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中日關係目前“非常困難”

APD NEWS

text

2月1日,在德國舉行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中)出席會議。 新華社記者張帆攝。

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主任委員傅瑩1日應邀出席第50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參加了“全球力量與地區穩定專題的討論。

傅瑩說,人的生存和發展安全是一切安全的根本。2013年,中國遇到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新一屆領導人創新宏觀調控,成功實現7.7%的經濟增長。中國仍面臨許多挑戰,解決的根本出路在於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涵蓋了民眾關心和希望解決的方方面面問題,2014年是落實的關鍵之年,改革之年。

習近平主席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其核心是要讓13億中國人過上好日子。也就是說,每個普通人都有權利和條件在安全的環境中生活得有尊嚴,這是中國的成功故事對世界的吸引力所在,也是中國夢的魅力所在。

傅瑩表示,中國需要並將致力於構建一個和平的外部環境。過去的幾十年中國沒有捲入大的國際衝突。在周邊,中國積極倡導包容精神,努力通過對話增信釋疑,推動各种經濟金融合作,為促進亞洲的安全與繁榮作出了貢獻。

近兩年,中國在領土問題上受到個別鄰國的挑釁。在歷史遺留的領土和領海爭議問題上,中國主張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通過對話和平解決,反對製造緊張和衝突。同時,也有必要對一些挑釁行為做出有力反應,目的是促使問題回到對話解決的正確軌道,防止造成溢出效應,威脅地區安全。

傅瑩指出,與一百年前相比,當今世界處於和平發展的時代,最大的變化是,全球化使得資金、技術和資源等生產要素從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中心地帶向更加廣泛的邊緣地區擴散,廣大發展中國家獲得了快速增長和趕超發達國家的機會。因此,新時代的工業化不再必然帶來擴張和掠奪的衝動。事實證明,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並取得了成功,不會輕易動搖方向。

在回答關於中日關係問題時,傅瑩表示,中日關係當前處於非常困難的時期。日本領導人一段時間來傳遞出的信息充滿矛盾。在各種表面現象的背後,深層還是日本歷史認知這個老問題,特別是一些日本領導人對侵略戰爭罪行的否認,甚至有人不認為日本當年發動的那場殘酷的戰爭是侵略戰爭。可以說,日本的歷史教育是失敗的,使戰後出生的日本領導人對歷史持有如此缺乏良知的態度。只要日本政府不能切實承認和面對侵略歷史,不能真誠地與受害的鄰國人民達成真正的和解,日本就很難卸下自己背負的歷史包袱,不能成為亞洲建設性的一員。在這方面,歐洲對二戰歷史的徹底清算樹立了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