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就新冠肺炎疫情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钟欣 摄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魏晞)4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就新冠肺炎疫情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问题一:自2019冠状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经历了艰难时刻。您如何看待中国政府当前开展的抗疫斗争?
阿赫塔尔:我们必须承认,应对“未知”的病毒向来是一项挑战,而要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疗各类传染病,国际社会就必须通力合作,采取共同行动。毫无疑问,中国在防控疫情方面向来成绩斐然、广受赞誉。
面对疫情,中国政府展示了强大的决心和决断能力,果断采取了多项成功举措。中国启动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防疫行动,对多个城市和受疫情影响地区进行隔离,涉及人口数量近4500万。
整个中国社会和人民坚定地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来。包括科技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积极行动,提供开放式平台和工具,助力疫情分析。高科技和大数据应用为开展有效的疫情分析创造了条件。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人流密集场所能够对整个人群进行体温检测;无人机在全国18个省份得以应用;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将诊断时间从12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远程学习和办公系统为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了居家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中国在这些领域大力投入,并积极研发药品和疫苗。
我们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我们相信,和过去应对每一次重大事件一样,只要进行科学的组织动员,再配以正确的知识引导,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控制疫情的传播。
问题二:日本、韩国和伊朗等国近期也暴发了疫情。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协作,共同应对疫情?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的政策顾问,您对受疫情影响国家的政府和人民有什么建议?
阿赫塔尔:疫情具有普遍传染性。在深度互联的当今世界,各类交通网络实现了互联互通,因此疫情跨越边境实属正常。
报告显示,中国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帮助降低了一些地方的风险级别,但这不意味着危险已经过去。新的病例还是会出现,潜在风险依然巨大。这不仅需要在中国、也需要在已经发生疫情的40多个国家连续实施公共卫生安全警戒。随着疫情向中国以外的地区传播,中国采取的措施以及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值得他国借鉴。
要想战胜疫情,关键在于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制定公共卫生政策,并通过有效监管、学习交流、跨境风险管理和医疗合作,实施科学的公共卫生治理。博鳌亚洲论坛已经并将继续支持多方协商,以共同应对疫情。我们需要多管齐下,协调一致地应对疫情。在我看来,我们要做好五大方面的工作:
首先,国际社会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疫情。世界卫生组织需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资金和专长至关重要,官方开发援助资金应当向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倾斜,支持建立国际团队,帮助这些国家开展能力建设,获得医学专业知识,并筹备更多的医疗物资、检测设备、口罩和防护服等。
其次,要在全球范围内加大对医药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助力开展诊断和治疗方案,从更加长远的角度来应对流行病。
第三,前沿技术的部署在推动医学进步和控制疫情的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第四,加强公共和私人医疗设施,以更好地应对疫情,并通过科学的装备和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来更有效地遏制疫情。
第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人口管理,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打造清洁的市场环境,鼓励民众采取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
问题三:您如何看待本次疫情对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答:有迹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对亚洲经济产生了影响。鉴于亚洲经济在全球贸易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疫情也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目前,由于大量数据仍在汇集之中,尚难以准确预测疫情暴发将如何影响经济。在有些地区,疫情已经开始消退,但在欧洲和美国,许多地方正在暴发疫情。
从历史角度看,亚洲成功抵御了多次全球危机。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破坏性力量,将放大亚洲宏观经济的漏洞以及中美贸易战的长期影响。亚洲多个经济体已经下调了一季度经济增长预测。即使健康威胁消退,由于疫情引起的对经济增长信心的损害,仍将对服务行业、工业和旅游行业产生持续冲击。除了工业产出和贸易会受到影响外,防控疫情产生的成本也需进一步纳入考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疫情会在短期内对经济产生适度影响,并可能会出现V型复苏,但如果疫情传播带来的不确定性持续,将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