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K5203/4次列车上的旅客。 黄歆尧 摄
中新网石家庄1月23日电 题:“老慢车”穿行太行山30余载:承载梦想 守住乡愁
作者 黄歆尧
7时1分,随着一声鸣响,K5203/4次列车缓缓驶出天津站,向西依次驶向武安、磁山、阳邑、井店、涉县、黎城、潞城七座“山城”。
如今,它服务着太行山范围内7个城市170万以上人口,由于沿途山峰阻隔、地理环境复杂,日常交通不便,这趟列车便成为这里群众外出务工、走亲访友、上学出行的最佳选择。
据列车长岳玉祥介绍,从天津开往潞城的K5203/4次列车单程运行里程813公里,运行时间约13小时,沿途设23站。其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天津西-邯郸间的537/538次列车。自1985年开行,K5203/4次列车在太行山腹地已穿行30余载,带着山区群众驶出大山。
民心工程的回家车 守住乡愁
1969年开始,陆续许多天津藉钢铁工人来到河北省涉县,投身祖国钢铁事业。然而,他们许多人的家却留在了天津。当时从涉县到天津没有直达列车,他们的返乡之旅需要多次辗转,十分不便。
图为K5203/4次列车到达衡水站。 黄歆尧 摄
1996年,为支援国家建设,天津市在河北涉县设立钢铁厂,为了解决天津籍职工通勤问题,天津市与铁路部门携手作为民心工程,列车延长运行交路至涉县,车次改为4481/2次列车。自此,这趟列车便承载起几代津籍钢铁工人的“迁移”,也承载着他们的“乡愁”。
20多年前,天津籍的齐青与钢铁“结缘”,在邯郸涉县邂逅了沧州籍的杨姝秀。这趟列车便成为老两口的“回家车”、“探亲车”。
“这趟车已经陪伴了我近20年。车厢里常常会碰到许多熟人,和乘务员也很熟,就像个大家庭一样。”46岁的杨姝秀说,现在儿子也在沧州上大学,每次孩子放假前,都会坐这趟列车来到娘家看看家人,再把孩子接回涉县与老公团聚。
山里孩子的追梦路 承载梦想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铁路经过六次大提速,进入高铁时代。随着速度更高、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动车、高铁的出现,“绿皮车”逐渐被淘汰。
2017年,4481/2次列车延长运行交路至山西潞城,车次改为K5203/4次,同时车辆升级为空调列车。
“山里的孩子出去读书基本都坐这班车。”岳玉祥说,每逢周末、节假日,就有不少学生乘车。813公里的路程,105元的票价,是还没有收入来源的学子最实惠的交通方式。
K5203/4次列车已成为荣斐往返于学校与家乡潞城的首选交通方式,荣斐说,在沧州上大学已经3年了,全靠这趟“老慢车”。像他一样的还有许多在石家庄、天津等地上学的同乡同学。
荣斐说,虽然在“速度至上”的高铁时代,它稍显缓慢,但很方便,也不孤独。对他而言,火车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便利,更联接着外界机遇,承载着梦想。
山区群众的致富车 走向“春天”
从1985年到2020年,K5203/4次列车陪伴着沿线的民众从青丝到白发,也见证了太行山区群众从贫穷到富裕的变化。
来自涉县的张和生说,10年前,经朋友介绍来到石家庄打工,每年能攒下五六万元。出去5年时间,回到老家就盖起了新房。
许多像张和生一样外出务工的乡友,也都是看着张和生外出富起来,陆续选择和他一起外出打工的。
由于这趟列车沿线自然资源丰富,太行山风光秀丽,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遗址,近年来吸引了众多观光客。这趟列车又多了一项新功能——山区旅游资源开发,为增加老乡们的收入提供交通服务。
列车值班员张炜在“老慢车”运行线路上工作了30余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乘客。“中国在变,春运也在变。”但在他看来,初心不变,每一位旅客顺利地登上回家的列车,每一趟列车安全地驶出车站的站台,便是他最欣慰的时刻。
还有3个春运就退休的张炜说,K5203/4次列车承载了他太多的青春记忆,很珍惜现在的每一天,更期待退休后以新的身份乘坐该列车,来看看老伙伴们,看看自己曾经挥洒汗水的土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