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磨一劍:侯孝賢談《刺客聶隱娘》

新華社

text

6月9日,侯孝賢在台北出席返臺記者會。新華社記者才揚攝。

(記者郭麗琨、何自力)剛剛贏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侯孝賢9日以白襯衫、牛仔褲的休閒裝扮出現在返臺記者會上。載譽而歸的他,並沒有急著為自己慶功,而是為台灣年輕電影人請願,呼籲台灣當局成立專門基金,建立可持續的長效機制以解決電影人的“找錢難”問題。

侯孝賢憑藉武俠處女座《刺客聶隱娘》於5月底獲此獎項。該片總製作成本新台幣4.5億元,其中一半資金來自大陸,由大陸公司負責版權和銷售,其餘資金則大多以預付版權的形式籌措而來。侯孝賢表示,對於資歷尚淺的年輕導演來說,這種籌資方式並不可行。

“現在最重要的是怎麼扶持年輕導演”。侯孝賢希望政府部門可以參考一些北歐國家的做法,由政府結合企業,建立資金長效機制,由有聲望的導演、製片等專業人士來負責投資和管理。

《刺客聶隱娘》是侯孝賢七年磨一劍的作品,也是他的首部武俠片。該片取材自唐代短篇小說集《傳奇》裏的一篇。由舒淇扮演的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多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女刺客,而師傅送她回來的目的竟是刺殺青梅竹馬的表兄——由張震飾演的田季安。

侯孝賢透露自己從小就是個武俠小說迷,而且比較偏愛金庸的作品,因為“不會一掌橫掃幾百人”,作品比較寫實,情感動人。他在大學一年級時開始看唐傳奇等筆記小說,也研讀過《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鑒》。他感嘆:“文字想像無限,比影像還厲害。”

有輿論反映《刺客聶隱娘》非但人物對話不多,且多以文言文出現,故事情節晦澀難懂,侯孝賢在記者會上糾正說,電影裏的人物講話用的並不是文言文,“只是用的詞比較古而已”。他說,文言文只是以前的人為了記錄而簡化的文字,但在生活中不會用文言文去對話。

談起自己的拍攝特點和選角感悟,侯孝賢表示,他不會要求演員試戲,因為那樣會固定他們的表演形式,“劇本簡單的內容都有,光打好了,就把演員丟進去”。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一點,他認為是基於對演員的長期觀察。“從《千禧曼波》開始,我就一直用舒淇,主要因為她這個人的狀態,對人對事的純和實,一直沒變。”

“選演員就好像在選喜歡的家人和熟悉的朋友”。他說,一旦感覺一個人很有意思,就會想要設計什么情景來表達,而不是進行簡單的劇情疊堆,“因為有這些人才有創作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