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晨枫】
在21世纪10年代最后的日子里,远东共青团城工厂制造的第一架量产型苏-57正在做交付前的出厂试飞,但飞机失控坠毁,飞行员跳伞逃生成功。
有消息说,飞机是在10000米高度以M2.3做高空高速试飞的时候,电传飞控发生故障,在最后爬升到12000米时,飞机进入失速尾旋,无法改出,飞行员只得跳伞。飞机从10000米爬升到12000米,这有两个可能。一是飞行员在发现故障后主动爬升,争取时间和高度,以便排故;二是空速管或者迎角传感器故障,飞控系统自动做出错误反应,有点像波音MCAS的情况。估计更可能是第二个情况。如果飞行员还能主动控制爬升,应该还有足够的控制能力,不至于进入失速尾旋。
苏-57的首次坠毁时机实在是不巧
苏-57在过去几年内的公开亮相次数不少,已成俄罗斯航空的一张名片
另外的消息则说是在8000米高度进入机头向下的螺旋,第三个说法是进入不受控制的滚筒(也有可能是“荷兰滚”之误)动作,在飞行员切入操纵杆与舵面的硬性连接(也就是说,不通过飞控的“过滤”和“隔离”)、试图依靠飞机自身的静态稳定性恢复稳定飞行失败后,最终在2000米高度被迫跳伞。
这就更可能是气动控制面卡住的问题,或者两侧的作动机构因为故障而失去同步。这个比较少见,但要是出现接线错误,就很可能了。苏-57的气动控制率很复杂,比如低速时横滚控制通过副翼实现,但高速时转用平尾;高度外倾的双垂尾在动作的时候需要平尾相应补偿;这还没有考虑可动边条的动作。有些控制面只有在特定动作组合时才偏转,接线错误可能在激发这个模式的时候才呈现出来。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具体的要等待公开的事故调查报告,但估计这是飞控系统(包括传感器和作动机构)的质量问题,而不是设计问题。出厂试飞是交付前的验收,测试的是例行飞行动作,并无必要超过用户使用极限,也就是说,在型号试飞中建立的绝对极限打上保险系数后的安全极限内飞行。用户极限在使用中不宜超过,但真的超过了也不至于立刻出现灾难性后果。苏-57已经经过长期测试,用户极限应该是可靠的,早已反复测试过的典型飞行动作应该没有问题,出厂试飞没有必要做新异飞行动作,久经磨难后的第一架量产飞机更是会避免无事生非,所有试飞动作都会循规蹈矩。
苏-57真是久经磨难,这一摔是饿汉泻肚,要恢复可是不容易。但苏-57又是不能失败的。有说法苏-57是被误解的英雄。现实一再展示,苏-57是否英雄还难说,与其说是被误解,不如说是充满无奈。
在西方,苏-57被戏称为“猛禽斯基”,这当然是在暗示俄罗斯“再次”抄袭,苏-57是F-22的俄罗斯翻版。这是充满偏见的,更是误导的。苏-57在设计定位上就不同于F-22,在性能导向上更是不同于F-22。俄罗斯方面半真半假地宣称,57是22加35,所以苏-57是F-22和F-35之和。这并非完全的戏言。苏-57在一反顶级战斗机专注空优的惯例,一开始就要求空空-空地兼优,所以一前一后的中央弹舱不仅适合大量携带空空导弹,还可携带大型空地弹药。
到现在为止苏-57淡仓布局究竟如何仍只能猜测
但自相矛盾也好,出于无奈也好,苏-57依然是空空优先的,可是在设计上并没有明确目标,这与苏-27在设计上就要求压倒F-15完全不同,所以与特定西方战斗机进行性能上的逐项对比缺乏意义。同时,苏-57对隐身和超视距作战有不同的考虑。在反隐身飞机作战中,要求苏-57的隐身足够推迟对方的发现时机,只要能进入足够近的距离,就有把握通过优秀的机动性击败对手;在反非隐身飞机的作战中,则要求在足够远的距离上狙击对方,而不受对方反制的威胁。
苏霍伊是在2002年赢得PAKFA(定型后称为苏-57)竞标的,基本技术要求在这之前已经确定了。这是俄罗斯与西方尚且非敌非友的暧昧阶段。当时依然是苏霍伊总设计师的西蒙诺夫后来说到:“设计新一代战斗机(PAKFA)遭遇了冷战时所没有的困难,那就是没有了作战对象以及必须全面赶超对手的设计意图。” 换句话说,不管是政治上缺乏必要,还是技术和经济上“养不起”,压倒F-22在一开始就不是设计定位,西方的三代半(F-18E、欧洲两风等)也只是模糊的参照目标,更大的考虑或许来自俄罗斯战斗机科技与工业的延续,毕竟不能“苏-27万岁”。
