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共識 交融合作 聚同化異——專家解讀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重要成果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12日電題:凝聚共識

交融合作

聚同化異——專家解讀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人文交流高層磋商重要成果

新華社記者

9日至10日,第六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和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在北京舉行,雙方通過戰略、經濟、人文三條軌道,就雙邊、地區和全球層面眾多議題深入坦誠交換意見,達成了廣泛共識。

此間受訪的中美關係專家認為,對話和磋商成果豐碩,不僅有助於雙方增進互信、凝聚共識,進一步開掘中美合作的廣度與深度,更展現了雙方聚同化異、妥處分歧的積極姿態,在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小標題)增進互信

凝聚共識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本輪對話和磋商,中美雙方再次共同確認了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大方向和兩國關係發展的目標,增進了相互了解,對彼此的戰略意圖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話和磋商聯合開幕式上發表致辭,強調中美雙方要審時度勢,登高望遠,相互尊重,增進互信,加強合作,攜手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建設。

美國總統奧巴馬也在書面致辭中表示,美中雙方需要圍繞共同利益、共同責任和共同挑戰建設兩國關係。美方歡迎一個穩定、和平、繁榮的中國,致力於同中方一道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加強務實合作,以建設性方式處理分歧。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所長達巍認為,近一年以來,中美關係出現了不少問題,持續走低,“本輪對話的最大意義在於,成為扭轉中美關係下行態勢的轉捩點”。

達巍說,今年恰逢兩國建交35週年,中美都派出強大陣容與會,首次同步舉行戰略、經濟和人文三軌對話,體現出政治互信、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這三大支柱平衡發展對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設的重要作用。對話和磋商議題廣泛,其中戰略軌涵蓋八大方面,經濟軌三大方面,人文軌六大方面,幾乎涵蓋了雙邊關係的所有領域以及重大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凸顯了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以及兩國利益的深度融合。

對話和磋商期間,雙方承諾,雙方領導人將繼續通過高層訪問、多邊場合會見、通話及通信等方式保持密切和經常性溝通。

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陶文釗認為,中美之間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缺乏互信,而互信不足主要體現在雙方對對方的戰略意圖判斷方面。通過本輪對話,雙方對各自的戰略意圖做了進一步闡述,有利於增進互信,把握方向。

“當然,增進互信不是一勞永逸的,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在今後兩國關係的實踐中,雙方仍然需要不斷進行‘戰略再保證’,不斷增信釋疑。”陶文釗說。

(小標題)交融合作

夯實基礎

據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介紹,通過對話和磋商,雙方對兩國利益的深度融合以及兩國合作存在的巨大潛力有了更加深刻的共識,確定了今後兩國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項目。

中國前駐美國使館參贊周景興說,對話和磋商共達成300多項成果,其中戰略對話116項,經濟對話近90項,人文對話104項,這些成果涉及中美關係的方方面面,有的是比較原則性的,具有指導意義,有的則是十分具體的措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周景興說,在經濟對話領域,雙方就各自國內經濟政策議題進行溝通,比如說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紅、金融體制改革等,美國的財政政策、赤字問題等。“這說明兩國經濟合作深入到方方面面,確實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經所所長陳鳳英認為,對話達成的實質性成果之一,是雙方就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達成“時間表”,同意爭取2014年就雙邊投資協定文本的核心問題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並承諾2015年早期啟動負面清單談判。“這是個重大突破,儘管下一階段的談判會非常困難,但雙方都表明瞭要繼續推進的決心和信心。”

周景興說,最近一年多來,中美兩軍交流與合作是兩國關係中的一大亮點,而本輪對話期間,雙方承諾致力於及早建立兩軍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並進一步就制定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加強磋商,增加兩軍聯演聯訓,這對建立兩軍新型關係無疑是一個重要推動,有助於增進兩國之間的戰略互信。

陳鳳英認為,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期間,雙方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婦女、青年六大領域取得廣泛成果,中美人文交流前景廣闊,應發揮各自優勢,拓寬交流渠道,不斷夯實中美友好的社會和民眾基礎,增強兩國關係的韌性。

(小標題)聚同化異

妥處分歧

分析人士注意到,對話和磋商期間,中美雙方對兩國之間存在的分歧和摩擦進行了坦誠深入的交流,都表示要以妥善的方式予以處理和管控。

達巍認為,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強調,雙方要堅持相互尊重、聚同化異,保持戰略耐心,不為一事所惑,不為一言所擾,這體現了中國領導人對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高度重視,也為今年11月的元首會晤注入了正能量。

周景興認為,“聚同化異”相較於此前提出的“求同存異”,態度更為積極主動,“在處理分歧時,我們不光要‘存’,讓分歧放到一邊,更要主動化解矛盾,進而把分歧轉化成雙方合作的紐帶”。

最近幾個月來,中美在東海、南海問題上的分歧比較顯眼,甚至發生了雙方高官在公開場合爭辯的現象。陶文釗說,在本輪對話中,中方要求美方秉持客觀公正立場,恪守不選邊站隊的承諾。雙方都承諾將“建設性管控分歧”,並相互確認,“將致力於危機管控和防範意外事件,通過加強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溝通,促進良性互動”。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承諾。”陶文釗說,兩國關係中存在分歧是一個客觀事實,如果管控不好,分歧可能惡化兩國關係,甚至使兩國走向衝突和對抗;如果管控得好,就有可能使分歧的領域轉化成為合作的領域。“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首先需要有政治意願。現在雙方在這一點上取得了共識,就為探討具體的機制和做法創造了條件。”

分析人士指出,建設新型大國關係是前無古人、後啟來者的事業,不能指望一帆風順,一蹴而就,有困難、有波折是自然的事情,這就特別需要保持戰略耐心。

“習近平主席提出要用積土成山的精神推進新型大國關係建設。實際上,本輪對話和磋商達成的諸多共識,都是朝著這個方向採取的措施。因此對話和磋商是令人鼓舞的。”陶文釗說。(記者劉華、譚晶晶、梁淋淋、張鵬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