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漫畫以筆代刀

大公報

text

【大公報訊】(大公報實習記者 竇有容)一九三五年七月二十八日,一個畫有兒童形象的漫畫首次刊登於《晨報》副刊上,他大頭大耳,身形瘦削,尤其是頭頂僅有的三根頭髮令人印象深刻,“三毛”的名字由此得來。賦予他漫畫生命的張樂平,這個彼時在上海小有名氣的漫畫家,在隨後到來的八年抗戰中,以筆代刀,用漫畫作品宣傳抗日,堅守文人抗戰的陣地。他的《三毛從軍記》與《三毛流浪記》也因與時代的密切貼合、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成為歷久彌新的經典之作。時光荏苒八十年,三毛的樣子始終未變,而閲讀三毛故事的孩子成長了一代代,中國也從戰火與紛亂中走出,開始書寫新的歷史篇章。

時至今日,張樂平創作的三毛漫畫已被翻譯成英、法、德、韓、越等多種語言的版本,在今年年初舉辦的第四十二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上,《三毛流浪記》和《三毛從軍記》的法文版合集《SANMAO》,榮獲了漫畫界的“奧斯卡”金獎│文化遺產獎,成為歷屆首個獲獎的中國作品。這位“三毛之父”,不僅以流暢細膩的線條勾畫出人物,而且憑藉有圖無文的四格漫畫形式,就表現出情節的起承轉合與人物性格,跨越語言的界限,得到國際的認可。張樂平筆下的三毛故事,有引發讀者共鳴的真實感,亦有其少年生活的縮影,因此有人評論,三毛就是張樂平,張樂平就是三毛。

奪國際文化遺產獎

一九一○年出生於浙江海鹽的張樂平,在藝專學習過畫畫,年紀很小就來到上海做學徒,《三毛流浪記》裏面的幾幅漫畫,就再現了張樂平學徒期間幫師傅打雜,疲於奔命的生存狀態。十九歲時,張樂平開始在報刊發表漫畫作品,在上海漫畫界有不俗的知名度。由於當時還沒有以兒童漫畫形象為主的漫畫作品,張樂平於是為廣大兒童創造了三毛,而最開始的三毛,只是個上海弄堂裏調皮搗蛋的鄰家小孩,他的故事也多為市井幽默。為了讓大多數文盲也能看懂漫畫,張樂平在畫故事時儘量少用文字,也無形中成就了三毛故事獨特的表現手法。

一九三二年,正在三友實業社做工的張樂平遇到了“一二八事件”,親眼目睹日本人如何欺負中國同胞。當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的號角吹響,張樂平跟隨葉淺予,成為抗日漫畫宣傳隊的副領隊,他放棄安穩舒適的生活條件,毅然投身漫畫救亡的征途之中。文人之筆堪比武人之劍,在抗戰的八年時間裏,張樂平帶領宣傳隊的漫畫家們,輾轉南京、武漢、長沙、桂林、江西上饒、浙江金華等地,積極開展抗日漫畫的創作和宣傳工作,而此時他筆下的三毛形象,也自然地與時代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一九三八年《抗戰漫畫》中刊有一幅名為《三毛的大刀》的漫畫,畫中描繪三毛因年齡過小、個子過矮被拒絕參軍,他揮舞大刀,砍斷兩棵大樹,並喊道:“我不信東洋鬼子的頸子比樹幹還硬。”

從辦漫畫展覽,組織創作大幅的招貼畫,向日本兵空投漫畫傳單,張樂平一直堅守在第一線,直到抗戰勝利後才返回上海。這段艱苦崢嶸的歲月深刻地影響?張樂平的為人與其日後的創作,讓他堅定地站在平民百姓一方,為他們提筆發聲。

