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校園記者 | 遇見情花

亞太日報

text

**【編者按】“APD校園記者”專欄開欄語

**

李大釗先生曾說,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銳敏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

當今時代,是信息爆炸的時代,輿論環境復雜多樣,人文環境千姿百態,不同文化和思想的交融互動日益加深。青年學生雖身處校園,但不以此為認知之限;雖未歷滄桑,但才思兼備,意氣風發;在價值多元化時代,他們勤奮學習、勇於探索、奮發向上,在各種社會活動中扮演者極為活躍的角色。

亞太日報攜手“香港青年通訊社”開辟“APD校園記者”專欄,為青年學生提供交流、互動的平台,聆聽他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悟,承接他們目光中投射出的時代力量。

撰文|香港理工大學魏先群

七年前讀高中時,最愛的一本武俠小說便是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書中楊過和小龍女蕩氣回腸的愛情故事令人心傷。時至今日,印象最深刻的恐怕還是絕情谷裡漫山遍野的情花。

每一版影視劇都把情花處理成了不同的樣貌

金庸創造出此花隱喻愛情果真是恰如其分:情花的花瓣可以食用,但卻是入口甘甜、回味苦澀的;情花的果實亦可食用,但十有八九是難吃到無法下咽的。食物的味道和愛情予人的感覺極為相似,由戀愛之初的甜蜜化為相處中的艱辛磨合,然而最終能開花結果步入婚姻殿堂的卻是少之又少。一種虛構出來的花,將情之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真是奇哉妙哉。

情花,是金庸作品中的原創花朵,其原型是白色曼陀羅花,又稱洋金花,中藥的一種,有毒性。此花最早見於《藥物圖考》,經證實有外科麻醉的作用,若合酒吞服則會讓人發笑。有「毒性」,是情花傷人之關鍵;而有「麻醉作用能令人愉悅」,則是情花讓人明知有毒卻依然奮不顧身要去靠近的原因。

在《神雕俠侶》這本小說裡,楊過、小龍女、公孫綠萼、李莫愁等人均中了情花之毒。仔細想來,他們一個個情深意切,為愛執著,不僅僅是身體上中了毒,骨子裡也已中毒頗深。楊過和小龍女是幸運的,彼此相愛,凡事真心為對方著想,即使深陷情花之毒也能互相陪伴;而公孫綠萼和李莫愁則是不幸的,她們一廂情願將癡心錯付,自個兒卻又無力排解,中毒之後便只能任由毒發。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只有愛對了人,中毒才會變得有意義。

愛情的本質是一種執念,若愛錯了人,執念有多深,則傷有多深。金庸怕是慘透了這一點,造出一朵情花,刻進小說裏給讀者看,只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想明白罷了。

情花劇毒的解藥有兩種,一是絕情丹,二是斷腸草。兩種解藥的名字起得同樣發人深省。前者的寓意自然是絕情絕愛,不再沾染愛情這種東西;後者則是以毒攻毒,用一種更加疼痛的方式(斷腸)來了結上一段的痛苦。小說裡寫到,情花的附近就有斷腸草,即毒藥的旁邊就是解藥,兩者相互依偎。然而,眾人卻花了很多時間和心血才最終找到了它,真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不如憐取眼前人。

中了情的毒無藥可醫,不如就此開始下一段戀情,同樣是劇毒般的、百轉千回的愛戀和折磨,卻是治療上一段愛情最好的良藥。這兩種方式道盡了現實生活中失戀人群的普遍選擇,借物言誌,實在巧妙至極。

以前讀《神雕俠侶》,讀的是故事和情懷;如今再次開卷,竟也看到在武俠的大氣磅礴之軀上,處處滲透著的專屬文人的細膩雕琢。書中的一花一草,一什一物想必都是經過一番思慮而設置的,而藏匿在“情花”裡的神雕俠侶,亦能品出另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