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戏之王、爱乐之城接连滑铁卢,为啥歌舞片在内地就没人看?

亚太日报

text

不出所料,休·杰克曼主演的歌舞片《马戏之王》上映后并未激起太大水花。相比其在北美市场上划出的漂亮逆袭曲线,“造梦大师”P.T.巴纳姆在内地没能创造奇迹,影片开画5天票房仅报收五千万,实在让人惋惜。

当然,这不是内地观众第一次对歌舞片不买账,去年大热的《爱乐之城》尽管收割了口碑,它在内地的最终票房也只有2.47亿。欧美歌舞片作为经典类型片的一种,历来在内地“水土不服”。而中国本土的歌舞片,似乎也没有太成功的案例,唯一一部票房过亿的影片还要追溯到2013年周杰伦导演的《天台爱情》(累计票房1.2亿)。

歌舞片到底如何定义?为什么在北美卖座的歌舞片到了内地水土不服?中国本土的歌舞片又为何发展受阻?关于歌舞片的种种问题,我们也试图寻找答案。

【歌舞片在内地难破票房魔咒?】

目前,内地票房表现最好的一部进口歌舞片是《美女与野兽》(2017),该片在内地取得了5.9亿的最终票房,但观众究竟是对歌舞买账还是对迪士尼和大IP买账显而易见。

排在第二名的是拿奖无数的口碑佳作《爱乐之城》(2017),影片在内地斩获2.47亿人民币,与影片的质量相比,这样的成绩似乎也不太尽如人意。紧随其后的就是目前正在上映的《马戏之王》,影片上映6天斩获5482万票房,最终票房预计止步在1亿关口前。

《马戏之王》票房

其他进口歌舞片在内地的票房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悲惨世界》(2013)最终票房6300万,《三傻大闹宝莱坞》(2011)最终票房1398万,《舞力对决》(2011)最终票房397万,《印度往事》(2003)最终票房300万,《新年行动》(2015)最终票房225万;

至于华语歌舞片的成绩也并不让人满意:《天台爱情》(2013)累计票房1.2亿,《华丽上班族》(2015)累计票房4750万,《如果·爱》(2005)累计票房3000万,《52赫兹,我爱你》(2017)累计票房不足200万,而中国版《歌舞青春》(2010)、《街舞小子》(2014)等影片票房均不足百万。

对于歌舞片这一类型,并没有像动作片、恐怖片那样明确的界定。

百度百科对歌舞片的定义是:“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严格意义上,只有这一类脱胎于音乐剧、且歌舞参与叙事的影片,才能叫歌舞片。

但如今,人们习惯于把音乐片(包含音乐家传记片、音乐故事片、音乐剧片、歌剧片、歌舞片)统称为歌舞片。但即便从广义上来讲,如今国内市场上观众能叫得上名字的歌舞片仍然少得可怜。

【欧美歌舞片的蝶变之路】

歌舞片是电影业最著名的类型之一,而说起这个“舶来品”不得不先说说欧美歌舞片的历史。以好莱坞歌舞片为主,欧美歌舞电影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60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就。

然而,随着电视的崛起,以及好莱坞大片场制度的衰落,类型套路化、回避社会问题的歌舞乌托邦在70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时至90年代,歌舞电影的产量严重下滑,几乎找不到有代表性的影片,歌舞片的生产进入萧条期。到了21世纪后,2001年的歌舞片《红磨坊》使歌舞片重新赢得关注,2002年的《芝加哥》则在时隔34年后再度让歌舞片拿到了奥斯卡小金人。

此后,歌舞片便开始逐渐复苏,《跳出我天地》、《歌剧魅影》、《歌舞青春》、《街舞少年》、《妈妈咪呀》、《名扬四海》、《摇滚年代》等一批各具风格与创新性的歌舞片涌现出来,很多影片还接连不断的拍摄续集,歌舞片的创作在21世纪渐渐开始再度繁荣起来。

这种繁荣不仅是指歌舞片在数量上有了突破,它在类型元素的创新、歌舞叙事与主题表达,以及文化取向上都表现出与以往歌舞片的不同。经典歌舞片大多对现实问题避而不谈,有意回避种族、阶级等困扰社会发展的问题。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开放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很多歌舞片开始正视种族问题,并从黑人文化中汲取新鲜元素。碧昂斯主演的《追梦女郎》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尖锐地触及了美国60年代黑人音乐因遭受歧视而不能进入主流电台的艰难处境;《发胶》也同样聚焦了美国60年代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冲突;2015年的音乐传记片《冲出康普顿》也聚焦了说唱团体N.W.A的成长经历,不同的主题与多样的曲风,也培养了新一代的歌舞/音乐片的观众。

