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星| 中國女排:比賽可逆轉 精神不可逆轉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擊敗塞爾維亞!中國女排時隔12年重登奧運之巔!北京時間21日上午,中國女排奪冠消息迅速刷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感動無數國人。

8月20日,中國隊在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截至21日上午12時,新浪微博話題#中國排球夢之隊#的閱讀量已超過2.1億,討論超過23.6萬條。

逆轉“神器”——團結、堅持

8月20日,中國隊主教練郎平(左二)與隊員擁抱慶祝。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僅僅6天之前,奪冠的夢幻時刻曾經看起來是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在小組賽最後一場1:3敗給美國隊、以2勝3負的戰績跌跌撞撞地進入淘汰賽時,中國隊的冠軍夢想顯得那麼渺茫。怎麼也找不到最佳狀態,還要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面對風頭正勁、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巴西隊,這樣的情景讓許多人對郎平率領的這支年輕隊伍失去了信心。

8月14日,中國隊球員朱婷(右二)在比賽中扣球。當日,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女子排球小組賽中,中國隊以1比3不敵美國隊。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4天前的上午,郎平似乎也把四分之一決賽前的那堂訓練課當成了在巴西的“最後一課”。在訓練結束後,大家少見地開始拍照留念,教練、外教、球員、隊醫……大家都心照不宣,也許這將是她們在裏約的最後一堂訓練課……

8月16日,中國隊球員楊方旭(左二)、袁心玥(右二)和惠若琪(右一)在比賽中攔網。當日,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女子排球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隊以3比2戰勝巴西隊,晉級四強。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2013年4月,中國女排五連冠時的功臣陳招娣因病醫治無效去世。得知消息後郎平坐在沙發裏哭了許久。在前一個月郎平去探望這位昔日的隊友時,她們還在一起討論著中國女排。那時陷入低谷的中國女排已經向郎平發出了邀請,但是已經計劃好“種花養草”過退休生活的郎平在猶豫。

資料圖:中國女排“五連冠”主力隊員陳招娣

郎平說:“招娣去世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讓我特別感動,女排精神還是這麼有感召力,在中國女排最需要人的時候,我為什麼不能做點犧牲?現在這個局面,出山就是去當鋪路石的。”

從3月底中國女排發出邀請,到郎平4月15日出現在女排教練的競聘現場。這半個月的時間,強烈的使命感和嚴峻的現實讓郎平在去與不去之間備受煎熬。事實上當她最終下定決心時,離競聘會開始只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那個艱難的轉身,那個孤獨的背影,3年多後,奇跡般地造就了中國女排成為新的奧運冠軍。

8月20日,中國隊在頒獎儀式上慶祝。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女排精神就是一種集體主義精神,在遇到困難時不放棄。我的責任就是把老女排精神傳承下去。” 郎平在奪冠的發佈會上對記者這樣說。

在裏約奧運會上的中國女排,度過了一段迷惑掙紮的日子。從小組賽首場比賽開始,球員們就陷入了低迷。年輕的女排姑娘們就像剛剛畢業一頭紮進社會的大學生,茫然不知所措,袁心玥的快攻不見了、張常寧的重扣不下球了、龔翔宇的接應也失去了光彩……中國女排只剩下朱婷一人在支撐。小組賽五場比賽,球員們在苦苦尋找著狀態,郎平也不停地換人換陣容。她說:“只有12個人,要嘗試各種可能的打法。想辦法激活球員們的狀態。”

8月20日,中國隊主教練郎平向球員佈置戰術。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實際上,“激活”是郎平在奧運會上說的最多的一個詞。但奧運會這個巨大的漩渦,豈是一幫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年輕姑娘們可以輕易戰勝的。

在奧運會上的第一場球輸給荷蘭之後,並不服輸的郎平曾有意無意地表示“(荷蘭)在決勝局中能夠獲勝,有一定的運氣成份”,但是接二連三的輸球,讓她也有些底氣不足。她覺得輸球不要緊,但打不出水準,這樣離開裏約確實是有些遺憾。畢竟,在過去的3年裡,中國女排奇跡般地飛速崛起,讓所有的人都有了更多的期待。

