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玉红
当地时间11月27日,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人力数据中心公布最新季报,显示截至9月30日,驻阿富汗美军人数达15300人,驻伊拉克人数为8900人,驻叙利亚人数为1720人。
这一驻军规模远超五角大楼此前公开发布的数字(分别是14000人、5262人和503人)。
对于驻军人数为何存在如此大的出入,五角大楼发言人曼宁的回应有些含糊其辞,只是称,目前暂不方便公布更新数字,“在不向敌人暴露意图和展现能力的情况下,将尽可能地公开透明”。
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令外界满意。
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贴出“收缩”标签、声称盟国不给保护费就撤军的声势下,现在的美国给外界的感觉,似乎是不愿再当“世界警察”管闲事了。那么,美国的海外驻军规模却为何逆势上扬了呢?
其实,细究起来,也并不令人意外。如果看清美国目前所面临的处境,就能了解个中奥秘。
先看阿富汗。作为亚欧大陆的“心脏”,阿富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被美国视为其亚欧战略的棋眼所在。“9·11”事件后,美国在阿富汗的驻军一度超过10万人。2014年底,在奥巴马主政期间,美国主导的北约驻阿富汗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结束在阿作战任务,驻阿美军人数减少至8400人。但此后,阿富汗的局势逐渐脱离阿政府的控制,塔利班势力不断坐大,这让美国感到如果任其发展,花了十多年在阿富汗投下的资源可能会打了水漂。
不过,阿富汗还有个称号叫“帝国坟场”,意思是历史上多个大国都因为想控制阿富汗而吃了大亏。所以,奥巴马时期,对派遣驻阿部队慎之又慎,把驻军人数的决定权牢牢抓在白宫手里,主张通过空袭、扶植当地武装力量和派遣规模有限的特种部队来达到目的,以最大限度减少美军的伤亡与投入。
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奥巴马时期从阿撤军持批评态度,认为此举给阿富汗战场留下真空,使得“伊斯兰国”和“基地”等恐怖组织乘虚而入。今年8月,特朗普在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迈尔堡军事基地发表演讲时阐述了阿富汗新战略,称自己是“问题解决者”,“我们会战斗到胜利”。
这番演讲,被视作特朗普将派兵的决定权下放给五角大楼,从而为美国的增兵计划开了绿灯。这也表明:美国不会放弃阿富汗的地缘战略价值,正通过有效控制这一核心地带,来控制整个欧亚大陆,从而为未来在该地区可能展开的大国战略提前布局。
再看伊拉克与叙利亚。目前,在伊叙两国军队夹击下,针对“伊斯兰国”的反恐行动已渐近尾声。随着俄罗斯、土耳其、伊朗近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伊斯兰国”等其他极端组织几乎被彻底消灭,中东地区也进入了“分果果”的战后安排阶段。
众所周知,在中东各方力量博奕的背后,实际是美国与俄罗斯这两位“棋手”的对攻。从实际效果来看,俄罗斯在面临西方围堵制裁之际,毅然决定把棋子落在中东的这一步走得非常精准。
俄以“反恐”之名出兵叙利亚,既让美国找不到理由来反对,反而不得不寻求反恐合作,同时还让中东国家看到了俄罗斯的决心与实力,有效巩固了俄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扩大了俄的国际影响力。从去年底至今,土耳其、埃及、约旦、以色列等多位中东国家领导人前往莫斯科拜访,就连美国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与俄罗斯有宿怨的沙特阿拉伯,最近也与俄签下了购买俄制S-400防空导弹系统等军火装备协议。俄美在中东对弈的天平,似乎正向俄罗斯一方倾斜。
这样的局面当然是美国不愿看见的。特朗普今年去中东访问,其意义不止于带回千亿美元军火订单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宣示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无人能撼动。
事实上,从最近几个月美国在中东的动向来看,特朗普政府正在努力逐步消除奥巴马时期对中东减少战略投入的影响,从三个方面来巩固和提升美国在中东的主导权与影响力:一是继续打击“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同时向伊拉克、叙利亚增派地面部队,为两国的战后安排做准备;二是修复与沙特等阿拉伯盟友的关系,同时遏制伊朗的势头;三是与巴以双方接触,以推动巴以实现和平。
由此可见,特朗普虽然以政治局外人的形象、打着反建制的旗号上台,但一旦坐上美国总统这个位置,其政策必然要向中间、理性回归。
所谓的“收缩”只是表象,是特朗普基于当前美国经济考虑而做出的战术调整,而非真正的战略回撤。特朗普上台后采取的包括增兵在内的举措,看起来与前任奥巴马有诸多不同,实际上都是为了加强美国在中亚、中东乃至全球的的政治和军事存在,巩固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只不过方法不同、手段有异。
“一收一放”,最终是殊途同归。
(来源:观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