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紧任务多 英国乱局中迎脱欧倒计时一周年

亚太日报

text

2019年3月29日,英国就将正式脱离欧盟,这是英国民众在2016年6月的公投中作出的选择。现在,距离公投已经过去了近两年,正式“分手”的日期也越来越近,但英国、欧盟甚至全世界仍然看不清英国脱欧后的双边格局。

今年3月29日标志着脱欧进程已经过半——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整整一年前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开启脱欧进程;而正式“分手”的时刻就在一年后。在这非常有限的时间里,还有很多问题等待她解决。

3月23日,欧盟刚刚批准了21个月的英国脱欧过渡期。在此期间,英国可以继续享受欧盟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的好处,并与其他国家签订新的贸易协议。但英国也做出了相应妥协:在过渡期内到达英国的欧盟公民将享受与那些在英国脱欧之前就到达英国欧盟公民相同的权利。

此外,在爱尔兰和北爱尔兰边境问题上,英国接受了一份所谓的“担保”协议,这将避免英国脱欧后北爱尔兰与爱尔兰之间出现“硬”边界。接下来,爱尔兰边界问题仍将成为与欧盟贸易谈判的重点。

达成过渡期协议让许多企业松了一口气,他们至少获得了更多时间来适应离开了欧盟的英国。然而彭博社分析强调,英国很有可能在离开欧盟之时无法确定和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的关系走向。

也就是说,斩断过去的联系很容易,但未来将如何发展尚无定论。更何况,敲定未来的伙伴关系并不是脱欧的先决条件。因此,到了脱欧那一瞬间,合作方向可能仍是前途未卜。

在眼下这一值得纪念的“中场时刻”,英国还需应对除了脱欧谈判以外的麻烦。近日,英国已开启针对2016年公投中脱欧阵营选举资金丑闻的调查——名为“Vote Leave”的脱欧团体涉嫌超额转账竞选资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钱的去向是总部位于加拿大的竞选顾问公司AggregateIQ,与近日频频上头条的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关系亲密——剑桥分析被曝挪用Facebook用户数据,分析选民背景后投放定制竞选广告,以影响选民在公投中的决定。

《经济学人》分析认为,从现有证据来看,外界还不能下结论称脱欧公投中52%对48%的结果是被数字营销逆转后的产物。但一种比较可信的说法是,要求脱欧的人会故意宣传脱欧不会给英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英国享受的单一市场优势不会面临任何风险。

另一桩分散英国政府精力的事件便是前俄罗斯间谍在英国中毒,进而引发英俄口舌之争的外交危机。事发三周后,英国联合美国及欧洲十余个国家驱逐了百余名俄外交官,以示对俄罗斯在英国领土上投毒的不满。

但俄罗斯回应称,英国的指控是“史无前例的挑衅”,根本拿不出证据。同时,俄罗斯驻英大使雅科文科毫不留情地指出:"脱欧问题让英国焦头烂额,对该国政府有严重影响。伦敦试图掩人耳目,以减轻压力。(因此)针对俄罗斯的这番攻击和政治挑衅十分必要。"

“实际上,英国退出欧盟后将失去施加自身政治影响力的杠杆,客观上国家的重要性也将下滑。要想尽量维持地位,需要找到自身在西方世界中的定位,首先可能就像这样在安全问题上做文章,”雅科文科说。

在此时间节点讽刺“脱欧问题让英国焦头烂额​”的还有当年支持留在欧盟的英国媒体。《卫报》3月28日发表社论称,当多数国会议员一年前投票批准启动第50条时,是因为他们认为全民公投的结果需要得到尊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脱欧旗帜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或者表达了“人民的意愿”。

文章批评道,民主意味着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但民主也意味着保护少数群体的利益,投票留在欧盟的48%选民就是要被保护的少数。“软脱欧”才是最好的选择,而特蕾莎·梅却曾经不顾一切地寻求“硬脱欧”方案(并以失败告终)。

《卫报》认为,政府已经浪费了一年的时间,上周获得批准的过渡期协议难以掩盖时间的紧迫,脱欧后英国经济将遭受重创是既定事实,但英国人不应该因此去怪罪欧盟。早在保守党于2015年将脱欧公投纳入日程的那一刻起,​英国人便踏上了这段注定充满偶发事件的旅程。

(来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