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催婚的你,这种电影越早给父母看越好

亚太日报

text

这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催婚时节。

今年的你,有对象了吗?

春节将至,在大城市里奋斗了一年的Tony,Kevin和Victoria们,又将面临一年一度(或很多度)的烦心事。

本来是回家跟父母团圆、洗去一年疲惫的日子。

可一旦过了某个年纪,爸妈就会开始对你只身回家过年的行径表现出极度的嫌弃。

在假模假样的热情退却后,等待着你的会是一番触及灵魂的拷问:

“有男/女朋友了吗?”

“还没有?那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什么啊!单身难道是犯罪吗?!

如果你已经过了25岁,那么你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当然是了,你个小崽子。”

前一阵子出了个新闻,“38岁女白领被安排和水泥工相亲”。

新闻中说,女生母亲觉得女儿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不孝”。

“被催婚”本该是个甜蜜的烦恼,毕竟父母应该是出于爱才会为孩子的人生操心。

但总有些家长,把“催婚”活生生变成了“逼婚”。

这不禁引人发问:“催婚”到底是为了孩子着想,还是肆意干涉他人人生的借口?

啥时候结婚,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广大中国青年,在韩国也是个老大难。

电影《初行》,探讨的就是适龄青年要不要结婚的事。

洙贤 (曹贤哲 饰)和 智英 (金玺碧 饰)是一对感情很好的情侣。

一个在做兼职老师,顺便准备考美术的研究生;一个在电视台的新闻部门工作。

他们没什么积蓄。

洙贤还在准备考研,加上两人家境的巨大落差,他们决心把结婚的事情往后放放,从而维持了7年的恋爱关系。

更可怕的是,他们都已经过了30岁。

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在家长们的眼里几乎是“大逆不道”了。

智英第一次把男友带回家见了父母。

她家的条件不错,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房地产从业者,夫妻感情也很融洽。

之所以这么久没带男友回家,智英怕的就是催婚。

但是年纪一到,逃是逃不掉的。

洙贤和智英父母,特别是爸爸相处得很好。

大家和和气气地聊了一会,就一起上了饭桌吃饭。

“饭桌文化” 不是中国的特产,韩国人也同样喜欢在吃饭的时候谈论一些重要问题。

上文说的灵魂拷问,马上就追着他们来了。

看女儿态度暧昧,智英妈妈开始说些话来刺激她。

智英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断了,哭着跑了出去。

之后妈妈再次试图找智英谈心,未果。

智英带着男朋友,火速逃离了家里。

谁成想,洙贤也接到电话,说要他带着女友去见父母。

然而洙贤的家庭条件不算好,关系也复杂很多。

父母不和多年,吃饭都不愿意坐在一起。父亲也一直对儿子不闻不问,甚至连儿子多大了都不知道。

唉,有这样的父母,我也能稍稍理解洙贤不想结婚的心情。

在结婚与否的观点上,电影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

智英和妈妈,洙贤和岳父,智英和婆婆,洙贤和智英,每个人都有机会互相沟通。

虽然成效如何,还是取决于各自的立场。

婚姻幸福的智英妈妈,觉得女儿赶紧结婚就是理所当然。

智英的爸爸虽然没有发表什么观点,但他旁敲侧击地打听洙贤的情况,也是希望女儿能尽早解决终身大事的。

▲一起荡秋千真可爱啊

可婚姻很失败的洙贤妈妈,就对婚姻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

她认为婚姻无论如何都会变成折磨,那还不如去折磨自己讨厌的人。

婚姻到底是什么?

在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奉为圭臬的儒家文化圈中,婚姻是一项成就。

它甚至超越了教育和金钱的成就,成了人生的头等大事。

(看看我们,还不是对大佬们的另一半津津乐道么)

没学历,没钱,没问题;不结婚,你有病。

▲广州某相亲角

别说是中老年家长们,就连最近开始养蛙的我,都盼着自家的呱能拐个小妹妹回家。

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赶紧立下这座人生的丰碑,可谓是操碎了心。

在知乎“如何看待38岁女白领被母亲安排相亲水泥工?”的问题下,答主@温酒是这么说的:

这真不叫相亲,这叫配种。

为什么爸妈会这么急?

据我的观察, 很多家长只是觉得孩子不结婚“驳了自己的面子”

但是在新思想和经济压力的双重枷锁下,现在的年轻人注定不会再继承前人的婚姻观。

结婚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父母只在乎我们结不结婚,而我们要烦心的是结婚所带来的一切问题。

心理建设,物质基础,每一样都能让人对婚姻产生恐惧。

婚姻对我们来说,再也不是按部就班,而是量力而行。

就像洙贤,知道智英可能怀孕了,第一反应是,这个月工资还没发。

洙贤和智英很幸运。

他们首先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并且非常相爱。

即使在有矛盾的时候,一方 (一般是洙贤) 也能坦率地道歉。

▲搓手手真可爱啊

智英在发现自己可能怀孕的时候,也没有逼着洙贤给她个交代。

她可能也是渴望婚姻的,但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

这就使这部电影能够始终聚焦于 主题

说婚姻家庭就说婚姻家庭,不搞些虚头巴脑的情节(啥情侣决裂啦,婆媳反目啦)来撒狗血。

而这部电影的妙处还在于,导演选择的拍摄视角。

是少有的置身事外,没有取巧地选择谁的视角来讲故事。

洙贤和智英在车里的对话,全都是后座视角;

一家人在饭桌上吃饭,大家被势均力敌地安置在镜头中央,不给任何人特写。

再加上大量的手持摄影和演员贯穿全片的即兴演出,观众就好像真的坐在他们旁边听他们说话。

不管是泪水与苦闷,亦或是温馨与甜蜜,都能冲出屏幕,直入人心。

导演特别喜欢拍饭桌,吃饭的次数多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在看《孤独的美食家》。

但几场饭桌戏都十分精彩,不得不说, 这是最容易暴露人内心活动的地方

用吃饭来掩饰焦虑,用盛饭来缓和气氛,用座次来表现人物关系——一张饭桌,信息量巨大。

比如在洙贤家的这次聚餐。

前景的爸爸和叔叔在自顾自聊天,后面的四人在互相夹菜。

什么都不用说,爸爸在家中的尴尬处境就一目了然。

白描般的拍摄手法也决定了,这部电影只会摆事实,而不会讲道理。

就像现代人的焦虑,其实并无什么良药,大家也都是靠着忍耐才能与世界和平共处。

况且,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各家的道理也只有各家自己讲得明白。

反正十八岁的我,看完了也开始担心自己过年时会不会被拉到公园相亲角挂上“待出售”的牌子。

相信你们看完,也会有自己的感触。

不过别担心这个片会很沉重。

男女主干净的长相,平静的对白,还有随处可见的美景与美食,都让这部明明是讨论社会问题的电影,看起来 无比小清新

▲分享一个好看的构图

在这个寒冬,捧着保温杯,呼着热气,缩在一个温暖的角落看这部电影,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对了,看片时请自备干粮。

看女主超大声地吃炸鸡蘸酱,你的胃会感到寂寞。

(来源:十点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