牽動讀者笑與淚

一九四六年五月,中國第一部沒有文字的長篇漫畫《三毛從軍記》開始在上海《申報》連載,漫畫諧趣地講述三毛在抗戰中從軍戰鬥的故事,赤裸地揭露國民黨軍隊的腐朽,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隨後,張樂平根據路邊流浪兒童的不幸遭遇創作了《三毛流浪記》,並於一九四七年六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在《大公報》上連載。這二百六十一幅漫畫,用悲憫同情的態度訴説舊中國流浪兒童的孤苦無依,亦以辛辣尖鋭的手法鞭撻與諷刺當時社會的冷酷、殘忍和欺詐。畫中時常捱餓受凍、衣不蔽體的三毛惹人憐惜,而他在悽苦困境中表現出的不畏強暴、樂觀善良的品質亦為人稱道。《三毛流浪記》的刊出,使得三毛成為家喻户曉的明星,他在漫畫中的一舉一動牽動?讀者的笑與淚,甚至有人專門寫信給三毛捐錢捐物。有一位讀者曾投書道:“茲寄上毛線背心一件,祈費神轉與張樂平先生,並請轉告張先生將此背心為三毛?上。近來天氣奇冷,而三毛身上僅?一破

香港

衫,此毛背心雖小,三毛或可能用,俾使其能稍驅寒冷,略獲温暖,千萬讀者亦能安心矣。”畫中的三毛無依無靠、一窮二白,在畫外,他擁有世間的温情與呵護。正如張樂平在一篇序文中的吶喊:“我發誓讓我的畫筆永遠不停地為這些被侮辱與被迫害的小朋友們控訴,為這些無辜的苦難的孩子們服務!我愛人類,愛成千上萬苦難中成長的孩子們的心是永遠熱烈的!”

在隨之而來的政治運動中,三毛的形象受到了打壓,為人謹慎的張樂平也置筆躊躇。在劇作家夏衍的鼓勵下,張樂平繼續三毛的創作,先後繪畫《三毛迎解放》、《三毛學雷鋒》等與時俱進的作品。或許遠離了政治,少了漫畫的諷刺批判,這種單純頌揚謳歌的幽默難以重塑《三毛流浪記》般的輝煌。

荷里活籌拍《三毛》

儘管如此,《三毛從軍記》與《三毛流浪記》仍感染和陪伴中國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成長,成為他們童年裏温柔的記憶。張慰軍,張樂平最小的兒子,他的童年時光也是在看三毛的故事中度過。在今年香港書展的“名家談三毛”分享會上,他始終強調,“三毛精神”是支撐三毛跨越八十年,在現代社會仍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關鍵:“雖然三毛的故事過去那麼久,可還是有現實意義。比如《三毛從軍記》的最後,三毛退伍復員,他站在一個象徵勝利的‘V’形路口,眼前都是十字架的墓地,他望?道路無所適從。我父親深知戰爭的災難都會落在百姓頭上,他用這幅圖來呼籲和平,用悲劇喚醒大家,不要再有戰爭。”

張慰軍現在專職整理張樂平遺作以及作品推廣、開發及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三毛的故事逐漸改編成電影、動畫片、音樂劇等其他藝術形式,均在業界得到較好的口碑,美國荷里活亦於今年預備籌拍《三毛流浪記》,將三毛推廣到國際銀幕:“今年三毛作品參加漫畫節評選時,很多外國人對它的評價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或許從大多數中國人看來,三毛的經歷異常窮苦,超越了兒童所能承受的苦難。可外國人認為三毛的經歷恰恰是人生歷練收穫的財富,所以將三毛推向國際,他的故事也能得到共鳴。”張慰軍續稱:“現在電影還在準備階段,劇本還不是非常成熟,我們的準則也是希望不管如何改編,都不可改變三毛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精神。”

今年十月二十七日,“以筆作刀,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張樂平抗戰作品展”將於香港大會堂連展八天,多幅未公開展覽過的張樂平漫畫手稿、抗戰時期歷史照片及部分文物將首次展出,這也將是張樂平的作品首次來港展覽。“《三毛從軍記》的原稿已經捐給上海美術館,但我們子女手中還有一些原稿、鉛筆速寫圖等收藏,希望藉此機會帶來給香港的讀者一飽眼福。”張慰軍説。

也許三毛的精神具有凝固時間的永恆魅力,八十年光陰逝去,他還留存於許多中國人的腦海,依舊是骨瘦如柴卻又機敏純潔的模樣,在平行時空裏遙望與守護?每一顆善良的心,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