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7月9日電
(記者楊丁淼、張紫赟)在安徽界首市,32歲的胡仲華在自己的農業科技園內,熱情地展示著種植成果。去年此時,他還是一家年產值3000萬元的外貿企業負責人,然而在他看來,農業有著更大的潛力。
“一畝地投資20萬,收益100萬”,在傳統的莊稼漢聽起來,這近乎“天方夜譚”。
隨著農業園內的大棚遮陽簾緩緩地自動捲起,散落出滿地的繽紛,這兒一片金黃,那邊一片紫色,“種”的竟全是樹葉!“別瞧不起這些彩色樹葉,它來自歐洲的珍稀樹種,空運來的。用樹葉直接繁育苗木,是一項突破性新技術。”胡仲華說。
通過與“彩葉快速繁殖”專家李長瀟合作,胡仲華把實驗室的理論帶入大田。育苗大棚的噴灌、保溼等操作全部實現自動化,每個大棚造價10萬元,前期已投入1000萬元,預計總投資超過5000萬元。
“給我一片樹葉,造出一片樹林”,胡仲華心裏有一本明白賬,一畝地兩個棚,一個棚8萬株苗,成活率在90%以上,一棵苗少則賣10元,高的賣50元,每畝100萬元的收益還只是保守的估算。
在胡仲華的農業科技園建成之前,這片2600畝的土地上分散著400多戶農民,他們決計不會想到,自己世代種植的土地上,也能夠“長出黃金”。
“看似麥浪滾滾,卻鼓不了農民錢袋子。一家一戶的耕作,每畝地每天只能收益兩元。”這種延續千年的傳統耕作方式造成的“低收益怪圈”,始終得不到改變。
兩年前,當北師大畢業生劉大衛決意辭去京城的工作,回家鄉安徽界首市當個“農場主”時,他卻為遇到的第一隻“攔路虎”犯了難——要完成規劃中2000畝的土地流轉,得與300多戶農民挨家挨戶“磨嘴皮子”。
“全市人均八分地,在如此零散的平臺上,新技術推廣不開、高投入實現不了、外來人才也沒有用武之地。要轉型,必須先以流轉來整合土地資源。”界首市委書記劉玉建做出了清晰的判斷。
2012年,界首市創新出臺了一系列土地流轉扶持政策,規範的“流轉平臺”幫劉大衛破解了難題。如今,有58萬畝耕地的界首市,土地流轉率達到76%,成為安徽“土地流轉第一市”。
伴隨這一巨變的,是資本、新技術、外來“新型農民”等要素不斷向這塊土地匯聚,一場脫胎換骨的“農業轉型”正在發生。
“我之前在海南、陜西等好幾個育苗基地幹過,是被胡總親自‘挖’過來的。”技術員陳煥雄熟練地操作自動化設備。在胡仲華地裏,這樣的“高技術農民”月薪高達萬元。
土地流轉之後,“有田無人種,有人要種田”的人地矛盾被有效化解,近八成農民不再種自家的地。對他們而言,除了穩定獲得每畝1000元左右的租金收益,還可就近在流轉土地上打工,日工資30元至100元。“日均兩元”的低收益成為歷史。
目前,界首新增百畝以上連片大棚7000畝,形成了反季節蔬菜、花卉苗木等一批高效農業基地,去年小麥、玉米單產雙超千斤,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53.6億元。
成立了界首首個家庭農場的劉大衛認為,土地流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農業結構的調整,使界首向著農業產業化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劉大衛堅信,“土地既然在我們手裏,就會讓每一寸土地都能夠產生它該有的效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