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D周观世界:本周十大新闻(10.24~10.30)

text

一周时间不长,却被太多新闻刷屏。亚太日报依据全球用户阅读数据,每周六推出中、英文每周热点新闻。理清每周世界大事,看清造就历史的每个细节。

过去一周,你应该知道的。


1. 法国与土耳其关系紧张 法方宣布召回驻土大使

法国与土耳其关系紧张,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4日发表批评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言论,引发法方不满。法国官方当晚宣布召回法国驻土耳其大使。

埃尔多安24日在土耳其中部城市开塞利发表讲话,批评马克龙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态度,并称马克龙“需要精神治疗”。他同时暗示不看好马克龙在未来法国大选中的表现。

法国总统府批评埃尔多安的上述言论“令人无法接受”,指出“过分和无礼”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法方要求埃尔多安改变其政策和方针,因为“从多种角度来看相关政策是‘危险’的”。

法国官方当晚宣布召回法国驻土耳其大使。法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罕见的外交举动;法国BFM电视台称,法国召回驻土耳其大使在现代法土两国外交关系史上应属首次。

法国总统府官员当天透露,法国历史教师塞缪尔·帕蒂16日在巴黎郊区被斩首致死后,法方注意到土耳其领导人没有对此向法方“表达慰问和支持的信息”。他还对土耳其国内呼吁抵制法国商品的声音表示关注。

塞缪尔·帕蒂被杀害后,法国谋求加强世俗主义,巩固法国的共和主义原则。据法新社等媒体报道,法国可能于12月推动实施相关法案,其中包括会加剧法土关系紧张的多个议题,如加强对清真寺的资金控制等。

另外,近期法国与土耳其还在多个地区焦点议题上存有分歧,其中包括东地中海局势以及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的冲突等。


2. 第二波疫情比首波更猛,德法等欧洲六国相继下达封锁禁令

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欧洲多国在经济受到猛烈冲击的重压下,最终不得不相继加强封锁措施,望借此逐步缓解疫情。与第一波疫情相比,第二波疫情烈度更大,各项数据不断刷新峰值,令人担忧,与此同时,第二波疫情中患者的感染方式与年龄段也不尽相同,这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地时间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下令封城。从11月2日起至30日,在全国范围内关闭酒吧、餐馆和剧院。虽然学校被允许继续开放,但商店必须在严格限制客流量的情况下营业,“我们需要立刻采取行动。尽管我们的卫生系统尚能应对当下的挑战,但假使疫情持续以现在这种速度扩散,它(卫生系统)将在几周内达到极限。”默克尔说道。

仅在默克尔下令封城的数小时后,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发表讲话宣布,法国将于10月30日起施行至少为期1个月的封城禁令,“新冠病毒正在以一种就连最悲观的预测都无法意料到的速度传播……我们被新冠病毒忽然加剧的扩散淹没了……这将比第一波疫情更加困难、更加致命。我决定,我们需要重新回到曾经遏制了疫情的封城状态”。

根据此次封锁禁令,全法民众被要求除购买必需品、就医、工作等必要情况,尽量保持居家。出门走动需持有证明,并要接受警方检查确认。非必要的商业、餐馆和酒吧全部关闭。不过学校和工作场所将继续开放。

除欧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外,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其他欧洲国家也被迫相继加强封锁措施。


3. 波兰总统因确诊新冠居家隔离,前一天视察方舱、授勋法网冠军

当地时间24日,波兰总统办公室主任什切尔斯基(Krzysztof Szczerski)在当地电台中表示,总统杜达在此前一天晚间获知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结果,目前正居家隔离,总统感觉良好。他还表示,首席卫生检察官将决定对哪些曾与总统会见的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波兰总统发言人斯佩哈尔斯基(Błażej Spychalski)此前在社交媒体首先发布了杜达感染新冠病毒的消息,其目前处于隔离当中。

23日,波兰总统杜达对正在改建中的临时“方舱医院”进行了视察,并为法网新科女单冠军、19岁的波兰小将斯维亚特克(Iga Świątek)授勋。波卫生部副部长克拉斯卡(Waldemar Kraska)表示,临时医院的改建工作不会因总统感染受到影响。斯维亚特克也在社交媒体表示她和她的团队目前没有症状,将进行隔离并在三天后再次检测。


