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陳雪儀香港視藝創新教育學會主席中國國際早教學會顧問
於本年四月十日至十六日,我被邀請參加“二○一六彩虹路——民族青少年藝術教育公益行”,主辦單位分別有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民族節目中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澳門美術協會等。參與彩虹路的活動,不單可以深入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藝術創作活動,促進內地貧困山區的藝術教育,更可以瞭解當地小數民族的風土人情!
這次我們集合了十多位港澳臺及內地藝術家到雲南德宏山區小學,進行教學示範、探訪及交流,讓我體會教與學雙長的可貴,也感受到任何地方的小朋友都有創意無限的本質,問題是我們的社會有沒有提供合適的環境去培養他們獨特的潛質?
從這次旅程中,讓我反思香港的問題,一直以來,香港被認為是功利社會、輕視文化修為,教育當局只把培養全面的人才作為教育改革的口號,而確實在香港的中小學生仍然集中火力操練考試,學校很少關注栽培及發展學生的潛能。現在由近期發生多宗學生自殺開始,令社會人士注意香港教育的問題,例如有家長師生遊行示威批評全港系統性評估(TSA)掀起操練文化等問題,社會各界促請當局檢討教育制度。也有立法局議員提出小學全日制原意是讓「學生在校內完成功課及溫習,使學生回家後能有多些時間休息,培養自己的興趣。」但他指出在家長網上的分享,發現學生留校7小時,學校繳交功課欄目上依然「日日新鮮」,甚至功課多到沒有位置填寫,因而引起各方面要求教育局關注其問題。
面對訊息萬變的廿一世紀,培養學生對文化藝術的興趣及修養,並且讓他們有多方面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懂得尊重學生有個別獨特的性格、喜好、能力,而教育當局也協助學校給予青少年有發揮所長的機會,學生才會自發地學習,也可望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當進入文化藝術的領域,尋找生命意義、思索與頓悟的過程中,把感情呈現於藝術創作上,將會感受藝術澎湃的力量。正如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說:「藝術的奧秘在於修改大自然」。而孔子曾說過:"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並且"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都是藉藝術陶冶和塑造人的情性心靈,使其合於道德善行。
回歸後的香港教育不單沒有注意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的發展,也忽視培育學生對自己國家民族正確的觀念,現在雖然「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於2000年9月出爐,教改至今已推行了十三年,並且於2012至2013學年也全面落實「三三四制」的新高中課程改革後,但中史及視藝科分別報考的人數嚴重下降。有數據顯示從2000年有九千多人參與香港中學會考視藝科考試,劇減至2013年將只得四千多人應考此科的中學文憑試,減幅接近54%。2016年更下跌至三千多人。中史選修人數由回歸初年的三萬多人,應考人數也不斷下降,未屆會考逾兩萬八千人報考,翌年僅剩八千人,今年更跌至六千八百人。
中史科課程設計既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且內容太廣太深,例如高中課程修讀上自西周封建,下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數千年曆史,並且在六個選修單元,要學生學習索然無味的宗教史、制度史、地域資源等。而且校本評核要求繁多,例如提議教師舉辦參觀博物館、文物館、實地考察等活動。這只是令教師及學生感到疲於奔命,新一代怎不望而卻步?
2016年香港近五十間中學高中不設中史科,是文憑試推行以來新高,其中不乏傳統名校,如拔萃女書院、聖羅撒書院,有些中學自中一起便不設歷史科,包括中史和世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前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丁新豹直言中史科正處於生死存亡階段,必須加強推行歷史教育,以解決香港面臨的身分認同問題。目前有調查指出大學生支持港獨人數約近三成。如果我們的下一代既沒有文化藝術的修養,也迷失於自己的身分認同感,社會又如何可以穩定發展下去?
今次我們到雲南的學校交流訪問過程中,原來當地山區學生大多是集中不同民族學生一起和諧共融地生活、學習,例如其中有漢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傈族等多民族。反觀香港人的身分也同樣來自五湖四海,在中國的土地上,必須明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道理,才能真正走上一條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