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入收官之年,官方如何继续为金融领域风险“拆弹”备受关注。
对于当前形势,2019年11月举行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认为,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市场秩序好转,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看来,这意味着中国化解增量金融风险已取得成效,其突出表现是2018年宏观杠杆率多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尽管2019年宏观杠杆率有所反弹,但幅度温和。加之资管新规等政策发力,未来增量风险也有望得到控制。
中国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亦显示,总体来看,各项稳杠杆政策措施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总水平为249.4%,比2017年末下降了1.5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中国不仅有效稳住宏观杠杆率,还大力整顿金融秩序,平稳有序处置高风险机构,改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经过一段时间集中整治,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已经暴露的金融风险正得到有序处置。
进入2020年,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诸多不确定因素,中国打赢这场攻坚战需要完成从治标向治本的过渡。
从内看,经济运行周期性、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金融风险正呈现一些新特点和演进趋势。前述央行报告提到,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存量规模大,公司信用类债券违约压力较大,房地产市场风险可能在某些区域显现,并可能传导至金融机构。
“下一步的挑战是如何处理存量风险”,丁爽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杠杆本身并非问题所在,关键在于杠杆质量如何,债务增加后是否产生经济活动,其效率怎样。他注意到,中国金融管理部门正逐步着手处理理财产品、P2P网贷平台、中小银行等存量问题,在此过程中要想办法保证不引发系统性风险。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来中国在金融领域要建立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化处置机制,加快银行业补资本工作;在房地产领域,则要把握好处置风险的节奏和力度,防止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防止刺破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风险。
向外看,随着世界经济增速“见顶回落”可能性增加,各种不确定性上升,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不容忽视。由于金融市场对外部冲击高度敏感,人民币汇率和外汇储备稳定承压,金融市场间风险交叉传染可能性加大。
对此中国央行表示,将密切监测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推动完善金融政策,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切实防范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风险。加强对股市、债市、汇市实时监测,阻断跨市场、跨区域、跨境风险传染,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
综上所述,中国实现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至少还要越过三道关,即针对不同风险分类施策,对威胁金融稳定的重点领域风险及时“精准拆弹”;针对可能持续存在的潜在风险主动作为逐步化解,实现“慢撒气、软着陆”;针对可能显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做好处置预案,弥补监管短板。
正如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所言,2020年,中国要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有序推进结构性去杠杆,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风险,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作,建立防范、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