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香港| 清明時分 探訪香港名人墓地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記者 李夢歌、郭啟晨】墳場,是香港歷史文化的另類記錄者。從早期英國殖民者、傳教士,到首批華人精英,再到政要或是電影明星……拋卻生前不同事,最終都將歸宿安於這一方不大的土地之間。墳場與鬧市,雖往往只一線之隔,卻是大相徑庭的兩番天地。在這裡,時光被定格為某個永恆的瞬間,見證著香港的每一個過去和明天。

——香港墳場——

安葬名人:何東、楊衢雲等

位於跑馬地的香港墳場是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塊墓地。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位於灣仔的跑馬地(Happy Valley)被揀選為香港開埠以來的第一塊墓地所在。香港墳場1845年正式在此開設,整體設計為19世紀歐洲風格。在這片本為黃泥涌村的風水旺地上,安息著殖民地締造者、革命先烈、傳教士和平民百姓,甚至也包括從南方來避亂的華人,以及逃難東來的猶太人、祅教徒與錫克教徒。

由於這一墓地是永久的,而且當年空間限制少,這裡的墓碑設計和用料都相當講究。各式各樣的雕刻作品,背後都隱含象徵意義,訴說著死者生平。

從香港墳場內,可望見遠處的豪宅高樓。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破損的大炮或斷掉的劍,代表墓中人是在戰爭中捐驅的士兵,刻有海錨和船隻的是海軍,而十字架則有救贖、治療之意。以前的人認為墳墓建得愈高,死後能到天堂的機會便愈大,因此墓園中建有不少“昂藏七尺”的柱碑。而不少柱狀的墓碑都有崩裂的痕跡,有的甚至斷成兩截,這代表死者英年早逝、壯志未酬。

“加爾各答號”官兵紀念碑。 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一些體積較大的墓碑不是紀念一個人,而是一隊軍隊。如果柱狀墓碑有崩裂的痕跡,則意味這隊軍隊全軍覆沒。如“加爾各答號”官兵紀念碑便是墳場內最巨大的墓碑,逾兩米高,上端雕上一座倒置大炮,四面刻有50名死者的姓名。這些大型紀念碑多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

香港墳場內一處墓地上擺放的鮮花。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不少人或許以為,Happy Valley的地名源於這裡修建的賽馬場和馬會活動,而實際這裡卻是因墳場得名。1841年6月18日,一名英國軍醫Dr. Cree在日記中寫道:“可憐的老布羅迪在下午葬於香港快活谷(Happy Valley)的新墳地。”這位老布羅迪便是最早葬於香港墳場的人士之一。其實,英國有許多很多墳場區都被稱為Happy Valley,因為英國人認為人死後會去往極樂之地。

位於香港墳場的何東墓。 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1840年香港開埠之後,四大家族逐漸崛起,包括何東家族、許愛周家族、李石朋家族、羅文錦家族,被稱為“四大世家”。其中,以何東家族最為繁盛,為一代首富。何東為歐亞混血,先是任職怡和洋行華總經理,及後創辦何東公司,投資地產業致富。

中國近代革命家楊衢雲的無字墓碑。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埋葬於香港墳場的,還有中國近代革命家楊衢雲。1890年,楊衢雲和謝讚泰成立香港首個革命團體輔仁文社。5年後,輔仁文社與孫中山創立的興中會合併,楊衢雲獲推舉為香港興中會首任會長,並於同年發動廣州起義。1901年1月10日,楊衢雲於結志街52號二樓遭清廷暗殺,中彈身亡,同月12日下葬香港墳場。為免墳墓遭破壞,碑上未刻名字。

2011年9月20日,香港康文署在跑馬地香港墳場楊衢雲無名墓旁豎立說明牌,以配合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活動,讓市民更了解清末革命歷史和這位革命人物的事蹟。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

安葬名人:林黛等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大門外的對聯。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於1907年開設,是香港五個天主教墳場中最古老的一個。墳場入口的門上,書有一副為人所熟知的對聯——“今夕吾軀歸故土 他朝君體也相同”。初讀之下,仿佛帶著一絲不友好,但轉念也讓人體悟其中勘破生死的意味。門內,則有不少顯赫名人長眠於此。

位於墳場正中心的聖彌額爾小堂。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墳場的正中心是聖彌額爾小堂,於1916年落成,供教徒舉行安息禮。屋頂有圓拱覆蓋,最高處加上頂塔,門廊兩旁以多利克柱裝飾,三角形山牆之上刻著拉丁文“PAX”,即是“平安”的意思。

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內的雕塑。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安息於這裡的名人中,有一位便是活躍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一代影后林黛。

林黛原名程月如,其父程思遠為李宗仁之秘書。林黛出生於廣西桂林,1949年來港定居,翌年(時為十六歲)因一幀放在影樓的照片被製片家袁仰安發現,自此踏上星途。林黛共主演了幾十部國語片,包括《金蓮花》(1957年)、《貂蟬》(1958年)、《千嬌百媚》(1961年)和《不了情》(1961年)等,四度奪得亞洲影后,創下中國電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

正當她的事業如日中天之際,卻因與丈夫龍繩勳鬥氣,在家中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結束了短短30年的生命。

位於跑馬地天主教聖彌額爾墳場內的林黛之墓。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林黛的墓志銘上寫道:“我倆相愛於紐約,而締婚於香港,婚後兩年而生宗翰,家庭之樂融融…不幸於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七日因家庭細故,戲走極端,弄假成真,遺恨千古。”丈夫龍繩勳又責自己“一時疏忽,悲痛之情,惟月如在天之靈始能感悉”。

至今,林黛離世已近52年,仍有其影迷不時來此致祭。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

安葬名人:蔡元培、唐紹儀等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香港開埠之初,只是一片名不見經傳的捕魚採石之地。隨著城市發展,華人不斷從各地湧入,香港人口也由1851年的3萬多人增加至1913年的50萬人。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是香港首個沒有宗教背景,專為華人而設的永遠墳場。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內的一名拜祭者。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进行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蔡元培既聘请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钱玄同等来校任教,也延请了持复辟政见的辜鸿铭等旧派人物执教。一时间北京大学人才荟萃,声名鹊起。

“北大之父”蔡元培的墓碑。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上世紀30年代,蔡元培移居香港,並於1940年春天在港病故。當時,抗日戰火連天,局勢混亂之下,蔡元培只能長眠香港,葬於香港仔的華人永遠墳場。他的墓碑上刻有“蔡孑民先生之墓”七字,碑文由台灣北京大學同學會重修。

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中,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唐紹儀的墓碑。亞太日報記者郭啟晨攝

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的唐紹儀,也安息於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中。唐紹儀早年跟隨孫中山加入同盟會,信仰三民主義。這位曾經投身民主共和事業的政壇元老,對維護中國外交權益、推進民主共和做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爆發時,唐紹儀已淡出政壇多年,不料卻在73歲高齡時遭遇刺殺。

除卻以上三處地方,香港還分佈著不少名人之墓。例如位於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的香港歌手陳百強和黃家駒墓地,每年清明時分都會有眾多粉絲前往獻花拜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