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記者沈紅輝)日本政府長期標榜“新聞自由”,大肆宣揚“自由民主價值觀”。記者近日採訪調查了解到,在多名日本媒體界人士和駐日外國記者眼中,日本政府一直通過“無形的手”影響著媒體,特別是安倍政府上臺後,這種操控變本加厲。
今年年初,日本電視界多檔時事節目主持人或評論嘉賓被調離或遭雪藏。4月,朝日電視臺一檔以批評安倍政府著稱的時事節目主持人突然“下崗”。早在2015年,該節目一名自由派評論嘉賓在直播時突然曝光安倍政府對節目施壓內幕,引起日本國內外廣泛關注。
以上只是安倍政府限制媒體的最新注腳。近年來,安倍政府一直通過法律、恫嚇等手段間接或直接影響媒體。
2014年,迫於政府壓力,日本《朝日新聞》被迫撤回引用已故民間人士吉田清治證詞作出的“慰安婦”相關報道,受到重創。
2014年12月,聲稱“旨在強化內閣對軍事、外交等國家機密事項的管理,加大對公務員泄密懲罰力度”的《特定秘密保護法》正式實施,媒體受到牽連。同年底,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前向各大民營電視台下發通知,要求有關節目在內容、邀請嘉賓等各方面保證所謂“公平性”。
今年2月,安倍政府總務大臣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辯時稱,如有電視臺違反放送法規定的“政治公平”原則,將事實上關停該電視臺,電視臺是否違規則由政府定奪。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日本媒體資深人士對記者說,“批評安倍的媒體人從熒屏上消失是不爭的事實”,遭撤的媒體人多數在新安保法、核電政策等敏感問題上和安倍政府唱反調。
媒體人認為,在安倍政府高壓政策下,日本新聞環境趨於惡化,日本媒體危機感強烈,以致於不敢觸碰敏感議題、發出不同聲音。這種狀況招致日本國內外輿論的關注和批評。
日本新聞行業工會組織“日本新聞勞動組合聯合會”委員長新崎盛吾以《朝日新聞》為例表示,2014年“慰安婦”報道事件後,《朝日新聞》開始回避敏感議題和批判性報道,其受到打壓讓日本媒體界產生了強烈危機感。
談到《特定秘密保護法》,新崎說,該法實施一年多來,日本新聞工作者明顯感受到採訪難度加大,防衛省等部門公務員因害怕被處罰而普遍拒絕採訪、不再提供信息。該法同時處罰媒體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信息,但未明確到底哪種手段非法,致使很多媒體不得不進行自我審查。
新崎認為,安倍政府對媒體的壓制看上去雖仍處於口頭警告階段,但這種恫嚇已經起作用。目前,日本媒體“自我審查”風氣日盛,開始刻意避免敏感議題、不敢發出不同聲音,以免惹麻煩,“這種狀況值得擔憂”。
沖繩媒體《琉球新報》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批評安倍政府的政策,該報編委新垣毅對記者說,在政府默許下,《琉球新報》在網際網路上受到右翼惡意攻擊,該報駐東京記者正常生活也受到影響。
聯合國人權事務特別報告員戴維·凱對日本新聞自由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日本媒體記者對政府壓制輿論感到擔憂,“日本新聞自由面臨嚴重威脅”,他呼籲日本政府採取措施保障新聞獨立性和公民知情權。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駐日記者卡斯滕·格米斯撰文指出,他在《法蘭克福彙報》發表批評安倍政權歷史修正主義傾向的文章後,日本官方向該報編輯部“抗議”。他指出,安倍政府對批判報道的“高壓”態度正在日益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