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朝鲜要打关岛?半岛或进入“危险8月”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 石江月

面对联合国新一轮制裁与严厉警告,朝鲜的反应似乎在人们意料之中。朝鲜8月7日谴责美国针对其武器计划实施的最新制裁,称它不会在受到美国威胁的情况下进行核武器问题的谈判。

据法新社8月7日报道,朝中社发布的朝鲜政府声明称,周末通过的制裁措施“粗暴地侵犯我国主权”,面对来自华盛顿的威胁,“我们不会把自卫性核威慑力摆到谈判桌上”,而且“加强我国核力量的计划绝不会后退,哪怕是后退一步”。

另一方面,美国在全力推进对朝新制裁的同时,加紧试射自己的“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不久前还连续进行了“萨德”反导系统的试射活动。而且,就在8月,美韩“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将拉开帷幕,两个航母战斗群将重新聚集朝鲜半岛水域。如果朝鲜继续在此时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8月将成为朝鲜半岛最危险的时刻。

一、平壤发展导弹力量并未停歇

据朝中社8月9日最新报道,朝鲜人民军战略军发言人8日发表声明,称朝鲜人民军战略军特别注意到,美国近期把朝鲜作为靶子,进行今年以来第4次“民兵Ⅲ”型洲际弹道导弹测试,并动员核战略轰炸机编队在关岛空军基地公然进行以朝鲜战略设施为目标的实战核打击训练。同时,还把各种核战略装备调至朝鲜周边,极度激化了地区形势。在朝鲜半岛局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美国这种军事行动可能会成为引发危险冲突的火种。

由于美军的核战略轰炸机是从关岛起飞,然后飞临韩国上空,开展以打击朝鲜战略设施为假想的实战演习和武力示威,这也导致朝鲜一直密切关注美国“对朝侵略”的前哨基地——关岛。朝鲜方面声称,他们已经感到有必要采取实际性的压制行动。

据朝鲜人民军战略军的这份声明显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曾评估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军事行动性质时表示,美国撒野使得朝鲜周边水域和太平洋没有平静的日子。要考虑强有力、有效的行动方案,以压制和牵制美国的侵略。为了压制和牵制安德森空军基地等关岛的一些主要军事基地,并向美国发出严重警告,朝鲜人民军战略军正在慎重地考虑用“火星-12”型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对关岛周边进行围堵射击的作战方案。

朝鲜方面认为,一旦该作战方案获得朝鲜最高领导人的批准,这一射击计划的执行将是美国在最近距离第一个体会到朝鲜战略武器威力的契机。其目的是让美国立即停止针对朝鲜的冒险的军事挑衅行为。

此外,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联合国制裁出台前,平壤已将2枚反舰巡航导弹安装在东岸的一艘巡逻舰上。美国官员认为,这显示朝鲜最近可能再试射导弹,或是打算美国万一增派战舰至朝鲜半岛附近海域,能够采取防御措施。

据熟知亚太最新情报的美国官员向美国福克斯新闻(Fox News)透露,这是2014年以来,朝鲜首度将这些导弹部署到水面舰艇平台上。美国间谍卫星侦察到,朝鲜在东岸元山(Wonsan)的导弹巡逻舰上,搭载了2枚“海燕”(Storm Petrel)反舰巡航导弹。

福克斯新闻的报道称,朝鲜这种反舰巡航导弹是在2014年第一次出现的。当时经过分析,韩军方认为,这种导弹是俄制Kh-35(北约称SS-N-25)或朝鲜仿制生产的KN-01反舰导弹。KN-01导弹是岸舰导弹,曾进行过多次试射。据悉,朝鲜又将这种岸舰导弹改装成舰对舰导弹装备到舰艇上。

Kh-35导弹是俄罗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研制的,先后出口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家。由于与美国的鱼叉导弹相似,Kh-35导弹被称为(Harpoonski,俄罗斯语 Kharpunskiy)。Kh-35导弹长3.85米、重480公斤(弹头重145公斤),最大速度0.8马赫,最大射程130公里,具有一定的抗电磁干扰能力。

Kh-35导弹不但可以在舰艇上发射,还可以在飞机和地面上发射。为获得足够的加速度,Kh-35的地面发射型和舰艇发射型导弹安装了火箭助推器。有分析称,朝鲜拥有的 Kh-35不是从俄罗斯直接引进的,而是通过第三国引进后仿制生产的。

Kh-35具备低空突防能力,很难被雷达侦测到,所以不易被拦截。Kh-35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无线电高度仪保持一定高度,利用惯性导航系统飞向目标。在最后阶段,利用安装在导弹前端的雷达探测识别目标并实施攻击。

Kh-35

二、两个航母群将再赴朝鲜半岛

美国国务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周一在菲律宾说,朝鲜停止发射导弹,是准备谈判的最佳信号。但一位要求匿名的美国官员说,朝鲜没有展现任何打算停止测试导弹的证据。而这对缓和朝鲜半岛紧张状态,并不是个好兆头。

北京时间8月6日上午,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对朝鲜实施第7轮制裁、一致通过了由美国起草的新的制裁决议。美国人当然很高兴,因为这份决议对朝鲜而言,意味着更加严厉的制裁。

