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全球反恐呼喚新思維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新華國際時評)述評:全球反恐呼喚新思維

新華社記者任海軍

恐怖主義是嚴重危害人類文明的社會毒瘤。當前,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異軍突起為標誌,全球恐怖主義出現新趨勢,如何應對呼喚新思維。

放眼全球,極端恐怖主義大有蔓延、坐大之勢,不僅威脅地區和全球安全,而且給無辜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在中東,“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正在悄然改變中東政治版圖,這一脫胎於“基地”組織的極端武裝給伊拉克和地區安全都造成嚴重危害;在非洲,“基地”分支“伊斯蘭馬格裏布基地組織”活動猖獗,索馬裏青年黨製造多起恐怖襲擊,“博科聖地”綁架200多名尼日利亞女學生,舉世震驚;在中亞,包括“東突”恐怖組織在內的“三股勢力”仍對地區穩定與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在歐美,“獨狼”式恐怖分子蠢蠢欲動……

美國國務院4月底發佈報告說,去年全球發生9707起恐怖襲擊,造成逾1.78萬人死亡,超過3.25萬人受傷,約2990人被綁架或劫持為人質。

誠然,近年來國際反恐鬥爭取得較大進展,但恐怖主義威脅猶如“伏地魔”,打而不死,“見風就長”,全球反恐形勢呈現新特點。

其一,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國際恐怖勢力實力不減,並向全球滲透蔓延。“基地”組織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交界部落地區建立訓練營地,培訓並輸出恐怖分子,其在世界多地的分支運作趨於分散、多中心化,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和突發性,這意味著全球反恐行動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

其二,西亞北非的持續動蕩給了恐怖主義發酵的土壤,恐怖主義與極端組織結盟,形成全球性恐怖威脅網。敘利亞的經年內戰,伊拉克的政治內訌與動蕩給極端恐怖組織提供了生存空間,迅速坐大。例如,敘利亞境內的“勝利陣線”去年就宣誓效忠“基地”組織,“博科聖地”也與“基地”組織有聯繫。

其三,恐怖襲擊主體“年輕化”。一些國家近年來民眾生活水準下降,失業率上升,社會不滿情緒增加,極端思潮在年輕群體中更有市場。

其四,恐襲形式與手段不斷翻新,恐怖組織越來越善於利用網際網路等高科技手段宣傳極端思想、煽動暴力情緒和策劃恐怖行動,給各國反恐行動帶來新難點。

讓人頭疼的是,“獨狼”恐怖襲擊有增多之趨勢。所謂“獨狼”,是指為實現某種政治主張或敵視社會而從事恐怖活動的個體或小群體,他們不從屬於恐怖組織,一般單獨策劃和實施恐怖襲擊。近幾年,挪威、法國、美國等都曾發生“獨狼”恐怖襲擊。

“獨狼”恐怖襲擊隨意性、隱蔽性更高,防不勝防,容易造成民眾心理恐慌,影響社會安定。

針對恐怖主義的新特點,國際反恐應有新思維,探索新手段。

首先應進一步加強團結,更加重視反恐。恐怖主義是全球公害,哪個國家都不可能置身恐怖威脅之外,反恐不能搞雙重標準,姑息養姦只會反噬自身。

當前在伊拉克問題上,國際社會已展現合作意願,美國及中東一些彼此矛盾深的國家如今打算合力對付伊境內極端組織。各方雖各打小算盤,但對遏制伊拉克的極端恐怖勢力,對維護地區安全,無疑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國際社會這樣的反恐合作理應更給力。

其次,摒棄單邊主義軍事干涉,鑄劍為犁。中東及非洲地區的恐怖活動之所以增多,美國的戰爭政策和霸權主義是重要誘因。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地的情況表明,在處理國際事務時動輒揮舞軍事大棒只能製造更多暴力和動蕩,打出更多恐怖主義。

再次,樹立全球反恐一盤棋思想,在反恐情報交流、技術合作上下功夫。在反恐問題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東西,拔除藩籬全力合作是為上。

應該認識到,恐怖主義的滋生與發展落後息息相關,要治標更要治本。國際社會更應在發展經濟、消除貧困等問題上下功夫,從根本上剷除滋生恐怖活動的溫床。僅治標而忽視消除恐怖主義根源,很可能導致“越反越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