8月6日,中國女排隊員林莉(右)在比賽中接球。新華社記者岳月偉攝

或許出於這樣強烈的期待,中國女排蓄積已久的“洪荒之力”在遇到衛冕冠軍巴西隊之時突然爆發。隨後,女排繼續逆轉頹勢,擊敗荷蘭隊挺進決賽直至奪冠。

8月18日,中國隊球員朱婷(右一)在比賽中扣球。新華社記者曹燦攝

決賽現場,首局中國19-25敗給塞爾維亞,隨後逆轉局勢連贏3局奪冠。朱婷在比分追到22-22時,她一記重扣直奔塞爾維亞10號二傳奧格涅諾維奇的肩膀上,頓時奧格涅諾維奇就被打暈了,躺在地上半天才回魂過來。

8月20日,中國隊球員朱婷(右一)在比賽中扣球。新華社記者戚恒攝

央視記者在賽後對每一個球員進行了采訪,在問到中國女排如何做到“神逆轉”時,大家的答案只有兩種。其一是發揚郎平教練在訓練中一直提倡的老女排精神:即堅持不放棄,就算知道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其二是整個女排團隊的團結精神和互相支撐的信念。

8月20日,中國女排隊員朱婷在頒獎儀式上展示獎牌。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被評為最有價值球員的朱婷賽後說:“大家看的就是我在打,但是有大家的防守,有大家的傳球才有我那一下。尤其是在小組賽打到那種結果之後,這幾場球大家打的特別團結,每次落後大家眼睛都是紅的,都想要這場球。”

8月20日,中國隊球員朱婷(右一)在比賽中進攻。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這種拼搏“殺氣”也感染了隊伍中的其他隊員。

20歲的張常寧說:“我覺得就是像大家說的女排精神,堅持不放棄,把握最後一絲希望全力以赴去拼,然後最後就贏了。”

19歲龔翔宇說:“遇到困難,頂著頭我也得上,我覺得就是要有那種不服輸的勁,不管怎麼樣我也得頂住,如果不行的話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後面還有別人能頂替我。”

8月20日,中國隊球員惠若琪在比賽中扣球。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隊長惠若琪說:“老女排的精神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氛圍,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傳承這種精神,發揚下去。”

“兩個榔頭”承上啟下

8月20日,中國隊主教練郎平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藺以光攝

賽後,國際排聯確認,由於郎平在1984年以球員身份奪得洛杉磯奧運會的金牌,同時在2016年又以教練身份率隊斬獲裏約奧運會冠軍,使得她成為了世界排球史上第一位女性“雙料冠軍”。

1978年郎平進入國家隊,1981年在題本舉行的第三屆女排世界杯上,郎平因扣球勇猛而被冠上“鐵榔頭”的稱號;1985年郎平退役出國。此後的經曆頗為曲折,直到2013年她再次執教中國女排才重回觀眾視野。

這是1981年11月16日,中國女排在第三屆女排世界盃頒獎儀式上,左二為郎平。新華社發

在執教中國女排的第一堂訓練課之後,郎平說她有一種“掉進火坑”的感覺。球隊的士氣、球員的狀態都處在了最低谷。

她果斷地開始新老交替,她說不但要看2016年,還要為2020年作準備,為此她派出了青年隊參加瑞士女排精英賽,哪怕一敗塗地。她開始了5天飛3個城市考察球員的日子。

付出總有回報,中國女排以一年冒出一個新星的速度開始夯實著實力。2013年的朱婷、2014年的袁心玥、2015年張常寧,甚至進入2016年奧運會最後的備戰衝刺時,郎平還發掘出了龔翔宇。最後這個剛剛進入國家半年的19歲姑娘取代了中國女排前隊長曾春蕾來到了巴西。

