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监测呼吸道疾病?上海探索建立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

界面新闻

text

三个月时间蔓延全球,新冠肺炎表现出的超强传染力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该如何完善呼吸道疾病的监测机制?

2020年4月8日,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

《意见》提出,要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其中提到,要以新发突发传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为重点,完善发热、肠道门诊等监测哨点布局,优化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和事件监测系统,推进在线实时监测监控。

“我们时刻要想象今天发生在武汉的事情,在哪一天随时有可能会在上海发生。我们的发热门诊、哨点门诊能不能捕捉住这个病人?捕捉之后在医院体系里面有没有非常强大的传染病和临床卫生诊断体系?对于病例能不能及时隔离?能不能第一时间对病原体进行追踪鉴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多个假设。

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陌生。自2003年SARS疫情后,中国也经历了甲流、H7N9禽流感、MERS等重大疫情,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更使得中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无一例外的是,这类传染病最初的症状并不典型,患者往往表现出发热、咳嗽等常见症状,导致临床医生和公共卫生人员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医师郑雅旭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单纯通过已知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我们很难及时发现新发传染病的出现或境外疫情的输入。

2003年SARS疫情之后,我国就建立了一套“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现了法定传染病实时网络直报,平均报告时间由直报前的5天缩短为4个小时。

不过,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我国现有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针对的是国家已经明确认定的甲乙丙类传染病,但是这套系统在报告新发疾病时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虽然系统也有‘不明原因肺炎’这一项可以报告,但是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报告时未必能及时把新发疾病归到这一类。”

为了在国家现有传染病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以便更加及时发现、应对呼吸道传染病,“上海在几年前对传染病直报系统做了一些改进,除了病例报告外,上海还增加了对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候群等方面的监测。”付晨说。

郑雅旭介绍说,自2012年以来,在原有39种法定传染病的基础上,上海市逐步建立了传染病综合监测体系,形成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病、发热伴皮疹、出血和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监测网络,开展症候群监测和病原学监测,这是申城为适应新时期超大城市传染病防控需求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2019年在《上海市创新传染病监测模式的实践和思考》论文中写道,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这项监测模式已累计监测了6490例病例,检测1093份标本,检测阳性率均超过40%,这为今后传染病监测数据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能,监测也初步掌握了上海市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特征及周期性变化规律。

据郑雅旭介绍,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应急检测不同,呼吸道综合监测系统旨在通过长期连续的过程,来监测反应一种疾病的流行趋势,以及临床特点。随着监测数据的不断积累,呼吸道综合监测系统可帮助临床医生进行临床辅助诊断,“比如一个病人有发热、咳嗽症状,白细胞值不高,又是在冬天,系统会提示接诊医生病例感染流感或者某个病原的可能性是多少。”

此次疫情期间,上海全市数百家发热门诊就是监测体系的第一个哨点。“上海市卫健委从3月份开始,要求全市117家发热门诊均开展发热病人信息的网络报告,相当于上海全部发热病人情况都在实时监测中,对于高度怀疑的病例可以及时采样送样,进行病原检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置。”郑雅旭说。

郑雅旭介绍说,上海市每年都会针对重点传染病和新发、输入和罕见传染病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各类传染病的防控意识。

为了提高监测效率,减轻临床医生的监测工作量,目前上海市还研发了公共卫生“智能插件”,可从医院信息系统中读取已采集的信息,避免重复录入,同时也提高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报告率。

付晨介绍,2015年以来,上海市通过传染病症候群监测系统先后发现了黄热病、Q热、莱姆病等罕见传染病。这些工作就是为了弥补医院病例报告的局限性,未来还要扩展到综合监测,同时纳入学校的缺勤缺课、药店的处方药销售和病原体的监测等项目。

“我们将在病例和症候群监测的基础上,完善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监测系统,开展症候群、疾病、危险因素、事件、媒体信息等综合监测,建立多点触发、动态灵敏的预警研判模式,提高新发、不明原因疾病的早期发现和风险预警能力。”付晨在上海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