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香港商人李嘉誠最近因其“從內地大舉撤資”的相關傳聞而成為輿論焦點。
出生于1928年的李嘉誠見證了二戰後香港經濟發展的歷程,他本人的經歷或許稱得上是一部香港現當代商業史與社會史,亦可看作中國改革開放宏大敘事中的一個章節。
李嘉誠受益于祖國,亦貢獻于祖國。按他的自我定位,便只是一介商賈。因此,以超越商人的標準衡量他,也許不盡合理。
隨“小龍”騰空而起步
李嘉誠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是其對政治和經濟形勢的準確把握,隨歷史潮流而發展壯大。
這從他起步時的經歷便可初見端倪。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人口急增,隨之而來的是市場擴大、資金湧入、人才聚集和勞動力激增;同一時期,擁有廣袤國土和龐大人口的中國內地,卻遭遇貿易禁運,被拒之於世界經濟舞臺之外,這使在亞洲尋求合作與發展機會的歐美金主,不得以將目光投諸香港。同樣受益於這一大的時代背景,還有與香港同列“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和中國臺灣。
1950年,李嘉誠趁時而動,預估戰後世界即將邁向新一輪經濟復蘇,將會導致塑料製品市場需求擴大,因而以5萬元港幣創業,開辦塑料工廠。他號准繁榮經濟下人們生活節奏加快、無心伺候鮮花的脈搏,主攻塑料花市場,賺得第一桶金。
50年代,長江塑料廠生產的塑料花遠銷歐美。
1969年,美國玩具生產商孩之寶(Hasbro Inc.)委託李嘉誠的長江塑料廠,負責生產特種部隊玩偶并出口美國。資料圖片。
1958年,當房地產尚非經濟龍頭之際,李嘉誠又投身其間,真正開始邁向商界巨子的道路。
風險與機遇相伴相隨。1960年代,香港發生銀行擠兌、社會動亂、樓價狂瀉等不利局勢;1980年代適逢中英談判,人心不穩。有人撤資、移民,李嘉誠卻不離場,以儘量減少銀行貸款、確保資金鏈等手法,規避風險,同時“人棄我取”,為未來積蓄土地和資金。
在那一時間區隔,應當是對香港的信心,對祖國的信心,成為他堅持和留守的根基與動力。
借改革東風以遠揚
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年代。那一年的金秋時節,李嘉誠作為港澳國慶觀禮團成員,身着中山裝,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參加國慶典禮。
1978年,李嘉誠(左)著中山裝在北京參加國慶典禮。 資料圖片。
轉年9月,李嘉誠就從滙豐銀行手中收購英資洋行和記黃埔,因為這筆交易,他從《遠東經濟評論》處獲得“超人”雅號。
有關這單“蛇吞大象”式的收購,英國《泰晤士報》的分析是:“有強大中國作靠山,這些華商新貴如虎添翼,他們才敢公然和英商較量,以獲取原屬英商的經濟利益……英商莫不感歎世道變化。”
英媒的評點或許夾帶少許情緒。不爭的事實是:改革開放後的中國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機,華商相對英商,在這一大背景下顯然更具優勢。滙豐對李嘉誠的“託付”,正是對他美好前景的押寶,而他也不負所托,生意逐漸遍及北美、歐洲,領域橫跨地產、港口、酒店、零售、電訊……
李嘉誠資料圖片
他在中國內地的擴展,卻秉持了一貫的方針:“穩健中求發展,發展中不忘穩健”。
從登上天安門城樓的1978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間的10多個年頭,李嘉誠在內地大筆捐贈公益事業,卻甚少展開規模投資。有記者問及此,李嘉誠答道:“我們一直在部署,到1992年,大陸投資條件才成熟。”
這一年,他連續受到多位國家領導人接見,在內地註冊第一家聯營公司。其後,李嘉誠在內地的業務橫跨集裝箱碼頭、房地產、零售業……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李嘉誠配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狙擊股市“大鱷”索羅斯,在金融、不動產、船運碼頭及公共服務事業等領域大有斬獲,於1999年登頂香港首富,此後長期坐穩這一寶座。
可以這樣說,中國內地提供的發展空間和支援,正是他步入巔峰時期的重大助力。
與爭議相伴而經營
在李嘉誠的發展道路上,不是沒有挑戰和阻力。
他曾被責以香港經濟泡沫的推手。一些香港媒體批評他在高地價高房價形成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1990年代參與開發深圳鹽田港,集團內部有人批評他“左手打右手”,影響本企業在香港的同類業務。李嘉誠應以:總好過被人同時打左右兩手。
和記黃埔地產集團發佈的某房地產項目。 資料圖片。
2014年長江和記實業(長和)在開曼群島註冊和2015年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的合併重組。隨後,“借重組以遷冊”、“資本逃離”等傳聞不斷發酵。
在香港近現代歷史上,商界的遷冊、撤資和移民現象,從未止歇。
1984年,老牌英資怡和商行遷冊百慕大,引發連鎖效應,導致數十家上市公司跟風將註冊地遷往海外。
1990年,滙豐銀行收購英資米特蘭銀行,被指為變相遷冊倫敦。當時,李嘉誠宣佈辭去滙豐董事局非執行副主席職位,以示反對。他還向公眾表態:“我的公司不遷冊,我對國家有信心。”
在中英談判和亞洲金融危機等重要關口,李嘉誠都堅定地為祖國和香港的穩定、繁榮站台。
李嘉誠從未標榜自己是一名不計利害的愛國者。他有自成系統的風險規避政策,簡言之是“頻繁重組、長短互補”。
2014年,李嘉誠連同雅虎創辦人楊致遠等投資“人造蛋”。 資料圖片。
近期長和系重組以及長江基建與電能實業合併等重大動作,是其一貫經營理念的體現,指控他借重組以撤資,似無太大說服力,而無論得失,這畢竟是他個人的事,似無必要將此牽涉到一個經濟體的興衰。
更何況,輿論旋流中的李嘉誠,也曾多次表明,他仍然看好中國經濟。
洛克菲勒說過:“建立在生意之上的友誼遠比建立在友誼之上的生意來得好。”李嘉誠未必需要“偉大的榮銜”。合法經營、自由安排資金流動,是商人的權利和本色。對此,或許不必過度解讀。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