8月20日,中國隊球員朱婷(左)、魏秋月(中)、張常寧在比賽中慶祝得分。新華社記者任正來攝

郎平不僅是鐵腕教練,也是慈愛得像媽媽一樣的長輩。她總是自稱這些隊員為“孩子們”,對他們就像對自己的女兒一樣。有天晚上,郎平在網絡上曬出自己吃泡面的視頻,還稱覺得沒有營養不允許隊員們吃,她就自己偷偷吃。在多年的執教生涯中,郎平始終是個有血有肉的人。

資料圖:郎平在賽場下自己煮泡麵吃。

而被稱為郎平接班人的朱婷成功當選本屆奧運會女排最有價值球員(MVP)。1994年出生在河南一個農民家庭的朱婷,小學畢業那年差點因為家庭生計而輟學。幸而父親朱安亮最終沒狠下心來,朱婷也在升入初中後被體校選中開始了排球之路。憑借著出色的身體條件和農家姑娘刻苦努力的精神,朱婷一路走進國家隊,並最終登上奧運的舞臺,成為舉世矚目的明星。

圖為朱婷參加比賽的證件和榮譽證書擺放在朱婷家的桌子上。新華社記者李安攝

朱婷在奧運會的八場比賽中一共得到179分,名列得分榜首位。同時她在半決賽與荷蘭隊的比賽中拿到的33分也是本屆奧運會女排比賽中的單場最高個人得分。此外,朱婷還以42.27%的進攻成功率高居扣球榜首位。

昨日重現女排精神代代相傳

曆史上,中國女排曾兩次獲得奧運會世界冠軍,分別是1984年和2004年。

第一次是在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擊敗美國拿到金牌,一時間舉國振奮。這種榮耀讓中國女排迅速成為80年代的全民偶像,主力隊員郎平扣球的英姿也一度被印上郵票、畫成漫畫。郎平曾在自傳《激情歲月》中寫道,“女排的氣勢,振興了一個時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

這是1984年8月7日,中國女排在洛杉磯奧運會女排頒獎儀式上向觀眾致意。新華社發

資料圖:郎平扣球一幕被印上郵票。

第二次是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擊敗俄羅斯隊奪得金牌,奪冠一刻全場高呼,蕩氣回腸。從2004到2016,整整12年,中國女排再獲奧運金牌,很多在場的中國球迷淚流滿面。

這是2004年8月28日,中國女排在雅典奧運會女排頒獎儀式上合影。新華社發

“這次在裏約,女排走過來一路真的不容易,從一開始的沒完全進入狀態,到今天越打越好、逐步放開了狀態,終於如願奪冠了。”現任遼寧省體育局排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劉亞男對記者表示,這一艱辛過程讓自己想到了12年前的雅典,平心而論,這屆女排的綜合實力非常強,並不比那一屆差,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女排的精神一直在傳承、一直在延續。這也是女排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能頂上去,都能克服困難並攀登頂峰的重要原因之一。

8月20日,中國女排隊員在升國旗儀式上唱國歌。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從八十年代到現在,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已今非昔比。198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還不到5千億元,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萬億元。各個領域,中國都迎來了收穫時刻。中國人對待奧運金牌的心態,越來越理性。畢竟,值得中國人驕傲的,已不僅僅是體育了。但是這場勝利卻遠遠超出了一塊金牌的含義。中國人從這場比賽中,看到了理想的復蘇、奮鬥的價值和精神的力量。

8月20日,中國隊主教練郎平在賽後。新華社記者劉大偉攝

中國女排最終奪冠,有網友評論稱:中國乒乓球能打哭對手,中國排球能打哭觀眾。誠然如此,因為中國女排從來不是“統治地位”,每一分都需要拼盡全力取得,因而在這個過程中呈現的拼搏精神就分外讓人感動。正如郎平賽後在微博裡寫道的一樣:“每天的付出和汗水,都是人生賦予我們的金牌,感謝畚鬥拼搏的日子,感謝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亞太日報綜合;編輯:許江山;實習編輯:魏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