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打敗李世石,人類要如何應對技術性失業浪潮?

鈦媒體

text

【亞太日報訊】這兩天以來,韓國棋王李世石大戰谷歌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的消息正在被全球廣泛關注。朋友圈裡廣告狗們借著這一事件大肆營銷,大量小白則是不明覺厲地圍觀狂歡,還有部分群體則是發出感慨,李世石被完虐,人類該怎麼辦?當然,還有一些大佬冷眼旁觀,稱這場比賽存在公關成分,只不過是谷歌的一場商業秀。

商業秀也好,借勢營銷也好,AlphaGo在兩場比賽中戰勝李世石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五天的比賽雖然還沒結束,但是卻在倫理道德、在人的地位、人工智能的地位等層面上引發了大量爭議。

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谷歌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和圍棋選手李世石對弈的消息其實並不新鮮。因為,早在1997年,IBM的“深藍”超級計算機就以2勝1負3平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像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李世石對弈AlphaGo,這只不過是人機大戰的一次重演。

只不過,這次的選手是加上了“人工智能”這個定語,而圍棋這種游戲不同於國際像棋。像棋子力少,各種棋子有固定的走子方法。圍棋帶有感性成分,圍棋棋子多、變化多,縱橫十九路,自古就有千古不同局一說。總體而言,圍棋更考驗人的心理、思維。對於機器而言,也更難學習。所以,曾有人說,在圍棋盤上,機器永遠不可能戰勝人類。

但是,在這項摻有東方人文化自豪的智力游戲中,李世石連續兩場都輸給了人工智能。第一場雙方各有失誤,但後期李世石心理出現了波動,失誤也明顯增多,以至節節敗退,最終輸掉了比賽。而在第二場,AlphaGo從序盤階段就不按常理落子,不斷下出罕見變招。

在第二場再輸之後,有朋友說,接下來三場李世石必敗無疑。因為AlphaGo自我學習的速度非常快,每過三天,它就可以100%打敗三天前的自己。能自己打敗自己,自己像人一樣進步,已經不是簡單拼運算量的初級人工智能了。

其實在李世石輸掉第一場比賽之後,朋友圈便很快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人類需要為人工智能擔憂,人工智能將會取代人類,因為人工智能一旦具備了自我意識的能力,會反抗人類;而另一派則比較樂觀,認為現代的智能設備不可能具備自我意識的能力,所謂的人工智能只是人類制造出來的,模擬人腦的算法。

而且,AlphaGo戰勝李世石這一事件更樂觀來看的話,其實是人類改造自然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只是人類的工具,所以根本無需擔憂。

僅僅只是取代工作而非取代人類?

人類是否要為人工智能擔憂?這個問題確實比較復雜。其實,上述兩派觀點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從目前來看,人工智能只是會取代人類的工作,而非取代人類本身。

作為生產力進步過程中的代表,人工智能必然會取代大量人類的工作。羅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曾經在一次節目中談到“技術性失業”這個概念。也就是說,放在人類歷史發展的空間來看,越來越多的工作是會隨著技術的進步而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越來越多的人也會被機器所取代。

今年春節時,曾和三個朋友討論父母過去的職業。當時我們驚奇地發現,90年代初,我們的母親都曾被送到技校去學習縫紉技術,職業規劃是裁縫。然而,現如今,我們母親的職業路徑與當年的選擇毫無關系。一台縫紉機一個小店的職業形態幾乎已經消亡,這種形態早已經被大規模的工業生產所取代。這大概也就是羅振宇說的“技術型失業”吧。

這種理論在經濟學家凱恩斯的經濟理論中也有體現。在凱恩斯看來,在經濟增長過程中,技術進步的必然趨勢是生產中越來越廣泛地采用了資本、技術密集性技術,越來越先進的設備替代了工人的勞動,這樣,對勞動需求的相對減小就會使失業增加。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工作,這種場景只不過是過去無數次生產工具進步取代人類的一次重演。也就是說,人工智能肯定會取代很多人類的工作,哪怕是需要智力的工作。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對此認為,人工智能發展,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可能帶來一部分人失業。

比如說,美聯社在去年就已經引入了機器人分析財報,撰寫日常消息稿件。再比如說翻譯,以及大量的醫學技術資料的處理、法律文書的處理等。這些都可以由人工智能來完成。計算機正在呈現出越來越強悍的對人工的替代能力。

不僅如此,像谷歌、微軟這樣的公司還在嘗試一些更加大膽的變革。

更加智能的無人駕駛汽車則是通過人工智能、數據地圖、聯網技術來發展自動駕駛技術。有一種誇張說法是,未來人工駕駛可能會是非法的,中國各條街道上會出現無人駕駛汽車的場景。