PAKFA不仅要提供一架性能足够先进的下一代战斗机,还要肩负把抽掉筋放掉血的俄罗斯航空工业满血复活的重任。俄罗斯已经30年没有认真设计过一架全新的战斗机了,再等下去,队伍可能就要散到再也收不拢的地步了。俄罗斯现在大手笔订购苏-35S、苏-30SM、伊尔-76MD-90A、图-160M2等,一方面是替换已经老旧不堪的现有机队,另一方面是把已经锈蚀的航空工业重新运转起来,吸引人才,恢复产能和供应链。这些本质上还是苏联末期的飞机只是用来练手,是为苏-57这样的真正新一代飞机的生产做准备的。
从一开始,PAKFA就得到莫斯科的强力支持,从不缺经费,也没有来自俄罗斯空军的“性能要求蠕升”的问题。在苏霍伊方面,也小心谨慎,稳中求变。战斗机设计有两条路线:一是有什么要求设计什么战斗机的战术主导路线,二是有什么技术设计什么战斗机的技术主导路线。其实还有第三条路线:有什么本钱设计什么战斗机的小本经营路线。这正是苏-57的基本技术路线。说起来,英法也是这样的基本技术路线。且不说在世人眼里,俄罗斯自己也终于把自己“降低”到英法这样的“二等强国”地位了,但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在PAKFA启动的时代,隐身、计算机化设计与制造等关键技术正在从黑科技向灰科技转化,这是高投入才能跟上形势的时代,但也是俄罗斯航空工业揭不开锅的时代,众多可以决定成败的关键技术细节根本无从谈起,连团队和设施也处在失血休克后的半苏醒阶段。苏霍伊对激进技术路线并不陌生,但眼下的困难是路要从昨天走起,过度强调隐身只是提出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苏-27研发时那样的壮士断腕等于直接自杀,所以技术风险的控制成为重中之重。“隐身魔改苏-27”正是结果。
但要是船板朽烂,缺钉少榫,小心也不见得能驶得万年船。苏-57在研发途中就一再遇到重大挫折。平行研制的“项目30”发动机赶不上进度,先用“AL31魔改”的117S过渡,这倒不是问题,这是符合风险控制原则的。不过“项目30”的进度严重落后,过渡期可能要极大延长,希望不至于出现小妾扶正的尴尬。但早期试飞揭示了机体设计强度不足的问题,被迫狂打补丁,大改后的后期原型机的内部结构面目全非,也因此要重新试飞一遍,这是进度推迟的一大原因。
安装一台“产品30”进行测试的苏-57
在航电方面,全新一代的主动电扫雷达、分布式天线、战斗决策辅助系统等先进系统技术跨越太大,在苏-35S上首先装用部分关键技术,在实用中完善,这也是符合风险控制的原则的。但由于进度和成本缘故,第一批苏-57直接采用苏-35S的系统,这实际上是比原设计降级了。
在气动设计上,关于苏-57隐身不足的讨论汗牛充栋,不再重复;而中央升力体的设计注定导致中线机内武器舱在武器投放时有分离困难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未来使用中的限制。
在生产和成本控制方面,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与国防部长期拉锯后,双方同意“改善生产效率和统一规格”以降低成本,一般认为后者是把苏-57的尚不成熟的高配系统至少部分拉低到苏-35S的成熟系统标准。这将是第一批苏-57的生产标准。但看来低配还不够低,第一架量产的苏-57还是在出厂试飞中就因为故障而坠毁了。
不断有人赞扬俄罗斯有本事通过整体的综合来弥补分系统技术不够给力而形成所谓“系统优势”,这其实是无奈,而不是英明。精妙的战术配合是可能弥补个人球技的不足的,但精细、复杂的战术配合实际上留下了破解的命门,胜利的基础远不如全员高超球技来得牢固可靠,后者的战术选择和应变余地也更多。系统优势并不根本解决缺门的问题,只是把脆弱性转移到不同的方向去了。
更糟心的是质量问题。问题可能出在总装厂,也可能出在整个供应链上的任何环节。在2012年,就有一架即将交付越南的苏-30在出厂试飞时,机头右侧照明灯具由于质量问题而脱落,吸入进气道后造成右发空中起火,飞行员被迫跳伞。可巧,飞行员与这次苏-57坠毁是同一个人。幸好俄制K36系列不愧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弹射座椅,技术优越,质量可靠,从80年代开始就在各种坠毁事故中挽救飞行员的生命,包括1989年在巴黎航展和1993年在英国费尔福德航展,也包括上述苏-30和苏-57的坠机。
