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據香港商報13日報道,澳新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近日接受訪問時警告,當前正值最為危險的階段,若不再伺機突破,不僅失去既有地位,更有可能陷入“迷失十年”。楊宇霆認為,要突破當前困局,下屆政府必須找到清晰發展願景,為香港重新定位,同時廣納人才,讓香港成為國際“大熔爐”,晉身世界經濟中心。
在財金官員的無為而治之下,香港經濟發展缺乏方向。“當前香港的危機,在於迷失了方向,像日本一樣‘唔知想點’,若長此下去,不止失去(經濟)地位、失去(發展)動力,更會進入滯脹,長期低增長。”楊宇霆說,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香港從未擺脫既有模式,過分依賴房地產支撐經濟發展,不論樓價及物價皆居高不下,加大了商家的成本之餘,亦導致生產力出問題,制約香港經濟增長。
港吸外資能力大減
房地產獨大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楊宇霆說,回歸以來,香港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未有提高自身競爭力,導致吸引外資的能力下降之餘,國際地位亦同步降低,“過去10年,上海已一躍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香港既未有明確定位,亦未有自我提升,導致有意在華營商的國際企業,選擇了上海與北京,從而分散了香港的競爭優勢,及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
要提升競爭力,香港就要變。但不禁要問,香港是否有“變”的條件?如有條件變,又如何去變?楊宇霆說,香港有條件變,但若要變,就要效法倫敦,讓香港成為世界經濟中心。
楊宇霆說:“英國即使‘脫歐’,但倫敦依舊仍是金融中心,地位未受動搖,香港若要發揮既有的活力,就要朝倫敦的方向邁進。”
若要效法倫敦,他認為香港首先要匯聚流動性,“香港沒有實施資本管制,加上資金、人才、以及物資、都可以自由流入與流出,成就了香港在貿易上的獨特地位,這種‘強流動性’可算是香港發展的基石與優勢。”他認為,中西文化在港交匯,若匯聚流動性,即使世界怎麼變、資金如何“班師回朝”,部分亦要停泊香港。
必須提升教育醫療質素
另一個提升香港在國際地位的方法是提供良好教育及醫療。楊宇霆認為,政府可考慮多引入超級國際學校與國際醫院到港,“香港沒有霧霾,仍‘有山有水’,從環境角度仍有競爭力,有條件引人才來港。”他認為,要讓不同背景的人士進駐香港,讓他們發揮創新精神,才可穩固香港地位。他又期望香港吸引人才到來,成為類似洛杉磯和硅谷的“大熔爐”。
近年坊間不斷把香港樓價和競爭力相提並論。楊宇霆認為,香港的樓價問題並非單純供求問題,乃一貨幣現象,“港府在看待樓市問題上,不應該只將樓價的高低視之為簡單的供求關係,香港當前的高樓價是因為低利率造成。”他憶述,2004年至2006年美國加息,香港樓價就有回調,若一味專注香港樓市供應的多寡,難以改變樓價高低。
面對香港樓價與居民收入脫節,楊宇霆指,這種情況在不少大城市都有發生,上述因素難以導致樓市轉勢,“當前擁有物業者並非普通‘打工仔’,至於港人‘上車’時,早已付出四至五成首期,而這部分人的資產情況比較健康,所以樓市也難跌。”
楊宇霆又認為,香港制訂政策者,均只集中房屋問題,至於經濟政策卻留於達到短線目的,如“自由行”及“購物城”等,認為此舉並非好事。
新一任行政長官將於今年3月選出,新一屆政府應如何提升香港的地位?楊宇霆認為,新任特首將需要提出一個清晰的香港發展願景給世界,“究竟2020年後,香港面向國際會有怎樣的地位?香港經濟的定位是什麼?在中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擔當什麼角色?香港如何與上海和新加坡區分?凡此種種,下屆政府均須給予清晰答案。”
(香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