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质疑“动态清零”,谭德塞背叛了中国?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牧之

当地时间1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在日内瓦表示,考虑到当前新冠病毒的特性和对未来的预期,世卫组织认为“清零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续的”。这样一番言论被多家外媒争相转载,认为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国“动态清零”防疫策略的批评。

对此,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对于谭德赛的这套言论,耶鲁大学陈希教授认为,他需要在接下来继续澄清自己的立场,需要进一步明晰其所说的“不可持续”究竟指什么,“这需要世卫组织或其本人来澄清‘不可持续’究竟是在多长的时间跨度之内”。

中国的“动态清零”总方针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使14亿多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微信图片_20220513145422.png

而我们的“动态清零”策略在国际主流医学界上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执行主任瑞安曾表示,考虑到疫情防护和社会经济生活之间的平衡,像中国这样的采取严格措施划定范围遏制病毒传播途径的做法是可取的。

世卫组织首席流行病学专家范科尔霍夫也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当前的防疫措施是最合理的选择,找到所有的病例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的做法已经是尽可能的降低传播效率,为整个社会做出应对措施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其实但凡这些断章取义的外国媒体写手来中国生活一段时间就会明白,我们的“动态清零”和他们臆想的我国“清零”策略完全是两回事。我们的“动态清零”力求在疫情浮出水面之初就进行全面围堵,力求在最快时间将阳性人员和其可能接触的传播链条完全和社会面隔离开,以实现社会面意义上的“动态清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持社会面无关群众的生活节奏,而阳性病例和其密切接触者则会进行隔离筛查和治疗。就像一个随时可以发挥作用的闭环管理系统一样,完全分割,互不干扰。

我国自2020年初“武汉防疫战”结束后便长期奉行了这一策略,全国大多数人口在大多数时间都可以自由在无疫情地区的流动就证明了我们这一策略的自由度,而我们在每次小范围疫情爆发之后都完全实现了堵截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微信图片_20220513145419.png

就算是不久前上海曾经出现了上万人左右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我们的动态清零策略也依然发挥了作用,如今上海新增病例数字的下降正在证明着这一观点。

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自己的国情,我国人口流动水平高,医疗资源分布存在明显地区化差异,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决不能像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无序完全放开并躺平,因为根据权威流行病学模型的分析,150万人口的死亡就是我国躺平的代价。

而我国网友也不要被无良境外媒体带跑,实际上外媒对谭德赛总干事言论的解读现在暂时无法盖棺定论。谭德赛所说的是“清零策略”而非我国当前所实施的“动态清零”,在谭德赛接下来回应这一问题之前,他究竟是不是直接批判我们的防疫策略只能算是个未知数,“清零”和“动态清零”完全是两个概念,我国所坚持的策略,完全是被证明在现阶段最适合我们的策略。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