4. 菅义伟发表就任后首次施政演说:中日关系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26日,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国会发表就任后的首次施政演说,在提及外交政策时,他表示中日两国之间的稳定关系至关重要,希望利用高层交流机会,在共同课题上开展合作。

据日本《产经新闻》26日报道,菅义伟施政演说的内容主要包括新冠肺炎疫情对策和经济复苏、建设数字化社会、实现绿色社会、推动地区发展和人才流动、社会保障、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重建和外交安保政策。

提到对外关系时,菅义伟表示自己就任日本首相以来,已经和中国、俄罗斯和七国集团成员国多次举行电话会谈,希望在不断开展对话的基础上,获得世界各国的信赖,强化彼此间的合作。

菅义伟还表示,中日两国之间的稳定关系至关重要,希望就共同课题开展合作。此外,他表示韩国是日本非常重要的邻国,恢复健全的日韩关系是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在日俄领土争端问题上,菅义伟表示希望两国首脑能真诚地交换意见,早日缔结和平条约。


5. 首次!拜登在韩媒发表署名文章:不会以撤出驻韩美军来“敲诈”韩国

大选临近,美国民主党总统竞选人拜登正马不停蹄拉票。据韩联社30日消息,拜登29日在韩国联合通讯社(韩联社)发表题为《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希望》的署名文章,表明进一步加强韩美同盟关系、积极支持旅美韩人社会的决心,并承诺称自己不会以撤出驻韩美军来“敲诈”韩国。

报道称,这是拜登首次在韩媒发表署名文章表明他的政策构想。拜登在文章中表示,如果胜选,他将与韩国站在一起,进一步加强韩美同盟,维护东亚等地区和平,不会用撤军这种鲁莽的威胁敲诈韩国。

此外,拜登在文章中还用韩文拼音写下象征韩美同盟的口号“Katchi Kapshida”(携手前行),表达了对韩国的亲近感及发展韩美同盟的坚定决心。他表示,韩国是美国在有关地区的强有力的盟友,如果我能胜选,将与韩方一道全力加强同盟关系,并重申积极支持半岛无核化与韩朝统一的立场。

报道还称,拜登还承诺将为旅美韩人提供大力支持。他向韩裔美国人为美国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致谢,并承诺将继续努力营造实现“美国梦”的环境,使得所有韩裔美国人家庭都获得公平的机会。

报道提到,有分析认为,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多次称韩国不为安保买单并要求韩方为防卫费分担金增额,还表示要撤出驻韩美军部队,拜登则将此称为“敲诈”,表明强烈的反对立场。这也预示了拜登当选后韩美僵持不下的防卫费谈判有望得到解决。


6. “青瓦台魔咒”再上演 韩前总统李明博获刑17年

有期徒刑17年!罚金130亿韩元、追缴犯罪所得57.8多亿韩元!当地时间10月29日上午,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对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贪污受贿案,作出终审判决。

2018年4月,韩国检方以贪污受贿等多项罪名起诉李明博。同年10月,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一审判处李明博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30亿韩元。李明博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今年2月,韩国首尔高等法院李明博贪污受贿案作出二审判决,判处李明博有期徒刑17年,并处罚金130亿韩元(约合1093万美元)。

李明博生于1941年,2008年至2013年任韩国总统。其于2018年3月22日涉嫌贪污受贿被捕,2019年3月获准保释。二审宣判后,李明博保释资格取消,当庭被捕。


7. 美最高法院新任大法官巴雷特宣誓就职:将独立于政治部门和个人倾向

美国《国会山报》10月27日消息,艾米·科尼·巴雷特于当地时间26日晚间在白宫举行的仪式上宣誓就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115位最高法院大法官。

巴雷特表示:“追求自己的政策倾向是参议员的工作,而克制自己的政策倾向是法官的工作。如果法官屈服于这些倾向,那就是失职。”

巴雷特另称:“我今晚庄严宣誓的核心思想是,我将毫无畏惧、不徇私情地完成工作,独立于政治部门和个人倾向。”

巴雷特是特朗普任内提名的第三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他先前成功任命布雷特·卡瓦诺和尼尔·戈萨奇两名保守派大法官。自由派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9月18日病逝后,特朗普很快提名巴雷特补缺,在参议院通过后,最高法院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人数比例将从此前的5比4变为6比3。


