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个假设,如果因为暗杀、疾病甚至是意外让阿道夫·希特勒死于1938年4月10日的那个早晨,也许他会成为世界政治史上最伟大的政治人物之一,足以超越德意志历史上千古一帝腓特烈大帝和铁血宰相俾斯麦。
在那天,德意志第三帝国和奥地利同时就国家合并问题发起全民公投,最终以第三帝国99.08%和奥地利99.75%的赞成票宣布德奥两国合并。自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之后,分裂百年的日耳曼民族在希特勒领导下再次获得统一。同时对于国内,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经济制裁、生产破坏后,仅仅用了五年光景,希特勒就解决了600万人的就业问题,失业率从33%下降到1%,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2%,平均年增长11%,国民收入几乎翻了一番,在工人失去组织和参加工会权利的前提下,生活水平却获得显著提高。如果把衡量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经济增长速度来判定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准,那么纳粹德国和希特勒所创造的一切,近乎于一场神话。
只是这样的景象是否真就如同表面所看到这般繁荣?举国亢奋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前因后果?这或许才是作者威廉·夏伊勒写作本书所要表达的真正目的。
有时候为了便于理解历史的某些片段,我们总会把一整段时间脉络上的真实历史进行一次简单的分割,只对某些独立事件加以提炼和总结,这种掐头去尾的粗暴剪辑虽有利于让我们能更快的掌握曾经所发生的客观事件本身,却同样让读者无法用更加广阔的眼光去掌握隐藏在事件背后深远悠长的内核。于是当我们感慨“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的时候,却不曾注意,其实某些历史上的主人公从来都未曾改变,真正改变的只是周边的环境,而已。
威廉·夏伊勒笔下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正是用这种全局的目光去审视一战后的德国和希特勒,试图从这样一个落魄画家和失败之国的兴亡起落中寻找到足以决定每个选择,每场命运甚至最终结局的必然规律。读史,足以“鉴于往事”,知史,便可“有资于道”,古今中外,任何一场关于昌盛毁灭的背后都有着可以为今人所警,为后人所鉴的兴亡更替必然规律,毕竟“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第三帝国的兴亡(增订版)》
[美]威廉·夏伊勒 著 董乐山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20年5月
在作者看来,一个曾经称霸欧洲的国家会跟随者一个疯子用战争的方式走向彻底灭亡,这种事情本身就有着相当值得研究的价值。要知道无论是从民族特性,亦或者当时的世界格局来看,对于一战战败者德国来说,是不足以如同凯撒、拿破仑、亚历山大一般,单挑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而仅仅用了21年的时间,从1918年一片废墟的霍亨索伦王朝到1940年的160万德军闪击波兰,这并不仅仅是一两个政治人物口头上的叫嚣就可以完成的蜕变,需要的是整个国家乃至每个德国公民的全力配合,通观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军总数竟然可以多达1700万,是整个德国人口总量的21%。
是什么样的动机让整个国家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作者认为究其原因是一战的不甘。简单地说,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方和失败方,德国最起码在表面上有着近乎完美的开局和中盘,无论是对俄国方的各种碾压还是对英美联军的战壕对攻,南北两线都是战于敌方土地,即使到了威廉二世宣布投降退位时,德军也是身处境外,而正是这样一场从侵略开始到侵略结束的战争反而让整个德国人输得很莫名其妙与不甘心。也是这样的心态,才让后来希特勒鼓吹的“刀刺在背”理论有了很好的群众认同基础。
同时欧洲各国对于德国的制裁,也让身处战败国的德国人有种怀恨在心的心理状态。7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压缩到58万平方公式,作为战胜国法国索赔1320亿金马克(后来因为德国人实在给不出,减少到200亿),常备军不得超过10万,并且不能拥有重武器。
