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真的來了?——極強厄爾尼諾17年來首度現身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林暉)從5日開始,包括北京在內的中國長江以北地區開始出現明顯雨雪天氣。6日晨,北京大雪紛飛。在迎來入冬第一場雪的同時,人們也密切關注極端天氣可能造成的影響。

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消息顯示,2015年10月,厄爾尼諾海溫距平指數(升溫幅度)累計達到18.4攝氏度,已達到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這也意味著自1997/1998年度“史上最強”厄爾尼諾之後,全球時隔17年再次迎來“超級聖嬰”。

極強厄爾尼諾再次現身會對全球氣候和生產生活產生哪些影響?即將到來的冬天會成為“極寒”或者“暖冬”嗎?

“聖嬰”成長一路波折,冬季可能達峰值

厄爾尼諾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海水溫度異常偏暖現象。從去年3月份開始,氣象專家已經發現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正逐漸從異常冷水轉為異常暖水。到了5月,海水升溫幅度達到0.7攝氏度,超過了0.5攝氏度的“警戒線”。因此,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把本次厄爾尼諾事件的起始點定為2014年5月。

“這次厄爾尼諾事件前期發展很慢,像‘溫吞水’,維持一個比較弱的厄爾尼諾狀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介紹,進入今年夏季之後,厄爾尼諾強度開始迅速攀升。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持續偏暖,暖海溫中心強度超過3.5攝氏度。海水累計升溫18.4攝氏度,超過了16.6攝氏度的極強“臨界值”,正式邁入“極強厄爾尼諾俱樂部”。

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近幾十年來,全球共發生兩次“極強厄爾尼諾”事件,分別為1982/1983年及1997/1998年。其中,尤以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強度最強,影響最大。

國內外氣象專家普遍認為,本次厄爾尼諾事件還將繼續發展,可能在冬季達到峰值,進入明年春季後逐步消減。

強度逼近“史上最強”,南方汛期險釀大災

本次厄爾尼諾事件是否將“看齊”1997/1998年“史上最強”厄爾尼諾?對此,中國氣象局專家表示,當前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程度已經逼近1997/1998年,但能否超越還需進一步觀察監測。

“從1997年5月到1998年5月,海溫異常偏高平均值為1.8攝氏度。而從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海溫偏高平均值為0.7攝氏度。”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表示,這說明今年厄爾尼諾事件在前期是偏弱的。但進入夏季以來,厄爾尼諾發展顯著增強,特別是進入9月份以後,海溫偏高都在2攝氏度左右,發展“後勁”十足,強度正逼近1997/1998年創下的偏高2.5攝氏度的“峰值”。

從去年厄爾尼諾事件生成伊始,氣象專家就提醒2015年汛期中國可能出現“南澇北旱”災情。從今年汛期情況看,中國並未出現如1998年那樣的特大洪澇災情。這是為什么呢?

“1998年長江流域全流域大洪水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的大洪水令人記憶猶新,今年總體洪澇災害比起那年的洪澇災害影響確實差很多,但降水依然是偏多的,只是不像98年那樣集中。”張祖強介紹,今年南方地區入汛以來強降雨過程一共出現了20多次,降水過程多、暴雨過程多,但降雨區域不像98年那樣集中或停滯在湖南、江西附近,而是在長江中下游江南北部、華南北部之間來回擺動,所以沒有造成很明顯的洪水災害。

今年冬天或是“暖冬”

影響全球的厄爾尼諾事件已經在部分地區“顯露威力”。張祖強介紹,受厄爾尼諾影響,10月份非洲多個國家面臨旱災威脅,埃塞俄比亞北部和蘇丹東部等地區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至10月中旬,美國加州乾旱造成超過1億棵樹死亡,約佔加州森林的20%。

厄爾尼諾對於中國的影響將是怎樣的呢?專家介紹,即將到來的這個冬天可能因厄爾尼諾影響成為“暖冬”。

“我國在冬季主要受到東亞冬季風的影響,厄爾尼諾跟冬季風之間有緊密的聯繫。”周兵表示,厄爾尼諾通常有利於冬季偏暖,東亞冬季風的強度有可能偏弱。

在剛剛過去的10月,全國平均氣溫就已經發出“溫暖”的信號。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11攝氏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7度。新疆南部、青海、甘肅南部、內蒙古中東部、江淮西部、江漢、江南中西部、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度,局部甚至偏高2到4度。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此前表示,今年1月至9月,全球表面平均溫度達到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2015年將成為史上最熱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