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遺書:記載中外文化交流的“活檔案”

text

新華社蘭州6月14日電(記者彭侃、白陽、張文靜)僧人可以喝酒吃肉、帶“胡”字的植物大多來自西域……這些人們不太熟悉的“軼聞”來自中國陸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瑰寶——敦煌遺書。專家認為,敦煌遺書上的有關記載,反映了敦煌地區不同文明交流碰撞的歷史進程。

敦煌遺書於1900年在莫高窟藏經洞被發現,其中包括宗教典籍、官私文書和非漢文文書等類別。遺書的年代上起十六國,下至北宋,時間跨度長達600多年,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宗教、科技、貿易、社會等多個領域的珍貴資料。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所長鄭炳林教授介紹,敦煌遺書記錄了中外不同文明交流碰撞的歷史進程,堪稱記載中外文化交流的“活檔案”。

宗教多元化是文化交流的體現之一。鄭炳林說,晚唐五代時期,敦煌地區流行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和襖教等宗教,不同文明的交融使一種宗教容易受到世俗力量和其他宗教的影響,比如在這個時期,敦煌地區佛教僧人可以食肉喝酒,還可以從事商業經營。

敦煌地區曾經是大月氏、烏孫、匈奴等多個古代民族的居住區,經過不同政權更疊,這裡成為了東西方文明和草原、農耕文化的交匯之地,形成了極富特色的敦煌文化。從敦煌遺書的記載中,可以還原那個時代敦煌地區的一些社會生活面貌。

鄭炳林長期從事敦煌遺書的研究工作,他介紹說,不同文化的交流最直觀地體現在飲食上。在敦煌文獻中時常能看到一種被稱為“胡餅”的食物,這種製作簡單、便於攜帶、易於保存的食物極具胡風,有專家認為,“胡餅”就是今天新疆一帶經常食用的食品——馕。

“從敦煌文獻中能看到很多胡食胡風,很顯然胡食是隨著西域少數民族進人敦煌地區而形成一種飲食風氣,是敦煌地區胡化的一種表現。”鄭炳林說,敦煌飲食文化的變化,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又融合了當時西北少數民族生活的習慣。

敦煌地區中外文化交融碰撞的特徵不僅僅體現在宗教、飲食等方面,還體現在居民構成、語言文字、科學技術等多個領域。據敦煌遺書記載,當時的粟特名醫史再盈就是一名“中西醫”的集大成者,受到當時敦煌權貴和普通百姓的歡迎。

“可以說外來文明融合到了敦煌文化的各個方面,而在敦煌遺書中,我們能找到對這些文明融合的記載。”鄭炳林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