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一帶一路”戰略大幕拉開,作為地處四川東北部和川渝鄂陜結合部的達州,是四川人口大市、農業大市、資源富市,也是工業重鎮、交通樞紐和革命老區,面對這一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達州將以怎樣的姿態與謀略,來對接和融入“一帶一路”?近日,達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包惠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暢談達州將如何審時度勢,搭乘“一帶一路”戰略快車,加快建成重要節點城市和內陸開放高地。
搭乘“一帶一路”快車 構建“四向”開放大格局
華西都市報: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作為內陸城市的達州,如何定位?
包惠:“一帶一路”戰略是國家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擴大對外貿易、加強多邊合作提出的重大戰略舉措。達州地處川渝鄂陜四省市結合部,是四川對外開放的東大門和通江達海的東通道,是溝通成渝、關中-天水、大武漢三大經濟區的重要連接帶,也是國家連南貫北承東啟西“十”字鐵路公路交通網的重要節點城市。為搭乘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快車,助推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鮮明提出把達州建設成為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和內陸開放高地。
華西都市報:正在致力于打造川渝鄂陜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的達州,是全國次級交通樞紐。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中,達州如何借力區位優勢做好互聯互通,加快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包惠:在對接“一帶一路”戰略布局中,我們已形成初步總體設計方案,概括起來就是借力區位優勢,著力構建“四向”對外開放大格局。向東,借助長江黃金水道,經萬州、武漢、上海,連接長三角、珠三角,融入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借助泛亞鐵路南通道,經重慶、昆明,連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進入東南亞,融入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向西向北,借助中歐班列和四川東部北向出川通道,經成都、西安,連接歐亞大陸橋,進入中亞、歐洲,融入北方絲綢之路經濟帶。
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發展,首要的是加強互聯互通,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我們研究梳理出未來3-5年可開工的重大項目60個,總投資3200億元。一方面,積極爭取規劃建設成都—達州—萬州—武漢、重慶—達州—西安兩條高速鐵路,加快建設達營、巴萬兩條高速公路,與全國主要交通骨架網絡實現互聯互通。另一方面,大力實施達州交通三年推進方案,重點抓好達宣達開城際快速通道、繞城高速公路、渠江航道升級改造等項目建設,推進區域內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同時,加快推進達州新機場建設,力爭每年開辟一條新航線,提升空中快速通道通航能力。
破解瓶頸 做好外向型經濟文章
華西都市報:在突出做好“一帶一路”經貿主題方面,達州有優質的資源和產品,也有很好的企業,在鼓勵企業和產品“走出去”方面,如何做好經貿文章?
包惠:外向型經濟發展將是達州未來發展方向的重要選擇,“一帶一路”推進建設將是達州未來發展道路上必須努力抓住的機遇。
近年來,我們高度重視外向型經濟發展,進出口總額不斷增加,2014年達到3.25億美元;出口企業不斷壯大,現有外貿經營備案企業220家;出口產品不斷增多,現已達到10個類別40多個品種;出口市場不斷拓展,現已達到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達州是全國三大氣田之一和川氣東送工程的起點,是中國“苧麻、黃花、烏梅、糯米”之鄉和“油橄欖、富硒茶、醪糟”之都,是國家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突出發展磷硫化工、清潔能源汽車、紡織鞋服、機械電子、新材料、特色農副產品等優勢產業,推進經貿大發展。
一是著力培育壯大主體企業。一方面,繼續推動川環科技、東柳醪糟、殺菌錢包等重點出口企業擴大出口規模,鼓勵甕福、優尼科等企業引進新設備、新技術,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圍繞我市重點產業抓好出口企業培育,力爭每年新增備案企業30戶以上。
二是加快推進外向型產業基地建設。依托現有出口產業基礎,將達州經開區、大竹開發區、宣漢開發區建成機械電子、輕紡鞋服、新材料加工產品出口基地。
三是引導和鼓勵企業境外發展。主動對接全省“251”三年行動計劃,支持達鋼集團、四川一新投資、云內動力公司等重點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拓市場、開展國際工程承包和資源開發。
四是積極爭取設立達州海關。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創建海關的各項指標,力爭到2017年備案企業數量達到400家,進出口總額突破8億美元,建設對外交流的直接平臺,從根本上破解達州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瓶頸,為達州及周邊地區企業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便捷、低成本、高效的通關服務。
圍繞特色 做大做強優勢產業
華西都市報:達州產業優勢明顯,在借力“一帶一路”戰略上,達州如何實現產業融合,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并借力“互聯網+”做大做強,實現達州經濟華麗轉身?
包惠:通過近年來的招商引資和產業培育,達州已初步形成了天然氣化工及其配套產業為主,農副產品加工、鞋服加工、機械制造、冶金建材等為輔的“1+4”產業發展格局,面對“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下一步達州將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
充分利用達州豐富的天然氣、硫磺、頁巖和煤炭資源,進一步加強與成渝西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動達州化工產業延鏈補鏈發展,最終形成有機化工、合成材料、精細化工和無機化工相結合的天然氣能源化工聚集區,加快建設配套完善的中國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
充分依托川環科技、川東電纜、新達泵業等企業,加快本地機電骨干企業發展,并加強與成渝西昆大企業大集團對接,積極承接汽摩配件和機械裝備制造配件等產業轉移,大力發展新型清潔能源汽車產業,加快建設區域汽摩產業配套基地。
以達鋼集團、海螺水泥、華新水泥等骨干企業為依托,拓展與成渝西昆冶金、新型建材企業合作,延伸冶金、建材、新型墻體材料、專業化建筑陶瓷生產產業鏈,加快建設秦巴地區規模最大的冶金建材生產基地。
突出抓好生豬、肉牛、黑雞、白鵝四大畜禽產品和苧麻、富硒茶葉、黃花、油橄欖、中藥材、馬鈴薯、醪糟、香椿八大農副產品的生產及精深加工,以塔坨農副產品市場、達州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為載體,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引入大型農產品生產和銷售企業,加快建設面向成渝乃至全國的特色農產品供應和精深加工基地。
在持續做大做優特色優勢產業的同時,達州正致力于走市場化道路,引進先進設計和管理團隊,規劃建設“達州網上商城”,借助“互聯網+”推廣達州產品、開展網上合作,打通從產品生產到對外銷售的“中梗阻”,擴大達州優勢產業優質產品的影響力。
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對外戰略合作新亮點
華西都市報:達州歷史悠久,文化和旅游資源豐富,尤其是巴文化和紅色文化底蘊深厚,保護開發潛力巨大。在弘揚“一帶一路”合作精神,密切區域人文交流方面,達州有哪些具體措施,將達州的文旅資源做大做強?
包惠:文化旅游業也是推動達州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一大亮點。達州擁有被明代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贊為“西南奇勝”的自然風光,以及以巴人文化、賨人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等為主的歷史文化,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們堅持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進,并明確提出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對外戰略合作的新亮點,讓更多外地游客、投資商了解達州的資源特色、產業政策和投資環境,以推動達州經濟的對外合作和外向型發展。
一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堅持保護與開發利用并舉,推進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文化旅游產業大發展。近年來,我們共建成國家4A旅游景區2個、3A旅游景區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地質公園1個。
另一方面,加大宣傳力度,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將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對外貿易的產品、活動等方方面面,提升達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特別是連續舉辦了四屆全國新農村文化藝術展演,去年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世界各地的農民藝術家匯聚達州、同臺獻藝,有力地推動了區域人文交流和互動合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