还在苏联时代,军工产品的质量就不出色,但一般不掉大链子。苏联解体对俄罗斯军工的打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体系和供应链的完整性,到熟练技工、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从生产线秩序和纪律,到质量控制;加上军方人员的训练废弛、纪律涣散和各种漫不经心。损失是深重的,而且蔓延到整个军工体系:
-
“库尔斯克”号鱼雷爆炸导致核潜艇沉没和全员丧生
-
“布拉瓦”潜射洲际导弹在初期屡屡发射失败,部分原因是质量控制
-
“阿玛塔”主战坦克在红场检阅彩排时因为发动机故障而抛锚
-
苏-57五号机在2011年莫斯科航展着陆时发动机起火
-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在叙利亚作战期间拦阻索故障迫使飞行员弃机跳伞,在维修时浮船坞沉没导致起重机倒塌而砸坏甲板,后续维修中电焊火花引起大火
莫斯科航展上单发起火的苏-57原型机
这些都是高可见度事故,不为外界所知的还有更多,仅2019年12月里就还有17日的“逆火”式轰炸机因为发动机故障而迫降和12日的米-28武直坠毁,可能与维修或者质量有关。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空军对引进的AL31涡扇发动机的质量也颇有微词,这是大力推动涡扇10“太行”系列的另一个动力。
俄罗斯军工当然还是有亮点的,885/885M“亚森”级核动力攻击潜艇、995/995A“北风之神”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还是值得羡慕的,“先锋”高超音速洲际导弹也已经入役。就是苏-57,在叙利亚“实战测试”期间,也有不俗的表现,至少没有美国及以色列得意洋洋地号称远远锁定的消息,而苏-57据报道参加了在东古达的作战,那里离以色列控制的戈兰高地只有40公里,不可能不处在以色列防空雷达的全时监视之下。北约给苏-57的代号是“重罪犯”(Felon),虽说北约代号是“随机选取”的,北约的计算机即使在冷战高峰也没有选取出过这样恶狠狠的代号。
但中国也有过靠亮点撑起国防的时代,两弹一星、核潜艇都是例子。这不改变三北前线面对可能的苏军钢铁洪流主要还是靠血肉之躯的不幸现实。事实上,这是无奈,而不是真正的亮点。俄罗斯也一样,需要的是体系性的恢复。问题是,从无到有打造体系自然艰辛,但在滑落中止滑然后重新恢复需要双倍的努力。这就和征地建设与旧城区翻新一样。
苏-57第一架量产机的坠毁,可能导致俄罗斯对航空工业供应链的全面整顿。这已经不是“保重点、创亮点”能解决的了。这将推迟苏-57的实质性入役,但俄罗斯已经等不起了。F-35A尽管有种种质疑,对三代机的压力还是不言而喻的。美国空军已经在大量换装F-35A,但尚未部署到欧洲。欧洲北约盟国也开始换装。荷兰、丹麦、挪威、意大利、英国尚且远离俄罗斯,威胁较为间接,问题是波兰也订购了32架F-35A,一下子把威胁顶到门上了。
如果苏-57再拖下去,俄罗斯空军就要干不过波兰了……
这32架F-35A当然不可能改天换地,但考虑到波兰与俄罗斯的世仇和激进民族主义的潜在威胁,加上加里宁格勒、东部边界的争议和前苏联波罗的海国家的俄罗斯族裔(占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人口的25%左右,加上白俄罗斯裔的话,占比更大)问题,在可预见的将来,东波罗的海是欧洲最大的热点,巴尔干、乌克兰反而翻不起大浪花来。
除非作为北约进攻的一部分,波兰F-35A不大可能深入俄罗斯执行猎歼任务,但对加里宁格勒和俄罗斯西部地区是很大的威胁。由于战场相对窄小,F-35A速度不足都不是问题,但F-35A的隐身和网络化、信息化能力可以给俄军防空体系造成很大的压力。然而,不管是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文化、民心上,不能压倒波兰是不可接受的。坠落的苏-57必须振翅再起,“重罪犯”必须戴罪立功。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