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出現產量、進口和庫存“三量齊增”怪象

新華網

text

【亞太日報訊】一方面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一方面我國糧食進口數量不斷攀升;此外,糧食的庫存量也達到近年高點——我國糧食正呈現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怪現象。

在此間召開的“2015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但“三量齊增”現象日趨嚴峻,若任由這一現象發展,對我國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農民就業以及農民收入增長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近年來,我國糧食年產量穩定維持在1.2萬億斤以上,但進口量增速迅猛,去年全年全國糧食進口首次突破1億噸,同時糧食庫存量不斷增長,玉米等糧食品種積壓嚴重,庫存壓力凸顯。

“國內外糧食價差擴大是造成‘三量齊增’的重要原因。”據陳錫文介紹,從2012年起,國內糧價開始逐漸高于國際市場,到今年上半年,大米、小麥、玉米等主糧價格均超過國際市場的50%。其中,6月份我國晚秈米較泰國大米完稅價高出51%,小麥和玉米也分別比國際市場價平均高出56%和65%。

陳錫文認為,國內生產成本和最低收購價的抬升、國際糧食價格的下跌、人民幣匯率的升值以及因全球能源價格暴跌導致的貨運價格下跌,是國內外價差擴大的四大主要推手。

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我國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攀升超過32%,而當前國際市場上稻米價格則比2011年下跌40.4%,與此同時,由于石油價格的暴跌,過去四年全球糧食貨運價平均下跌超過50%。

“2015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由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本屆論壇主題為“面向‘十三五’的中國農村發展與改革”,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過六屆,產生了較大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