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因一次维权事件频频登上热搜。上海车展上,一名车主大闹特斯拉展台,她爬上一辆特斯拉汽车,身穿维权T恤,振臂疾呼“特斯拉刹车失灵”,最终被安保人员控制,再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该事件却在国内掀起了一阵风雨,特斯拉中国区的高管与车主家庭为各自的权益展开了一场论战,双方各执一词。
如果说区块链技术将和本次事件息息相关,大家可能会觉得这纯粹是在“蹭热点”。但其实不然,区块链技术对于本次的争议事件,是一个重大的破案利器。
可以确定的是,本次事件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特斯拉的行驶数据不够透明,行驶数据源自车主,但却掌握在特斯拉手里,一旦特斯拉藏着掖着,谁也不知道刹车是否失灵?
4月22日晚,特斯拉对外公布了上海车展上维权女车主的特斯拉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行驶数据。不过在数据公布之后,维权车主的伴侣表示,其数据并不是原始数据,且特斯拉已侵犯个人隐私权,要求撤销数据并道歉。
除了用户隐私问题,业内专业人士也对数据全面性和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知名汽车评论人颜宇鹏在视频中科普了电动汽车刹车的传导过程,称特斯拉公布的行驶数据无法证明车辆并质疑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极不全面,里面藏有猫腻。
车主怒喊的“刹车失灵”真的发生了吗?还是特斯拉高管所称的是车主想恶意碰瓷?公布的数据到底有没有问题,特斯拉是否有权利不经车主同意就公开数据,双方各执一词,真相陷入了“罗生门”困境之中。
直到监管下令彻查该事件,各方纷纷关注,事情才一步步向前推进。但这样其实对公共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占用,不管结果如何,特斯拉和用户都不是最终的赢家。
同时,从目前的法律体系中,我国对于互联网 “数据权”的定义是模糊的。
广东东方金源律师事务所金焰律师对界面新闻表示,所谓的汽车运行数据,是指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参数,比如发动机启动与关闭时间、发动机温度、转速等。可以说,所有与车辆运行有关的参数,都可以看做是车辆的运行数据,但这些其实不属于个人隐私的范围。
根据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的规定:“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金焰律师解释,主要就是个人生活自由权、个人生活情报保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等,因此行车数据不属于个人隐私,也更不是一种法律上的财产。
金焰律师指出,数据的所有权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1、数据个人所有;2、数据平台所有;3、数据平台共有;4、数据公共所有。对于数据属于个人所有,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但是就平台的数据权利而言,不仅我国未有明确法律规定,而且世界各国对平台数据的保护也存在很多争议,对于平台数据权利的边界不具备共识。
法理上的模糊更增添了处理类似事件的难度。而大家其实不太了解,在这个领域,最有潜力和代表未来数据全套解决方案就是区块链,它能极大的提升处理类似事件的沟通成本和效率。
区块链技术自2009年诞生,最初应用虽然是加密货币,但其代表的分布式记账的数据存储技术还有去中心化的理念在数据安全领域有着庞大的应用前景。
那到底什么是区块链?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从技术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换句话说,区块链能够解决现实中很多情景下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比如特斯拉恶意篡改数据怎么办?区块链的重要特点就是数据不可篡改。首先,与行驶数据只保存在特斯拉控制的服务器中不同,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式是的分布式的点对点网络。一旦汽车行驶数据进入到一个公用的区块链网络中,行驶数据就存到了每一个网络节点之中,相当于有很多一模一样的数据库。
区块链网络中的任何节点都可以访问,特斯拉对于数据的垄断得到了限制。同时,特斯拉单方面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法恶意篡改数据的,因为其他的节点不会认可所修改的信息。
而数据所有权方面,区块链技术给出的是另一种思路。即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或者参与方都只是数据的使用者,而数据的拥有者这个概念将归属于大众。
例如特斯拉汽车产生的行驶数据,可以使用公共区块链技术或者联盟链技术。在此基础上再去讨论数据的归属权和使用权,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中心化的特斯拉独自占有使用权和所有权。
而隐私性方面,区块链虽然本身并不是加密的,但在智能合约的帮助下,配合上如“零知识证明” 的隐私安全技术可以在帮助加强其隐私保护功能。
很多区块链开发团队都已经注意到这个领域,并致力于加强区块链的匿名性,如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向公众科普了四种解决方案。其中有一些是尚存在于理论上的技术解决方案,还有一些是使用上高科技手段的“黑科技”解决方案。其中一种名为“零知识证明”的复杂技术就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区块链技术提供商矩阵元对界面新闻表示,如何解决数据隐私被侵犯的问题,这就要结合以密码学为代表的隐私保护技术,未来收集的数据,将由车主决定后者授权,如何存储,在哪里存储,使用者将以服务提出的形式,提出计算请求,数据大概率以密文的形式参与服务实现,解决隐私问题。当然,特殊服务,需要车主授权,展示明文。
关于本次特斯拉车主维权事件,蚂蚁链技术总监闫莺向界面新闻分享了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她表示,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可以解决行驶数据的真实性问题。首先,在车辆控制器中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确保源头数据可信,相关行车数据在加密后盖上时间戳,并实时上链,则能保证数据无法篡改,且能够被第三方核查校验。其次通过可信硬件技术或密码学算法均可以保证数据的“可用不可见”,由此来保证用户的隐私。还可以结合智能合约的数据授权机制可以帮助用户对数据进行授权或审计。
4月26日,有网友爆料称,特斯拉维权车主当天乘坐蔚来汽车出行,维权疑似与蔚来有关,蔚来汽车发表声明怒斥谣言。从车辆安全到隐私侵犯再到商业竞争,整个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车企使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成为一个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