8. 苏丹外交部:正式启动与以色列的经济和商业往来

10月25日,苏丹政府宣布正式启动与以色列的经济和商业往来。

苏丹外交部25日发表声明,宣布苏丹正式启动与以色列的经济和商业往来。

声明说,苏丹和以色列决定结束“敌对状态”,使两国关系正常化,并开启以农业为重点的经济和商业往来,以造福两国人民。两国代表团将在未来几周召开会议,以期在农业、贸易、经济、航空、移民等领域达成合作协议。苏丹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是苏丹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化”的一部分。

10月23日,以色列与苏丹在美国斡旋下就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苏丹成为近两个月之内第三个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苏丹与美国当日发表联合声明称,三国领导人就苏丹与以色列之间关系正常化、结束交战状态达成一致。声明同时还承诺,美国将帮助苏丹确保国际债务的减免。

苏丹曾因其与以色列的敌对与冲突而遭到美国制裁,并被列入“支恐国家”名单中。白宫10月23日早些时候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苏丹过渡政府已经于22日将3.35亿美元赔偿款项转至为美国恐怖主义受害者及家属开设的第三方账户。特朗普已正式通知国会,决定将苏丹从美国的“支恐国家”名单中删除。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政府1993年将苏丹列入“支恐国家”名单,并自1996年起对苏丹实施经济制裁。2017年10月美国宣布解除对苏丹的经济制裁,但仍把苏丹列在“支恐国家”名单中。苏丹过渡政府2019年成立后,一直寻求将苏丹从美国认定的“支恐国家”名单中移除。

苏丹是近两个月以来第三个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9月15日,特朗普在华盛顿接待了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及巴林外交大臣扎耶尼,以色列、阿联酋、巴林三国代表在白宫正式签署关系正常化协议。在此之前,以色列已于1980年和1994年分别与埃及、约旦建交。


9. 加拿大议会将调查政府应对新冠疫情情况

加拿大众议院26日通过一项反对党保守党提出的动议,将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领导的自由党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情况进行调查。

保守党表示,调查目的是帮助政府从第一波疫情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更好应对未来疫情。该动议当日在议会投票中以176票对152票通过。根据动议,加拿大政府将需提供自3月中旬以来的总理办公室、枢密院、卫生部、公共卫生署等部门关于新冠疫情的电子邮件、文件、笔记和其他记录等。

动议提出后,引起加拿大相关行业和政府的强烈反应。加拿大许多行业团体、公司和专家都公开反对,认为披露政府与个人防护设备和测试设备供应商之间商业交易的机密文件,将伤害加拿大制造商,损害加拿大在全球的声誉。

加拿大公共服务和采购部长阿南德表示,该项动议的通过将可能导致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公司和防护装备等供应商放弃与政府合作,“疫苗、个人防护装备、快速检测包的合同都岌岌可危”。


10. 俄媒: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大选提前至明年1月10日

俄罗斯媒体报道称,吉尔吉斯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已将总统选举提前至明年1月10日。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4日援引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吉尔吉斯斯坦中央选举委员会决定将总统大选定于2021年1月10日举行。

自从10月4日议会选举以来,吉尔吉斯斯坦陷入政治动荡。5日,吉尔吉斯斯坦多个落选政党在比什凯克市中心的阿拉套广场组织示威集会,要求取消选举结果。当晚,抗议者试图闯入总统办公室和议会所在地“白宫”并与警方发生冲突。吉总统热恩别科夫9日宣布首都比什凯克进入紧急状态,并签署总统令,解职总理博罗诺夫、解散政府。12日,热恩别科夫宣布再次延长首都紧急状态。14日,热恩别科夫正式任命扎帕罗夫为总理。此前一天,吉议会推选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党的伊萨耶夫为议长。

10月15日,热恩别科夫以“不想朝公民开枪”为由宣布辞去总统职位,新任总理扎帕罗夫16日起代行总统职务。

热恩别科夫是吉尔吉斯斯坦历史上第三位因抗议示威下台的总统。在2005年“郁金香”革命中,前总统阿卡耶夫被迫下台。2010年,示威者抗议政府腐败、总统任人唯亲,时任总统巴基耶夫因此下台。

吉尔吉斯斯坦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热恩别科夫于2017年11月当选。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