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东耶为巴勒斯坦首都的伊斯兰合作组织啥来头?

亚太日报

text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一周后,伊斯兰世界终于“以牙还牙”。13日,由57个成员国组成的伊斯兰合作组织(OIC)在土耳其召开紧急峰会,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国“遭占领的首都”。有评论称,这是一周以来伊斯兰世界发出的最强烈回应。但也有评论质疑,这个成员众多的组织言辞激烈,但又如何对美国施加实际影响?

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操作

由轮值主席国土耳其牵头,伊斯兰合作组织各国领导人齐聚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带头批评美国的决定“非法”,“威胁”全人类。会后的联合声明,一边宣布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首都,一边强调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继续致力于“和平”。

中国前驻中东大使安惠侯认为,此举显示了伊斯兰世界对美方决定的普遍不满,将给美国带来一定的政治压力。但是,承认东耶路撒冷为巴勒斯坦首都是一项目前无法实施、无法实现的宣示,并没有现实可行性。

英国广播公司(BBC)驻伊斯坦布尔记者马克·罗文表示,可能出于降低期望的考虑,很多国家只派部长参加会议,57国中只有22国首脑亲自出席。巴勒斯坦、伊朗、约旦和卡塔尔等国首脑均积极响应,但是,作为伊斯兰合作组织总部所在国,沙特似乎并不热心,仅派一名外交部官员参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孙德刚指出,这说明该组织内部对特朗普行动的态度并不一致:土耳其、伊朗等国反应激烈,而沙特相对冷淡。“最终结果是,形式上看,该组织的声明将对特朗普的表态形成政治对冲;但事实上,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操作。”

伊斯兰世界“碎片化”

有评论称,作为联合国常设机构,成立于1969年的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众多(现有57个成员国),一直被外界视为“伊斯兰世界的集体声音”。然而,在这次紧急会议上,却让人们看到了难以遮掩的分歧。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右)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新闻发布会后握手。

孙德刚指出,在过去近半个世纪里,该组织在维护伊斯兰世界团结统一、协力支持巴勒斯坦事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卡塔尔断交风波的爆发,该组织内部分裂对立状况加剧:一是什叶派与逊尼派国家(伊朗和沙特)间的传统矛盾;二是逊尼派国家(沙特与土耳其)内部的不和日益显现;三是叙利亚、卡塔尔先后被阿盟暂停成员资格,阿盟内部陷入分歧。“这导致其功能发挥受阻,实质性作用下降。”

据沙特通讯社报道,周三,在伊斯兰合作组织开峰会时,沙特国王萨勒曼却在首都利雅得发表电视讲话,欢迎即将到访的约旦国王,并对美国的耶路撒冷决定“表示谴责和强烈遗憾”。约旦议员巴尼·穆斯塔法说,约旦坚决站在巴勒斯坦一边,但一些阿拉伯国家正向约旦施压,要求其接受美国的决定以及一个极为“精简”的巴勒斯坦国。“两个‘大反派’是阿联酋和沙特,其中,王储小萨勒曼发挥了主导地位。”半岛电视台记者阿卜杜勒·哈米德指出,上周以来,巴勒斯坦人“非常沮丧”,他们相信,如果没有沙特的绿灯,特朗普的耶路撒冷行动就不可能发生。BBC评论称,考虑到一些成员比其他成员更倾向于支持特朗普,那么在实际行动中,该组织究竟能做些什么?

对此,孙德刚指出,回溯美国的动机,伊斯兰世界正呈现碎片化和四分五裂的状况,也让美国感觉有机可乘。“特朗普可能认为,内部分歧消耗了他们的大部分精力,使其无暇顾及美国的举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反制措施。”

“对于美国蛮横的单边做法,阿拉伯国家也是无可奈何”,安惠侯指出,尽管阿盟开会谴责,但阿拉伯国家并未采取经济制裁和断交等实际行动。伊斯兰世界也是如此。对于美国,他们并无具体“硬对”举措。

总部位于黎巴嫩的巴勒斯坦研究中心研究员莫伊·拉巴尼说,到目前为止,很多伊斯兰合作组织成员国仍与以色列保持外交关系,几乎所有成员国都与美国保持着外交关系。半岛电视台记者穆罕默德·阿德称,埃尔多安试图“团结穆斯林世界”,但他面临一项艰巨任务,在他讲话的大厅里,有一些国家并不愿以牺牲与美国的关系为代价,超越口头上的反对。

一线希望和两点“苗头”

舆论普遍认为,特朗普的决定以及一波波后续效应将本就混乱的中东局势搅得更加混沌。安惠侯指出,毋庸置疑,美国的折腾不利于巴以重启谈判和中东地区稳定。但是,其中也孕育一线希望——伊斯兰国家民情激烈,有可能推动国际社会设法促成巴以走向谈判。“不过,至少现在,我们仍看不到这一前景。”

孙德刚指出,美国偏袒以色列的行为,已使其丧失继续推动巴以和平进程的可能。今后,欧盟、俄罗斯以及中国在巴以和平事业上的作用将备受期待。不过,有两个苗头需要注意,一是中东恐怖主义势力可能会利用民意不满,寻找新的大本营,借机卷土重来。二是沙特政府的“冷淡”立场可能会在国内掀起针对国王和王储的不满情绪,对其政局造成影响。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