这份新决议案从多个方向对朝进行制裁,包括:禁止朝鲜出口煤、铁、铅和海产品。比照往年数据,此项禁令将至少减少朝鲜10亿美元的出口额,占其年出口总量的1/3。禁止其他国家雇用新的朝鲜劳工。禁止他国向现有与朝鲜合资项目中追加资金,禁止与朝鲜进行新的联合投资项目。

这一制裁会让朝鲜暂停核导开发吗?答案很多人恐怕心里都很清楚。当平壤已经两次试射所谓洲际弹道导弹后,这一在之前“史上最严厉制裁”之上叠加的制裁可能难以改变朝鲜进一步完善洲际弹道导弹的意志。

如此一来,8月的朝鲜半岛可能面临的军事冲突风险急剧升高。美国驻联合国代表黑莉说,“如果朝鲜继续做出挑衅举动,美国将有可能采取军事动作”,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8月,美韩“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将举行,届时美军两个航母打击群将再次聚集朝鲜半岛海域。

根据目前的消息,美韩两国将在本月21号启动“乙支自由卫士”演习。而在演习之前,美国的两艘航母可能提前抵达半岛附近水域。“乙支自由卫士”演习实际上是以指挥所演习为主,美国派出航母的行为十分罕见。

美国海军这次很可能派出 “里根”号(CVN-76)和“卡尔·文森”号(CVN-70)航母。8月中旬,两艘航母的再次来到韩国,旨在向朝鲜发出警告。这将是两艘航母时隔70多天后再度出现在朝鲜半岛海域。两个航母群的战斗力足以匹敌中小国家的军力。

“里根”号(CVN-76)

三、美国会对朝动武吗?

朝鲜会不会在近期再搞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这个疑问是全球最为关注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美国的下一步决定。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朝韩工作组负责人约翰·朴认为,朝鲜还将继续以目前的步伐研发洲际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现有的制裁成效不大。

如果是这样,美国采取军事手段的可能性将直线上升。另外,如果国内政治压力过大,特朗普也有可能通过对朝采取军事行动,向外部转移压力。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不久前警告说,“我们会采取一切手段对朝鲜形成压力”,当然我们会避免一场代价惨重的战争,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韩国民众可能会成为受害者。

美国真的会对朝鲜采取军事手段吗?这就取决于华盛顿什么时候觉得自己真的没有其他的牌可以打了。朝鲜发展洲际弹道导弹显然突破了美国的战略底线,如果美国觉得制裁仍无法阻止朝鲜开发核导的脚步,而且美国人又不愿意与朝鲜做“交易”,那么一场精确打击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将会升高。

8月1日,美国共和党鹰派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曾表示,特朗普亲口告诉他,“宁愿发动战争摧毁朝鲜,也不让其发展远程核导弹”。格雷厄姆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今日秀》节目上表示,“存在摧毁朝鲜的核计划和朝鲜政权的军事选项”。

格雷厄姆所说的条件是:如果通过外交手段,特别是来自中国的压力不能阻止朝鲜的核导计划,那么美国将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毁灭性的军事行动。

尽管这不是特朗普的直接表态,但这是美共和党重要议员首次透露特朗普表示战争会在朝鲜半岛发生,而非在美国本土发生。从理论上说,美国当然要在朝鲜真正拥有可实战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之前打击朝鲜,因为这样伤亡只会发生在朝鲜半岛。一旦平壤拥有洲际导弹,那就意味着美国本土也将成为“战场”,美国也会付出沉重的人员伤亡代价。

格雷厄姆强调说,特朗普是这样对他说的,他也相信特朗普会这样做。但是,从目前看,近期可能性并不大。一方面,联合国刚刚通过了美国主导的新一轮对朝制裁,制裁到底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的观察。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国内事务上已经疲于应付,政府高级官员的空缺对政权的职能运转产生了非常大的副作用。再加上两党建制派对特朗普的抵制并未放松,所以这时候特朗普贸然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

当然也有一些信号值得重视:

第一,8月3日美国国务院在联邦公告中表示,鉴于“可能被逮捕和长期监禁的严重风险”,将从今年9月1日起,禁止本国公民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前往朝鲜,已经在朝鲜的美国公民也应在该日期前离开朝鲜境内。

撤回所有在朝鲜的美国公民,这个举动在两国交战前经常会出现。

第二,美国副总统彭斯近日重申,美不会与朝鲜直接对话,这等于再次击碎了朝鲜想跟美国直接谈判的愿望。同时,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近期访问东南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继续向区域盟友寻求更大范围的合作,以孤立朝鲜。

第三,美国在本月初再次完成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截至当前,美军今年已4次试射了民兵洲际弹道导弹,还进行了多次“萨德”和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这种频率在以往几年时间里是很少能见到的。矛和盾都拿出来操练,说明美国人想干点事儿。

一旦朝鲜与美韩发生冲突或误判,军事摩擦很可能难以避免。而朝鲜半岛如果爆发新战争会是什么样?不少西方学者认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可怕。

作者简介:

作者石江月(可加微信公众号 Defence_SJY,分享深度军事分析),国内资深军事媒体撰稿人。发表军事安全和国际防务文章达数百篇,《航空知识》《国际展望》《现代舰船》《坦克装甲车辆》及《环球时报》等国内多家媒体都有刊登和转载。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