一份力。尤其是現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條件下,很多年輕的華人很有創業激情,希望能回來投資興業。”
相比之下,去年卡式臺胞證的推出讓許多臺灣同胞感受到來往大陸的便利,這讓他們在求學、工作、投資方面也增加了意願。“當然,如果在住房、醫療、子女就學、公司註冊等方面辦理相關手續能更加便利的話,那麼我想大家來大陸發展的意願應該會更強烈。希望兩會也能關注這樣的議題。”面對提問,慧茹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