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新華國際時評)奧巴馬訪歐:“定心丸”與“小算盤”
新華社記者張偉
美國總統奧巴馬3日抵達波蘭,開始其任內第12次歐洲之行。鋻於近期烏克蘭局勢發展,奧巴馬此行意在向歐洲喊話:雖然美國決定把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但美歐關係仍是美國全球戰略中最重要的支點,美國會信守在歐洲安全上的承諾。
走下空軍一號的舷梯,奧巴馬面對的是一個劇烈變動的歐洲。烏克蘭危機爆發、克裏米亞入俄等一連串事件改變了原有的地緣政治格局,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降至冷戰以來的最低點。
地緣政治動蕩中,首當其衝的是靠近俄羅斯的中東歐國家。這些國家是冷戰後北約東擴的新成員,安全上倚仗著美國和北約的保護傘。烏克蘭危機爆發後,中東歐國家的不安上升,擔心美國會在與俄羅斯對抗的關鍵時刻撒手。
因此,奧巴馬的歐洲之行首先是一個“安撫之旅”“打氣之旅”。奧巴馬此行首站就來到波蘭,計劃會見波蘭領導人、中東歐國家導人、烏克蘭當選總統波羅申科,一是安撫中東歐的盟友,二是給烏克蘭新政權站臺打氣。
同時,奧巴馬的歐洲之行還是一個“施壓之旅”。奧巴馬還將前往比利時、法國,出席七國峰會,重點要與法、德等歐洲大國協調對俄政策,加大對俄壓力。
總而言之,奧巴馬此次高調訪歐,是為了進一步重申安全承諾,維護其領導地位,凸顯了美國對於歐洲事務的一貫重視。
早在美國宣佈將戰略重心轉向亞太之時,就有歐洲觀察家指出,美國之所以敢提出戰略東移,不是歐洲重要性下降,而是出於對美歐關係的高度自信,一旦歐洲出現風吹草動,美國會及時作出戰略調整。果不其然,烏克蘭危機爆發,讓美歐關係重新成為美國對外政策的新焦點。
其實,仔細梳理這幾年的美歐關係不難發現,美國人事實上並沒有遠離歐洲。儘管美歐關係受到“棱鏡門”事件的外溢效應影響,但其戰略基礎並沒有鬆動。一個典型例證是,歐美在2013年宣佈啟動意義深遠的自貿區談判。
當然,對於美歐關係,正處於戰略調整期的華盛頓也有其新的戰略考慮。奧巴馬的戰略意圖是:在美國發揮領導作用的同時,通過夯實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尋求在烏克蘭危機、伊核、歐洲防務、敘利亞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上讓歐洲盟友分擔壓力。
問題是,奧巴馬的戰略設想能否落實,此次訪問能夠取得成效,仍有待觀察。一方面,法、德等歐洲大國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在對俄制裁等政策上與美國並不合拍,而法國總統奧朗德還邀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諾曼底登陸70週年紀念活動更是明證。在烏克蘭局勢已經有所緩解的情況下,美國如果希望“聯歐抗俄”,可能難以得到積極回應。另一方面,奧巴馬此次訪問中如果僅是口頭承諾,將很難讓歐洲國家,特別是中東歐國家真正安心,它們更希望美國能拿出更多實際的舉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