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抗擊全球埃博拉 中國應該借鑒什麼?

亚太日报

text

【亞太日報訊】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和疫情目前已經造成近5000人死亡,10000人受到感染。

除疫情最嚴重的西非國家利比里亞、塞拉利昂、幾內亞等,美國及歐洲國家也曾先後出現少數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例。

10月28日,BBC中文網發表題為《抗擊全球埃博拉疫情 中國應該借鑒什麼?》一文,稱中國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任何被證實的埃博拉病例,但是發現埃博拉病毒的科學家之一,英國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的皮奧教授說,中國恐怕遲早也會受到影響。

報道引述皮奧教授的話說,在未來的6到12個月,埃博拉病毒還會繼續蔓延。

報道稱他特別提到中國。他說,中國在西非有大量的工人,這對中國來說是一種風險,總有一天埃博拉疫情會在中國爆發。

批評聲音:中國不夠積極

在埃博拉疫情爆發初始,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形勢高度重視。美國總統奧巴馬甚至把對付埃博拉上升到美國國防的高度,並表示要起到帶頭作用。

英國也向西非派出軍隊和專業人員,協助當地抗擊埃博拉病毒。

相對來講,雖然中國也向西非派出醫療小組以及輸送援救物資等,但卻顯得不夠高調和積極。

聯合國在指責富裕國家沒有全力援助全球抗擊埃博拉努力的同時,還批評了中國的億萬富翁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的官員表示,現在應該是中國的億萬富翁表現他們影響力的時刻,但是這些富豪卻一點沒有表示。

西方媒體也撰文稱,中國是非洲的主要投資者,中國在非洲有大量的商業參與投資,然而卻在西非爆發埃博拉疫情後,無論是中國的政府還是私營部門,對於運用自己的經濟實力來幫助非洲抗擊埃博拉方面都做得不夠,並且反應遲緩。

美國白宮也認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應該在抗擊埃博拉的問題上做出更多的貢獻。

“慷慨解囊

目前有100萬中國人居住在非洲,其中在疫情最嚴重的塞拉利昂、幾內亞和利比里亞則有一萬中國人居住在那裏。

中國曾被指在非洲大力投資,但少量捐款。

其實,中國已經前後四次向非洲國家捐款,協助抗擊那裏的埃博拉疫情。

最新的一筆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星期在中共四中全會結束後宣佈的,價值高達5億元人民幣,以及派出更多中國防疫專家和醫護人員,並為利比里亞援建一個治療中心。

同時,中國又向非洲7個國家運送了一批保護服和設備等。

那麼,為什麼中國對抗擊埃博拉疫情如此慷慨的援助卻令人感覺“不夠迅速和積極呢?

態度和手法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張勇進認為,這跟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望值較高和中國本身處理這一事情的態度和手法有關。

首先,中國與國際社會對它的期待,即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際大國的形像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其實,如果光從金錢上來衡量的話,中國可以說是非常慷慨的。中國位居捐款額最高的國家之列。

但是中國在處理國際上重大的疫情和災難還是缺乏經驗以及高調宣傳。而這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張勇進說,中國其實學得很快。

但中國在出資幫助非洲對付埃博拉疫情方面只是單純地把它看作是一個援助過程,而不是把它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威脅。

而如果把它定位為全球威脅,需要全人類來共同抗擊這個高度,可能就不一樣了。

因此,中國應該提升認識,強調跟國際社會一起合作。

借鑒

張進勇說,雖然中國這次反應還算及時,但是如果中國想在國際社會上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像就應該把幫助非洲作為抗擊埃博拉努力的一部分,而不是簡單地把它歸為一種資金上的援助。

同時,要強調跟國際社會一起,共同努力對付埃博拉,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個簡單的中國的行為。

張勇進認為,通俗一點說,這也是一個包裝的問題,也就是說怎麼才能讓國際社會來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