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院长详解近年来变化:午门中门大家都能走,不再贵宾专享

亚太日报

text

限制游客人数,扩大开放面积,整治端门、午门广场,甚至把故宫一个职工食堂改成洗手间……7月26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思客讲堂”上说起了这几年间故宫的变化。

“长期以来,大多数游客到故宫基本的程序是目不斜视地往前面走。先看皇帝坐在什么地方,就是太和殿;然后去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就是养心殿;再去看皇帝的花园,御花园。看看表,已经一个小时过去了。很多人就这样离开故宫博物院了。”

毫无疑问,这是几十年来游人参观故宫的“基本程序”。但在单霁翔看来,这“不叫参观博物馆”。

“2015年9月发生了一件事,很多人进了故宫以后不是往前面走,而是往西边跑。越跑人越多,越跑越快,于是网络上就有一个新名词——‘故宫跑’。我也到现场去看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去看我们举办的一个展览。”

“过去故宫举办展览,说实话10米、8米就叫队了。这次居然排了几百米长,几千人在排队。”撤展前一天,有游客甚至排队到凌晨。“最后一个游客参观完走出来的时候,天都快亮了。”单霁翔回忆。

他说,那段时光,自己“感触很深”。“我在思考,什么是人们真正喜欢的博物馆。过去说起故宫博物院,我们经常骄傲地说一些‘世界之最’,比如这是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世界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这里面收藏着世界最丰富的中国文物藏品,也是世界来访量、游客数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但细细地想一想,这些‘世界之最’真是最重要的吗?其实不是。”

“如果你说你的馆舍大,但70%的区域都立着牌子,写着‘非开放区,游人止步’;如果你说你的藏品多,但99%的藏品都沉睡在库房里面,人们根本看不到;如果你说你的游客多,但人们就是这样从前门一直走到后门,没有看你的展览。你能说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们喜欢的博物馆吗?”

什么才是好的博物馆?单霁翔觉得,能利用文化资源对今天的社会、人民群众,做出贡献,这才是最重要的。

“按这个理念,一切都应该变。”因此,故宫在这几年间发生了诸多变化。

单霁翔回忆,五年前,人们在午门前挤作一团,买票、验票、安检、存包,大喇叭还不断在广播“您家的孩子找到了,到哪去领”。“你想还没进博物馆孩子都丢了。今天,人们买票、验票、安检,非常有序,十分钟、一刻钟就进去了。”

过去的端门广场是一个商业化的广场,不仅遍布小商品,当时还有排房子是出租的。“租房子的人就办了一些格调不高的展览,像什么太监展、宫女展,跟故宫文化没有关系。20块钱一张票,游客看完了以后都骂故宫博物院,可也不是故宫办的。故宫博物院接手后进行清理,房子修缮后用来卖票。”

端门广场整治后,故宫又开始整治午门。单霁翔觉得,过去的设置不太合理。“买票的游客走两边的小门,中间的大门走贵宾、来宾。两边的小门一年要走1500万人,中间每年只有七八百批次,一天也就两三批。这样两旁总是排着长队,中间总是空的。有位从东北来的老大爷,到了就跟我们商量,我一辈子就来一次故宫,我得像皇帝一样走中间的门进去。当时还得劝,‘大爷您不能当皇帝,因为中间的大门没法安检’。”

今天中间的大门已经通畅了。虽然进入故宫,安检、验票还是需要的,不过窗口已不设在门洞处,并且从仅有两个窗口扩展到18个。同时,故宫要求,“所有机动车一律不能再穿行开放区,包括故宫员工,也包括贵宾、来宾”。

“谁愿意当‘皇帝’谁当‘皇帝’,谁愿意当‘大臣’谁当‘大臣’。”单霁翔说。

对于故宫来说,最大的挑战仍是增长过快的游人数量。2012年游客数量突破700万,仅仅10年后,2012年,故宫游客数量突破1500万。

“如果再按以前的管理方式,今年的游客估计要到2000万了。但紫禁城面积就这么大。人们参观的感受、游客的数量、文物的安全之间要有所平衡。”

如何解决这样难题?单霁翔直言,最重要的是限流。“如果一天故宫接受4万人会很轻松;但如果来8万人就饱和了;18万人就崩溃了,一切管理都会失效。”

于是故宫划了一道线,每天限流8万人。“这道线划得很不容易,8年前划的时候,第一天就失败了。当时没有预案,想着是我们大喇叭一广播不卖票了,大家就会走了。结果没想到,广播以后,前面的人全在敲售票窗口的窗户,后面还有几百人在喊口号。于是有关部门马上通知我们要出事了,赶快放人,结果票都没买,游人全都放进去了。”

在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之后,2015年6月,故宫正式实施限流。同时宣传淡季来故宫的好处,在淡季设立免费日,加大网上售票力度。“实施限流后,淡季不那么淡了,旺季不那么挤了。”单霁翔说。

此外,近年来,故宫还不断扩大开放。紫禁城过去只开放30%,2014年开放面积达到52%,2015年开放到65%,去年开放面积达到76%。

之前从没开放过的西部区域比较神秘,前年也开放了。“我们故宫的员工把这称为‘女性的世界’,我想了想加了两个字,应该是‘退休女性的世界’更准确。”

“一些游客在进去之前就知道,要到哪去找甄嬛住的地方。慈宁宫就是所谓‘甄嬛’住的地方,乾隆皇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在这里住了42年。我们把老太后居住时的家具、用具都按原貌复制修缮。乾隆皇帝每天早上给母亲请安,来的就是这里。乾隆皇帝看到的屋里的情景和今天游人看到的情景一样,只不过现在比那时候少一个老太太。”单霁翔说。

故宫一天8万游客,但只有约200名讲解员。怎么解决讲解问题?故宫加大自动讲解系统研发。到今天,故宫的自动讲解器已有40种语言。除了各国语言,甚至还包括粤语、闽南话等地方方言。

后来单霁翔又发现旺季时常常出现女士排队上卫生间的情况。“能不能改?我们做实验。西边卫生间女士专用,东边卫生间一半男士一半女士,效果很好。我们的结论是女士洗手间一定要是男士洗手间的2.6倍以上。为此我们一个职工食堂,都改成洗手间了。”

此外,还有游人抱怨,大殿总是黑的,看不清楚。由于故宫宫殿都是木质的,不能通电,其中的文物也不能长时间照射。经过研发,故宫决定采取LED光源,且不直射文物。“照明的时候有两个工作人员值守,闭馆以后全部断电。消防部门同意这个方案,于是中轴线六大宫殿几百年来首次亮灯。”

单霁翔说:“我们希望人们到故宫博物院后,看到的是绿地、蓝天、红墙、黄瓦的景色。今天除了蓝天有时候我们不能保证,其他我们都已经做到了。”

“这其实得益于我们思维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究竟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是以我们管理者方便为中心,还是以我们服务对象——游客方便为中心。如果是前者,就会设置很多栏杆、障碍,如果是后者,一切都会打开。所以我号召故宫管理部门的每一个员工,要当观众、当游客。你当几天游客,你就会知道他们的苦、他们的乐。”他说。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