**

【中国没有歌舞片?大错特错!】**

中国是什么时候有歌舞片的呢?其实在第一部华语电影诞生的时候就有了。戏曲电影是华语电影特有的一种类型。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京剧影片《定军山》开启了电影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

作为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一部戏曲影片。之后,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大胆探索、借鉴昆曲的长处,主演了昆曲电影《游园惊梦》(1960),既运用故事片技术,又充分保留了舞台表演的特色。

梅兰芳在美与电影皇后玛丽·璧克馥的合影

导演费穆也较早进行了戏曲电影的探索,先后拍摄了《斩经堂》(1937)、《古中国之歌》(1941)和《生死恨》(1948)三部戏曲电影。20世纪50年代,戏曲电影开始兴起,1955年,导演石挥拍摄的《天仙配》在香港上映获得巨大成功并吸引了香港的观众和电影人注意黄梅戏。

邵氏公司率先出品了《貂蝉》(1958)、《江山美人》(1960)、《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等大量的黄梅调电影,在市场上均获得很大成功。1960年由崔嵬、陈怀皑执导的《杨门女将》于1962年获得百花奖最佳戏曲片奖,同时期的《武松》、《追鱼》、《宋士杰》等均是当时戏曲电影的范本。据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1世纪初就已经拍摄戏曲电影超过三百部,涉及剧种60余种。

进入80年代后,社会文化生活日趋丰富,戏曲电影受到了一定冲击,但直到目前,每一年仍有不少戏曲电影出产。

新编京剧戏曲电影《兰梅记》(2013)获得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粤剧戏曲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2015)改编自大型粤剧经典《伦文叙传奇》,2015年更是首次出现了3D版的京剧电影《霸王别姬》。

此外,我国的少数民族电影也有不少歌舞片,只不过我们在主流院线中难以见到,这些民族歌舞片大多通过地方电视媒体等途径播放。

【歌舞片能否重拾热度?】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民族影视研究中心主任钟进文认为,谈论歌舞片是否小众,要看它参照的标准。很明显,上面提到的戏曲电影和民族歌舞片在当下电影市场的大环境中注定属于少数派。而主流电影中的歌舞片往往比较难取得成功,近年上映的《华丽上班族》、《52赫兹,我爱你》不仅票房惨淡,口碑上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在缺乏音乐剧文化土壤的内地,观众对于传统歌舞片了解不多,大部分人从小接受的音乐熏陶就很少,很多人理解不了“演着演着就唱起来”的剧情。在唱歌选秀火爆的时候,《中国好声音》曾试着做过模仿《Glee》的栏目剧《我的青春高八度》,但大部分观众都认为“接受无能”。

《我的青春高八度》并不受大众认可

此外,在内地院线,每年上映的歌舞片数量非常有限,观众也不容易被培养起对这一类型的兴趣。对于投资方来说,歌舞片更不是一个好选择。

资深制片人、电影评论家协会会员杨雁表示,在她的从业经历中很少碰到歌舞片剧本。“歌舞片的叙事受到形式的禁锢,要把故事浓缩化,配以合适的舞蹈和曲风,观众看的时候会有一种间离感,因为大家没有平常一言不合就唱歌跳舞,它跟中国观众的观影需求习惯是不同的,中国观众更愿意去影院看一个故事,这导致很少有公司愿意去投入一个歌舞片。再加上大导演拍歌舞片基本都是折的,回报率欠佳,大家很少会讨论歌舞片在市场的投入情况。”

【那么,歌舞片的未来市场呢?】

杨雁肯定地表示,“绝对不会有。”她透露,“有些电影公司为了绑定一些导演,需要用一些片约来交换这个导演的一些拍摄,但这属于‘没办法’,如果正常按照片方对市场的评估来讲,电影公司是不太可能去拍一部歌舞片的。”

除了投资方面的问题,歌舞片在创作方面也面临着不少实际的困难。

一位曾参与过音乐题材电影的制片人也透露,歌舞片对电影剧组中导演、编剧、作曲、作词、服装等多个职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拍出一部具有观感品质的歌舞片很难,兼具音乐素养、演技和人气的演员也不多见。

但这位制片人也认为,歌舞片非常适合杂糅,因为可以把音乐加入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场景中去,未来歌舞片或许还有很多可能性。

从目前来看,《马戏之王》、《爱乐之城》这样的影片在内地可能注定无法媲美其他大片的票房,观众对《华丽上班族》、《52赫兹,我爱你》这样的华语歌舞片也仍然抱着怀疑的态度。

但它们让更多人认识了歌舞片,也让内地电影市场看到了歌舞片的希望:哪怕小众,仍有需求。相信这些口碑爆棚的电影能够让更多人爱上歌舞片,也希望未来内地歌舞片的票房“魔咒”能够真正被打破,并出现更多“新时代”下的中国歌舞片。

(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