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17日電(記者於嘉
李雲平)正在內蒙古呼倫貝爾大草原舉行的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上,2000多套蒙古族服飾令人大飽眼福。這是中國官方與民間對蒙古族傳統文化瑰寶搶救保護與發展創新的最好體現。
來自台灣彰化的遊客廖淑儀說:“沒有想到蒙古族的服裝種類這麼多,似乎每一項裝束都在講一個故事,讓我有一種深入了解的衝動。”
多年前,隨著經濟社會的劇烈變化,蒙古族傳統服飾的部落性特徵逐漸模糊,其傳承與保護遇到挑戰。2009年,內蒙古開展蒙古族服飾的搶救保護工作。有關專家以蒙古族服飾文化多樣性為主題,提出保護工作的方向、調查路徑、研究方法等。
內蒙古文化廳副廳長、蒙古族服飾搶救性保護項目首席專家喬玉光表示,以部落為基本單元而形成的多樣性,是蒙古族服飾文化的基本特徵。深刻把握這一基本特徵,對於蒙古族服飾的學術研究、科學保護、有效傳承乃至於創新發展,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前提。
由於部分蒙古族服飾圖案、花紋、飾物等製作技藝已經失傳或趨於粗陋,一些服飾已無實物可鑒,只能依據文獻資料和老人口述描出圖樣。項目參與者需要反復求證確認每一個圖案紋飾和服裝樣式,並深入研究每一款每一式的製作工藝要求,製作過程常遇返工、異常艱難。
工作人員深入基層百姓家中,先後採訪600多名鄉土專家、傳承人和牧民,數年累計行程近30萬公里,搶救性製作了內蒙古現存28個部落的108套服飾和34組頭飾,存於內蒙古博物院作展覽、研究之用。
除了官方牽頭組織保護工程外,內蒙古2012年還發佈中國首個民族傳統服飾地方標準——《蒙古族部落服飾》地方標準,其中包含內蒙古地區28個蒙古族部落服飾的特徵和傳統款式,收錄的56套蒙古族服飾實物標準樣品均有彩色效果圖、款式圖、裁剪圖,並以蒙漢文兩種版本發行。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標準為規範蒙古族傳統服飾的製作和使用提供了科學、權威的依據,為民族優秀傳統服飾文化的保護、傳承、教學、科研以及創新發展開闢了新途徑。
通過保護工程、出臺標準等措施,政府層面對蒙古族傳統服飾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而在民間,從事蒙古族服飾設計與製作的從業人員正通過自己的創意,為民族文化增添新的色彩。
在內蒙古各地,蒙族服裝店雖不如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店的客源多,但它們對不少蒙古族群眾、演藝人員和結婚新人來說,不可或缺。
走進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一家蒙古族服裝店,設計師額爾很巴圖在用iPad整理他設計的蒙古族服裝作品。他說,一些製作蒙古袍的人往往照貓畫虎,服裝缺少蒙古族的味道,而他想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理念加入傳統服飾中。
“雖然加了一些新元素,但我設計的衣服款式,人們一看都就知道是蒙古族的東西,不管再怎麼變化,都不能丟了蒙古族的根。”額爾很巴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