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4月16日電題:黎錦:徘徊於瀕危邊緣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華社記者齊湘輝
鄭瑋娜
張鐘凱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一棟三層小樓裏,6名身著黎族傳統服飾的婦女席地而坐,腰係織機腰帶,雙足挺住經線的木棍,引緯線竹針在經線中來回穿梭,在她們的腿上,一幅幅燦如雲霞的黎錦就這樣誕生了。
這是黎族紡染織繡技藝傳承館,也是自2009年黎錦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後保亭縣設立的一個點,每天都有約十名傳承人在這裡織就古法黎錦,每年也要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派人員的不定期抽查,考核這項古老的技藝是否能得到全面傳承。
“其實我們的壓力也很大,因為製作黎錦的很多原料並不好找,像有的染料植物由於生態環境的改變現在很少,如果專家抽查時正好原料匱乏,就無法完整地展現傳統技藝,‘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號就保不住了。”保亭縣文化館館長黃呈說。
海南省黎族織錦起源於殷周時代,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海南島上的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紡織技術,是中國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紡織技術的民族之一,保亭是全海南黎錦最集中的市縣之一。元代,黃道婆向黎族學習織錦技藝加以改進後傳入中原地區,成為中國棉紡技術的鼻祖。
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黎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原來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形態,衣飾等必需品不再像從前必須由自己完成,喜歡傳統紡染織繡技藝的人越來越少。在工業紗線產品等市場衝擊下,傳統的手工製作黎錦工藝耗時耗力耗工,逐漸被年輕人放棄,瀕臨失傳。
“黎族織錦文化的瑰寶‘龍被’就曾經出現過斷層。”黃呈說,龍被因被單上織繡有龍的圖案而得名,集黎族織錦技藝之大成,過去對外貿易中曾是“十金一具”的珍品。然而,由於製作工藝繁雜性和各種歷史原因,黎族龍被的製作早已出現了斷層。
經過3年的努力,保亭新達達黎族織錦編排技術研究室才成功複製出了龍被,從棉線形態、染色色澤、面料質地、布料厚薄及經緯密度和圖案輪廓、刺繡針法等方面都與傳統龍被相比不走樣,重新恢復了這一古老技藝。
“龍被的教訓告訴我們,像黎錦這樣的工藝,如果政府再不保護,就很可能會面臨失傳滅絕的命運。”黃呈說。
2006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保亭縣加大了保護力度,設立民族博物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列館,認定傳承人,建設傳習所和傳承館,創建傳承村,使傳習活動能夠常態化進行,還舉辦技藝比賽激發不同年齡層傳承人的熱情,並在職業學校、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地建立培訓基地,培養年輕人的興趣。
周秋梅就是2008年認定的海南省第一批黎錦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之一,現在,她除了帶20多個徒弟外,還在幾個職業學校每週上兩節課,教授傳統技藝。
據保亭縣新星中學胡校長介紹,該校自去年以來已經將學習黎錦技藝納入學生的課外活動中,已經有120多名學生學習,還打破了黎錦技藝“傳女不傳男”的慣例,有的男生也很愛學,還曾在比賽中得過第二名的好名次。
“孩子們很喜歡,上課很踴躍。”周秋梅說,能有年輕人喜歡這項傳統技藝,自己也很高興。
不過,目前主力從事黎錦技藝工作的還是黎族婦女們。因為純手工製作,生產週期長,一條挂件需要數月時間,一套衣服甚至需要將近兩年時間,因此價格也相應不菲,難以產業化,目前仍以接受訂單製作為主要生產方式。
“黎錦要想世代傳承下去,固然需要政府出臺相關的措施加以保護,行業制定詳細的標準加強管理,但是最為重要的,還是必須提高對黎錦產品的開發層面,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進來。”黃呈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