威廉二世流亡荷兰后,联军扶持起一个“魏玛共和国”,来统治当时的德国。当然这种傀儡政权并不会得到当时所有人民的统一认同。如果回溯历史,不难发现日耳曼民族拥有着所有集体主义国家的优秀特性:团结、忠诚、纪律严明、认真严谨,并且集体至上。正是这样的民族特性,能够让普鲁士一隅之地最后统一整个德意志,也正是这样的团结力量,注定了德国太适合成为一个以军事扩张为最终目的的军事强国。法国政治家米拉波说过:“其他国家是一个国家拥有一支军队,普鲁士是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与和平发展相比,战争侵略才是当时德意志的国家常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希特勒
正是有如此多堆砌而成的不稳定的客观因素,最终因为一个人的刻意煽动,而得到彻底的爆发。这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历史的玩笑在于他可以是糟糕的画家,可以是郁郁不得志的奥地利下士,却偏偏让他成为了纳粹党的领袖、共和国的总理、帝国的元首。
如果从大众需求这方面来讲,希特勒的出现存在着许多偶然元素。啤酒馆政变让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一举成为了全德国心中的英雄,正如作者在文中写道:“政变虽然是场大失败,可是却使希特勒成了全国著名的人物,而且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成了一个爱国志士和英雄。纳粹党的宣传立刻把这次政变说成是他们运动中伟大传奇之一。”而接下来,随着《我的奋斗》的出版,希特勒用一通近乎逻辑混乱,气势磅礴的文字彻底点燃了整个德国。《围城》中钱钟书说:“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从《我的奋斗》和《希特勒的秘密之书》来简单概括纳粹主义,实则就是反民主自由主义,反异族资本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集合。核心思想就是建立在反犹主义的思想基础上的泛种族主义。正如之前一战结束时,那些唯恐天下不乱的德国政治家鼓吹的“刀刺在背”那样,希特勒更加的对这套理论加以引申,所谓“刀刺”,就是盘桓在德国内部的犹太商人,所谓“在背”,就是让依旧侵略在外的德国人最后没有在战场上失败,却在德国内部垮台。这样一套伪科学的政治论断,充分反映了一个野蛮残忍激进的反现代主义思想观念意识形态。
希特勒不但激起了德国人压抑在内心的不甘与愤怒,并且成功的把它转嫁到犹太人身上。至于为什么反犹能够获得如此广大的群众基础,这种理论事实上在西方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哪怕是追溯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或者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都能够找寻到对犹太人的仇视与敌意。人类总是借着各种机会来为自己的失败搜集借口,阴谋论才得以自此发酵,扩大,泛滥。
当然在此期间,有一个属于希特勒的特殊技能不可被忽视,那就是那种宛如魔鬼蛊惑般的演说能力:国会纵火案爆发,魏玛共和国倒台,解散议会,取消联邦,长刀之夜,“现在整个德国和全体德国人民都已在他的血腥的手掌之中,因为最后一批反抗者已经被消灭了,或者说永远消失了。”德意志第三帝国自此成立,接下来,恐怖的爪牙聚拢生灵,露出利牙,猎捕天下。
在12个月之内,他推翻了魏玛共和国,以他的个人独裁来代替共和国的民主,消灭了一切其他党派,只留下自己的政党,摧毁了邦政府和它们的议会,统一了德国,取消了联邦制,清除了工会,取缔了任何民主结社,把犹太人驱出了政治生活和自由职业界,取消了言论和出版自由,扼杀了司法独立,在纳粹党统治下使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一体化”。
希特勒集会演讲
如果说合并奥地利,强占慕尼黑是希特勒对于战争前夕的最后一次试探性外交,那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协议上的绥靖政策就意味着让这个世界最后一次错过避免发生毁灭性战争的机会。当他拿着协议回到伦敦面对着簇拥而来的人群高声宣布“我的好朋友们,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的时代的和平”时,丘吉尔却说“我们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
接下来的时间就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线剧情,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闪电战击溃波兰,迂回马奇诺防线直插法国腹地,不到一个月逼迫在一战中能和德国死磕到底号称陆军天下第一的法国人签字投降。在作者看来,这当然得益于整个德国强大的军事工业,武装到牙齿的德军和现代化装甲部队钢铁洪流,以及整个欧洲盘面上各怀鬼胎的欧洲各国。与战败国德国不同的是,一战后的英法各国对于战争反而产生了异常的恐惧和心理负担,于是当希特勒有所动作时,宁愿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地视而不见,或者选择牺牲他人利益来确保自身的安全。正是这样的漠视、忍让和纵容,才让德国有了军事上各个击破的绝佳机会。
