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鎘大米是中國信用市場劣質化的縮影。
鎘大米超標,當地政府部門揣着明白裝糊塗。湖南是中國重金屬污染高發地,大米重金屬污染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廣州食藥監局此次檢測成為喊破皇帝新衣的孩子。廣州食藥監局開始時也想捂蓋子,民意壓力太大,沒捂住。
常識時代說常識,湖南毒大米事件會造成以下後果。
湖南大米乃至農產品整體折價。
當事方應拿出解決的誠意,公開信息。不公開信息,不承認本地的重金屬污染,消費者無法確切地分辨湖南所產大米毒與非毒,最簡單的做法是對所有的湖南大米敬而遠之。如果公開信息,湖南大米可以被區分為被污染的與安全的,不公開信息,會讓湖南大米出現整體的信用危機,占全國13%的稻田成為廢墟。傳統的“魚米之鄉轉變為“毒米之鄉。美名難得,破壞容易,一旦戴上有毒的帽子,摘帽不易。
湖南房地產與商業會出現整體折價。筆者手邊收到的一份文件顯示,原長沙鉻鹽廠15萬平方米的廠區內岩土、地表水、地下水均形成了污染,當地在污染地區賣地造房必須付出巨大的治理成本。除非地方官員喪失良知,一聲不吭賣出高價,總有一天,被喪失真相焦慮的購房者會集體摒棄湖南江邊的房產。
進一步,湖南會被投資者拋棄。統計數據顯示,湖南全省受到 “礦毒及重金屬污染的土地面積達28000公頃,占全省總面積的13%。湖南14個市、州中,有8個處在湘江流域,超過4000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受到污染,這一流域已經不太適合人居,人口與資金能逃則逃,逃到污染不那麼嚴重的地區,湖南將光榮地實現把污染留給自己、把財富轉移出省的目標。
湖南的經濟成本會上升。現在湖南大米深加工基地益陽蘭溪米市一度有70%的企業關門,農民不安,民生不穩,湖南政府何以穩經濟?
污染治理成本上升。以2011年3月國務院批複的 《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為基礎,湖南下發的《工作方案》(2012~2015),鉛、鎘等重金屬排放目標任務下調為 “在2008年的基礎上削減50%,規劃項目856個,總投資505億元。其中政府投入為主的項目共225個、298億元,企業投入為主的項目共631個、207億元,這是當地普通納稅人不可承受之重,財富由某些群體獨享,治理由政府買一半的單。2013年,湖南有色金屬行業去年實現利稅238.4億元,其中利潤119.09億元,同比增長16.33%。為了區區百億元稅收,斷絕子孫發展之路,可謂愚蠢而短視。誰污染,誰出錢治理,天經地義。
湖南公開信息的基礎是加強檢測,這是分散式農業社會中保證質量沒有辦法的辦法。百勝集團被曝光旗下肯德基雞肉原料有部分抗生素不合格,百勝唯一的辦法是減少向小農戶訂購量,加強檢測。
我國的檢測標準與公布程序滯後。我國的土壤污染調查數據被環保部以國家機密為由拒絕公布,長期以來,重金屬沒有被列入糧食常規檢測項目,因此,2002年到2008年,沒有發現湖南大米鎘超標,包括中儲糧也不做衛生指標的檢測。一些有檢測能力的大型企業的檢測數據只供“內部參考。
湖南當地不僅未公開檢測信息,對於外地的檢測揭醜的行為想必大為光火。今年3月,央廣《中國之聲》報道,湖南方面糧庫負責人承認大米重金屬超標確實屬實,但是湖南方面表示,深糧集團檢驗大米重金屬含量,並不是為了維護食品衛生安全的公眾利益,而是為了壓低進貨價而使用的手段。湖南方面不僅不感謝他人的檢測,反而把黑幕視作陰謀。這是多麼不自信,才能產生的心理扭曲。
湖南方面首先要公開信息,同時加強當地大米的重金屬檢測,將湖南當地受到污染的土地種出的糧食與未受污染的隔絕,以增強湖南農產品乃至政府的整體信用,這是減少湖南經濟損失的唯一辦法。外鬆內緊,對外不露絲毫口風,對內加強環境治理,這種做法不能快速見效,不能恢複市場信心,無法解決治理資金難題。
信息封鎖、諱疾忌醫,湖南大米信用日漸低下,只有當地的農民與中間商慘遭無妄之災。
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