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25日傍晚,中國宣佈啟動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息及第四次降準。
中國人民銀行宣佈,自26日起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各0.25個百分點,並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央行有關負責人強調,此次降低貸款及存款基準利率,主要目的是繼續發揮好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支持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三季度以來,中國經濟繼續放緩。數據顯示,1-7月,對中國GDP貢獻最大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創下了新世紀以來的最低增速。最新公佈的8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初值(PMI)也僅為47.1%,創下近年來新低。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認為,經濟下行壓力需要積極應對,但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在這個時候,要向國內外市場發出明確的信號,加強對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支持力度,穩定預期,堅定信心。
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認為,中國到了以降息促使企業財務成本進一步降低、以降準促使金融機構具有更充分的金融資源調配能力、以定向降準推動金融機構支持消費的時間窗口。
央行此次還額外下調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準備金率3個百分點,鼓勵其發揮好擴大消費的作用。專家認為,促進消費是此次定向降準的一大新亮點。
分析認為,降準、降息不僅可以提振市場和企業信心,而且可以增加流動性。市場人士預計,此次降准將釋放至少6000億元的流動性。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指出,原來外匯佔款是我國基礎貨幣供應的主要方式。央行8月11日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報價機制後,外匯佔款明顯減少,銀行體系流動性存在壓力,除了常規的貨幣政策操作外,需要降準提供流動性。
金融機構流動性合理充裕是支持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準,央行還採取了多種工具和渠道向市場提供流動性。
8月份以來,央行累計開展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5650億元,開展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投放流動性600億元。8月19日開展6個月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1100億元,利率3.35%。繼續通抵押補充貸款(PSL)為開發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長期穩定、成本適當的資金來源,7月末PSL餘額為8464億元,比年初增加4633億元。
在央行降息降準的同時,還放開了一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浮動的上限。
“這標誌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又向前邁出了重要一步。”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金融機構自主定價空間的進一步拓寬,既有利於促進金融機構提高自主定價能力,提升金融服務水準,也有利於促使資金價格更真實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近年來,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加快推進,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條件更趨成熟。
恒豐銀行研究院常務院長胡海峰認為,央行此舉寓利率市場化改革於調控之中,中長期存款利率完全實現市場化。商業銀行應積極主動應對,加快轉型,加強自身資產負債管理、利率定價和利率風險管理水準。
對於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央行表示,下一步,央行將繼續密切監測流動性變化,綜合運用各種工具組合適當調節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貨幣市場穩定運行,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完)(記者劉錚、李延霞、王濤、王淑娟、姜琳、王文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