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全民慈善”是如何煉成的?

文匯網

text

【亞太日報訊】審議慈善法是本次人大會議的重要議程之一。香港文匯網客戶端日前發文稱,慈善法出台後,內地將正式進入依法治“善”時代。在香港,慈善早已是一項相對成熟的事業。那麼香港人又是如何做慈善的?又有什麼經驗值得內地借鑑?文章摘編如下:

從2005年民政部提出慈善事業立法建議算起,歷經十年的立法工作,經歷了起草、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兩次審議和公開徵求意見後,《慈善法(草案)》9日下午正式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

中國素有扶貧濟困的傳統,中國社會捐贈額已從2006年的不足100億元發展到目前的1000億元左右。但內地慈善開支不透明、監管措施不到位、慈善事業稅收優惠政策不明確、甚至還有騙捐現象發生,讓人們的愛心“打了折扣”。

郭美美被刑拘時接受採訪畫面

2011年6月,實名認證為“中國紅十字會商業總經理”的郭美美在微博炫富,從而引發中國紅十字會信任危機。“郭美美紅十字會事件”將“內地慈善是否公開透明”的質疑,推向了輿論頂點。

去年,國外慈善援助基金會(CharitiesAid Foundation, CFA)發佈了慷慨度調查(WorldGiving Index ,WGI)年度報告。被調查的154個國家中,中國排名為倒數第四。

2015世界”慷慨地圖“

而在香港,慈善不僅是一項公益活動,更是一項薪火相傳的事業。香港是東南亞“首善之地”,曾經連續五年入選全球十大慈善地區,每年有超過六成市民作出慈善捐款。那麼香港人是如何做慈善的?香港又有何經驗可以借鑑?

——香港“全民慈善”是如何煉成的?

慈善不是富人專利

香港慈善最可貴的是,慈善不是富人專利的觀念深入人心。在香港,20%的人貢獻了數字巨大的捐款,另外80%人的參與則令整個慈善生態更健康、更持續。 

或許連到香港旅遊的遊客都有過買“旗”的經歷吧。每周六是香港“賣旗日”,也就是各類慈善組織街頭籌款的日子。義工在不同區域向路人籌款,捐款的人就會獲得一枚圓形的貼紙。“賣旗日”的義工,中小學生是主力,甚至還有父母陪伴的幼兒園小朋友。慈善的種子就在這樣的活動中播撒開來。

香港”賣旗日“:義工在不同區域向路人籌款

慈善比財富更能衡量成功

在香港人的觀念中,擁有足夠的財富並不代表成功,社會奉獻和社會責任感是衡量成功的重要標準。因此,不少富豪用在慈善事業上的精力比用在企業上的還多,推動了香港慈善業的發展。

李嘉誠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是孔子在論語裡教勉學生的話,也是香港一代富豪李嘉誠的座右銘。李嘉誠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中強調,金錢不是衡量財富的準則,更不能決定生命的價值。李嘉誠堅持“取諸社會,還諸社會”,他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被他自己稱為“第三個兒子”,並將三分之一的資產投入其中。基金會成立至今已捐出145億港元,主要對教育、醫療、公益事業作出系統的資助。

邵逸夫

已故的邵逸夫先生,多年穩居香港超級富豪排行榜,在內地以“邵逸夫”命名的教學樓、圖書館及其他文化藝術、醫療設施幾乎遍及中國各地。自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億多港幣用於支持內地的各項社會公益事業。1977年,因為他在慈善事業方面的貢獻,英國女王授予他爵士頭銜。中國政府也在1990年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已故香港知名商人、著名慈善家、深圳市榮譽市民余彭年在深圳創辦的彭年酒店,是中國第一座慈善酒店,經營利潤全部用於做慈善。

捐出來的香港高校

2002年,香港參照新加坡等地的經驗,提出校園慈善“配對”,也就是當院校籌得一元,政府便資助一元。此後,慈善捐款成了高等院校的重要經費來源。有香港媒體稱,除了政府資助,一直以來,社會各界特別是港大校友的捐助給予了港大莫大支持。從這個角度上看,說港大是捐出來的一點也不為過。

充足的經費,給了香港高校創造奇跡的可能性。成立於1991年的香港科技大學,在2013年QS世界大學排名榜上,高居第35位。年輕學府的成功,香港科大總結經驗中,就有經費充足一條,充足的經費使其在增設實驗設施、招聘高端人才上有了底氣。霍英東曾一次捐贈8億元,是香港科大接獲的單筆最大捐款。

慈善活動豐富多彩

香港渣打馬拉松

慈善已經像是流淌在港人生活中很自然的要素。“百萬行”、“渣打馬拉松”這樣深受公眾喜愛的體育活動,也是一年一度的慈善盛事;“星光熠熠耀保良”、“歡樂滿東華”這樣堅持了數十年的大型綜藝晚會,籌款也是關注熱點;就連博彩業也在做慈善,香港最大慈善公益資助機構——賽馬會於2014至15年度的慈善捐款達38.7億港元,資助的慈善及社區項目共達189個,躋身“世界慈善指數2015”,位列第6位,這也是首次有亞洲公益機構晉身前十名。

——香港慈善如何吸引全民參與?

港府提供資金支持

香港慈善事業的發達,不僅與其大力倡導現代慈善文化有關,更與香港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開。香港在全世界率先創造出了政府出資、以招標方式請慈善和非營利性機構操作政府的社會福利項目的模式,採取“公助民辦”的方式,引導支持社會慈善組織發展和慈善功能的發揮,既保障了對社會弱勢群體的貨幣福利,又實現了較高質量的福利服務,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香港社會福利制度。

制定政策激勵慈善

香港《稅務條例》規定,民眾捐錢給認可的慈善機構和信託團體可以免稅,最少只需捐滿100港元善款,多捐則多免。市民如果將不動產、遺產贈送做慈善用途,也不需要交納不動產轉移的印花稅,更能豁免部分遺產稅。香港政府也鼓勵企業參與申辦慈善項目,企業捐多少錢,政府也投入相同的數額。港府還善待慈善機構,社會福利署、衛生署會經常有撥款和補貼。

善款運用公開透明

善款運用的透明度,是決定民眾參與慈善意願的重要因素。在香港,政府、媒體和民間團體都是慈善的“看門人”。香港目前有6000多個慈善團體,慈善團體都有公眾人士和政府代表參與監督,如何運作、財務報告需要定期向公眾公佈。近年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立的“惠施網”和“明施慎選”等,更是把慈善機構的財務報告提供公眾查詢。

——港區代表:“慈善立法”可借鑑香港經驗

本屆兩會上,港區人大代表劉佩瓊在接受採訪時說,內地“慈善立法”可借鑑香港經驗,公開賬目,提供公眾查詢。劉佩瓊說,國家現在富有了,很多人有公德心,願意幫助別人,是好事,但要有很好的規管,比如香港,慈善捐款需要申請,有很好賬目的管理。她建議,慈善機構收錢賬目要公開,要嚴格使用範圍,不能用在哪,只能使用在哪,都應該有嚴格的規定,所以立法非常重要。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受訪時表示,工聯會近年一直參與內地的慈善活動,包括捐贈希望工程、基層教育、救災等,也看到內地慈善事業向前發展。他認為,目前國家推動《慈善法》出台,有利於內地慈善工作規範化,也可吸引更多人參與內地的慈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