因為人工智能汽車的計算能力更強,反應速度更快,不但能識別高精地圖准確定位,辨別道路上相關信息做出恰當反應,還會每天海量觀看各種路況監控視頻和駕駛相關視頻,當他學習了足夠多第一視角駕駛信息,甚至可以成為超級駕駛員,能力超越所有職業賽車手,這樣車禍率也便隨之降低。

那麼,是不是交警也會被人工智能的電子眼所取代?這一趨勢無法想像。但是,不得不承認,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崗位未來會成為不可避免的浪潮。

人類要如何應對技術性失業浪潮?

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工作崗位將會成為實實在在的現像。人類通過技術進步造就了經濟發展,但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反過來又在造成人類的失業。這個問題看起來非常矛盾,甚至是悲劇。

即使如此,你不可能為了保障就業率而選擇讓技術止步不前。當年曼徹斯特剪羊毛的農民為了保障自己的職業而砸毀紡織廠機器的做法正是這種思維。

你必須承認,幾乎沒有一個職業領域會是絕對安全的,甚至這種浪潮還在加劇。

因為技術在當今的發展速度是越來越快的,3D打印的時代一旦來臨,越來越多的制造業工人都要被3D打印從工廠裡解放出來。但解放出來之後呢,這部分勞動力該如何安置?沒人知道。

面對技術性失業,人類應該如何應對?吳恩達認為,如果你只做簡單重復勞動,那就有可能失業。但是如果你的工作是綜合的、比較復雜的,那就不會。

吳恩達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因為較為復雜的智力型工具相對來說,更難取代。吳恩達的這一策略非常直接,也就是讓人自身變的能力更強、更不可替代,這是大多數人避免技術性失業的唯一通道。但羅振宇就提出另外兩點“歪招”:一是“放棄追求地位,轉而追求聯系”;二是“放棄追求效率,轉而追求趣味”。

比如說心理咨詢等職業,這部分職業深入人的心靈,存在安撫的作用。比如說一些更深層次的文學、藝術教育,這需要讓每一個小群體靠興趣、價值觀、心靈的追求、趣味的表達整合起來,機器同樣無法取代。

除此之外,人是追求感官快樂的動物,美食、玩耍這都是人類所追求的快樂。機器現在只能觸及效率層面的事物,卻無法代替人的感受、趣味。所以類似於廚師、花匠這類工作雖然看似低端,其實很難被取代。

如果再樂觀一些去看,會發現,隨著技術的進步,大量新職業也被開發出來。如果能把握住新的職業崗位,也不失為一條出路。比如說,今天的程序員這在過去工業時代從來都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說,隨著人工智能的進步,大量相關的工作同樣會被釋放出來,未來可能會出現專門駕馭人工智能的一批人,雖然目前來看,這種人才還處於高精尖的階段,但隨著人工智能的普及,這種情況在未來可能會越來越多。也正是如此,人類還是無需過度擔憂。

只不過,我們的父輩、我們自己都無法在自己失業的那一天重新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社會上總要有一批人承受技術性失業帶來的悲劇。

無需畏懼人工智能,不如去享受奇點時代

斯蒂芬·霍金和埃隆·馬斯克都對人工智能表示擔憂,他們都認為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機器人能夠變得非常聰明,以至於這些機器人可以自主決定是否要消滅人類。

或許這些大佬的話有道理,但回到這場圍棋大戰本身來說,人機大戰本身無需過度解讀。離深藍戰勝卡斯帕羅夫已經過去了19年。19年間,人類依舊很好地生活在地球上。甚至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筆者每次和手機裡的中國像棋對弈,戰敗率幾乎是99%,但是這並不能代表什麼。因為手機依舊握在筆者手裡,筆者依舊是拿著手機與世界進行連接,手機很好地輔助筆者從事各項工作。

筆者依舊主張,用歷史的角度來思考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只是生產工具,人類在長期的歷史長河中,生產工具都有著大量的進步,人類正是伴隨著這些工具的升級,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斷取得進步。人工智能等技術取代人類工作這樣的現像是逐步的,人工智能卻不會取代人類。

其實,我們要樂於接受人工智能帶來的技術進步。暢想一下,未來你可以和人工智能機器人分享心事,你可以在更加安全的無人駕駛汽車上處理工作,你還可以在人工智能調節溫度、濕度、空氣質量的房間裡享受生活,這樣的未來不是更美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