当然谁都不会想到的是,就在德军西线节节胜利几乎横扫欧洲的时候,随着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和海狮计划的失败,让英国在欧洲得以保留最后的一隅之地,留下了反击火种,也为后来诺曼底登陆提供了地理上的可能。无法一举荡平身后,英美却凭借强大的海上优势完成对德国的海上物资封锁。“中气不足,必形之于外”,高歌猛进的德军实质上有着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庞大的军需开支无法通过自我生产来得到补给,石油和粮食对苏联过于依赖,面对漫天要价的苏联,希特勒做了一个和当时拿破仑同样的决定。
巴巴罗萨——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一世,德意志第一帝国最强大的统治者——号称“红胡子”。纳粹德国将入侵苏联的行动命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试图借德国最强之名,来佑日耳曼人的所向披靡。只是他们忘记了,68岁的红胡子最后死于一汪刚刚过踝的湖水,其中之憋屈,世所罕见。自此,德国人陷入了和一战同样的腹背受敌的境地。
至于为什么希特勒会让自己两面受敌,这是许多二战研究者会去研究的问题之一,作者在书中认为,希特勒可能远远低估了苏联的军事实力,这其中有着对一个新兴国家的错误理解,也有对一战时期俄国被德军各种碾压的经验误导,完全低估了矗立在自己东边的是一个经过强大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军事强国。“6月22日星期天,拿破仑就是在1812年那一天前往莫斯科途中渡过涅曼河的,他的祖国法国也是在一年前那一天在贡比臬投降的,阿道夫·希特勒所向无敌的机械化装甲部队就在那一天清晨大举渡过了涅曼河和其他一些河,猛扑俄国。”
战争伊始,准备不足的苏联被打得措手不及,可庞大的国土纵深和深厚的工业体系硬生生让苏军和斯大林扛过了德军的三板斧,及时对战局做出调整的苏联人再也没有给希特勒以机会。随后而来的寒冬再一次帮助苏联扭转战局。德军渐渐后继乏力的后勤补给也让本就绷得很紧的战争态势瞬间轰塌。事实上,希特勒和身边的人都知道必须尽快结束战斗来恢复本国的生产体系,可惜敌人永远不会给予这样的机会。
紧接着就是那些法西斯盟友的各种扯后腿:西班牙内乱不断,貌合神离;意大利成事不足,最后自废武功;日本在诺门罕吃过苏联人苦头后,又在中国战场泥足深陷,竟然还有心情另开一局,攻击珍珠港,把美国人拖入战局。据说,珍珠港遇袭之事传出,世界上最高兴的两个人分别是伦敦的丘吉尔和重庆的蒋介石。
1943年后,东线节节败退,西线防不胜防,诺曼底登陆吹响了盟军登陆德国本土反击的号角。很快,这个当年横扫天下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却在短短四年后,兵临柏林城下,希特勒自杀身亡。
时间是1945年4月30日,星期一,下午3点30分。这是阿道夫·希特勒56岁生日后的第10天,是他担任德国总理、建立第三帝国以来的整整12年零3个月。第三帝国的寿命只不过比他多活一个星期。
于是我们回到开头所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原因让那个到达历史顶峰的德国最后走向灭亡?在本书作者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未曾改变,从希特勒上台,到德奥合并,再到闪击波兰,最后柏林陷落,这都是军国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因果逻辑所在。正是由于这样的激进政策,让德国可以用最快速度的从战后得到恢复,又必须用下一场战争来掠夺更多的物资和资源,至于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些许繁荣,不过是强力作用下的大好局面,终究需要通过战争侵略来兑现所有的生产和投入。“军国主义”的悖论在于,它既需要通过战争来让自己强大,又同时无法抽身而出摆脱战争,所以到了后期希特勒哪怕再想让整个国家从战乱中脱离,都已发现早已后退无路了。于是,德国人不得不饮鸩止渴,从一场战争走向下一场战争,直到自己的彻底灭亡。
1908年,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拒绝了一位年仅18岁的画家的入学申请。阿道夫·希特勒错过了最后一次成为普通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