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 | 揭秘都江堰:秦灭六国的大伏笔

亚太日报

text

都江堰水利工程,史载为秦国蜀郡守李冰所建,因其出色的防洪灌溉功效,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也因此世代受到四川百姓的爱戴,被尊为“川主”。

造福百姓,自然是好官。不过,在一个刚刚攻占不久的地方,兴师动众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李冰不可能是自作主张,必然来自于高层授意。那么,秦国统治者为何要建都江堰呢,仅仅是为了造福蜀人吗?统治者想必没那么单纯。

翻开历史,答案其实一目了然。战国时代的主旋律就是一个:战争。

秦国灭蜀,就是为了增强国力,从而为破灭六国奠定基础。伐蜀之前,秦国丞相张仪和大将司马错曾有过激烈的辩论。张仪主张先灭了周王室所在的韩国,“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但司马错认为秦国当时实力还不足以挑战六国,一旦攻韩,可能遭致诸侯围攻,不如先灭了偏僻的蜀国,既不会惊动六国,也可以取蜀国的资源富国强兵。秦王最终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巴、蜀,轻松将两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

这段在战国史上著名的辩论,记载在《战国策》中,后人标题为《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章》。

秦灭蜀之后,就按照司马错的设想开始经营蜀地。先是把蜀国降格为蜀侯国,培植傀儡政府。但蜀人屡次叛乱,于是秦国干脆把蜀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郡,而且为了更好地巩固和经营蜀郡这个战略基地,秦国还对蜀进行了大移民。常璩《华阳国志》记载说,秦认为当时“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迁移入蜀的秦民至少有数万人之多,从当时天下的人口数量来看,这已经相当可观了。

秦国占了蜀在长江上游的地利,开始以此为桥头堡,蚕食下游的楚国。《史记·张仪列传》载:“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司马错发陇西、巴蜀之兵,有众十万,装船万艘,载米六百万斛,从巴的涪水(嘉陵江支流)南下,攻楚黔中郡。但由于当时都江堰尚未建成,兵马粮草无法从成都直接通过水路进入长江,运往与楚国交战的前线,因此秦军在夺取了黔中之后,军队却因补给困难而陷入了困境,无法继续深入。幸而楚顷襄王为求自保,割让了上庸(今湖北竹山)和汉水以北地区给秦国求和。秦军避免了粮草不济的尴尬,却也发现了以蜀为根据地攻楚的不足之处。

两年后,公元前278 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沿汉水东下,攻破了楚都郢,迫使楚王东迁至陈。(屈原因此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从此,南方强楚,一蹶不振。

蜀地广博,但成都平原频发的自然灾害也让秦国的统治者头疼。发源于甘肃与四川交界处雪山的岷江,不仅水势凶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稳定,使得成都平原地区或旱或涝,人民苦不堪言。秦国非但没法从这里征收大量的粮食,遇到灾年,很可能还得倒贴。在这种背景下,秦国派遣水利专家李冰入蜀,花费十余年时间修建了举世瞩目的都江堰,彻底根治了岷江水患。《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李冰把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山口,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而那个山口叫做“宝瓶口”,岷江水就通过宝瓶口分流,从开凿出的两条河道(即现在的府河、南河)将水引向成都平原。

都江堰建成的具体时间,史书语焉不详,大约是在公元前256年。因为都江堰,秦国补足了蜀这个战略基地的短板,成都平原成为了秦国的大粮仓,为其征战六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资。公元前241(秦王政六年),秦军在蕞(今陕西临潼东北)与赵、楚、魏、燕、韩五国联军决战,因巴蜀的滋养而国富兵强的秦国大获全胜。随后,秦军展开了对六国的“绞杀”。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前228年,灭赵;前225年,灭魏。

有了都江堰,蜀地的粮草和兵马可以顺着流经成都的府南河(府河、南河在成都城外的合江亭交汇,合称府南河,也称锦江),直入长江,南下楚国。终于,公元前223年,秦国百万大军从成都出发,沿江直下,一举攻破了楚国,并于两年后统一了中国。

(来源:微观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