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的故事》
[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著
陈小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2月
在基列共和国,女人分为两种——有生育能力的和没有生育能力的。前者被分配到指挥官家中,成为生育机器,行走的子宫。生育,是她们存在的全部意义。与此同时,政教合一的男性极权制度试图确保女性的绝对服从:每天,这些女性被允许结伴外出一次购物,她们的一举一动受到“眼目”的监视,女性被视为国有财产,她们没有自由、没有财产,也没有阅读的权力。
以上是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使女的故事》的情节。这部小说的创作始于1984年,当时阿特伍德身处被柏林墙包围的西柏林,每个周日,东德空军都用音爆威慑西柏林居民,以示存在感。阿特伍德也造访过几个铁幕国家,有过那种被藏匿暗中的眼睛默默监视的经历,见识过人们如何言辞闪烁的、试图用暧昧不明的方式传递信息。这些都成为了《使女的故事》的创作素材。
2017年4月,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被搬上荧幕,该剧一经播出便引发讨论热潮,一举斩获第69届黄金时段艾美奖最佳剧集奖。人们惊讶地发现,这部创作于1984年的反乌托邦设定的小说,放在今时今日,无不充满了与当下现实相关的暗示和隐喻。在经历了动荡不安的2017年后,在2018年开年,也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拿起这本书,让这种阅读的压抑和不适来提醒我们,女性并非人类命运中无关紧要的参与者。
《建水记》
于坚 著
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8年1月
诗人于坚的《建水记》有几种读法。
浅白地读,它可以是一本云南建水风物志。从青年时代至今,于坚多次造访建水,在书中他以一种近乎本地人的视角,带领读者走遍建水的大街小巷和隐秘角落,探访散落各处的传奇人物和历史悠久的雕梁画栋。
纵深地读,它可以是一本建水传。建水最早为南诏时修筑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扩建为砖城。同样是在明代,建水被命名为临安。这个名字暗藏野心——临安本是杭州的名字,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江南移民的努力之下,建水确实成为了云南的杭州,欣欣向荣,一派繁华盛景。利用各个年代的建水县志州志、建水当地宗祠碑的记录以及古诗中对于建水的描述等等,于坚还原出了一部建水发展史,梳理了从古至今建水的变动与坚守,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文化意味。
横向对比着读,它可以是一本探讨传统与现代、延续与断裂、世俗与彼岸、历史与当下、东方与西方的哲学与美学作品。建水在于坚笔下成为了一个样本、一个引子,以之讨论中国古代作为传宗接代世代所居的家与如今作为商品房急于转手升值的家的区别,讨论传统中国世俗意义上的在场与20世纪对于进步、未来、彼岸的追寻如何否定了这种在场,讨论宏大意义和空洞观念对于日常生活与细枝末节的吞噬。于坚仿佛一个匠人,将上面这些丰富的层次聚集、糅合、锻造,再重新打磨成一篇篇隽永的散文。除了诗意且引人深思的文字,书中还配有134张于坚拍摄的与建水有关的照片,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建水的情感以及一种极其私人的美学取向。
《活下去的理由》
[英]马特·海格 著 赵燕飞 译
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马特·海格仍然记得二十四岁时他“死去的那一天”:“当初只是一个念头,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但没有意识到那是什么。一秒钟后,我的头脑里出现一种奇怪的感觉,后脑勺靠近脖子的地方,也就是小脑的部位,出现了某些生理活动。强烈的脉动、颤抖,好像有一只蝴蝶被困在里面,还带有刺痛感……我只以为我快死了。我的心脏不行了,我不行了,我急速下沉,坠入一个让人窒息的幽闭空间。”
后来,马特·海格才意识到,这种“濒死体验”是抑郁症和焦虑症引发的生理反应。好在,马特·海格又“活过来了”,他将自己应对抑郁症的经历写成了这本《活下去的理由》。身为文学家,马特·海格在书中用细腻敏感的笔触,记录下了那些无法言说的、处于黑暗中的精神痛苦。这本书并非仅仅关于痛苦、死亡和挣扎,它也记录了作者如何在家人和爱人的陪伴下走出黑暗,获得重生。
对于抑郁者来说,这本书或许是一个莫大的安慰,如果你正深陷于人生的深渊谷底,并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以及向谁诉说,不妨拿起这本书,尝试与曾经和你有同样经历的作者来一场促膝长谈。而对于抑郁者的父母、伴侣和朋友来说,这本书也是很好的陪伴指南,它可以帮助你了解至爱之人正在经历什么,从而将不解变为理解、支持和更多的陪伴。
《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恩斯特·康托洛维茨 著 徐震宇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英国法学家创制了一种“国王双体论”,简单来说,即国王有两个身体:一个是“自然之体”——个体的肉身,会经历生老病死,会朽坏,最终会消失;另一个是“政治之体”,它不坏不死,不朽不烂。
德裔美籍犹太历史学者恩斯特·H·康托洛维茨对于中世纪政治神学的研究,便是从这一“国王双体论”开始的。他前后花费十年时间,深入探索了“国王双体论”的中世纪渊源,通过梳爬浩瀚史料,整理出了与双体论相关的思想谱系。在研究中,康托洛维茨发现,这些资料都指向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政治体的永久性问题。
1957年,《国王的两个身体》英文版问世,6年后康托洛维茨去世。在美国,他的知名度仅限于古代史的专业范围内,即便在欧洲学界,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对于康托洛维茨“国王双体论”感兴趣的人也寥寥可数。直到1990年代,随着法文、意大利文和德文译本的接连出版,这本书才逐渐引发关注。吊诡的是,关注者并非中世纪史学专家,更多的反而是研究政治思想史的专家学者。个中原因与主流学界不同派别之间的话语体系相关,也与当时的学术气候和政治风向有关。2018年年初,康托洛维茨这本命途坎坷的心血之作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
《无夏之年:1816,一部"冰封之年"的历史》
[美] 威廉·K.克林格曼 / [美] 尼古拉斯·P.克林格曼
李矫 / 杨占 译
悦读名品/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年11月
1816年,诗人拜伦在诗歌《黑暗》中营造出了一种末日将至的氛围:
那里,明媚的阳光早已熄灭
浩瀚的星辰,迷失在黑暗宇宙的永恒虚空中
无尽冰封的大地长夜难明
无月的空中笼罩着幽灵,白昼却不再降临
同样在1816年,英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威廉特纳完成了一幅名叫《兰卡斯特沙滩》的画作。画中,一群人正驾驶马车,穿过一片海岸。天空中那些稠密停滞的、淡红色的、分不清是雾气还是云彩的物质,映照在水面上,远远望去,天空和水面连成一片,画中人宛若穿行于火光之中。
上述种种现象,都与1815年4月一个黄昏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的一声巨响有关。火山爆发产生的240立方公里浓尘遍布大气层,在火山爆发的24小时,火山灰云的蔓延范围已经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国土面积,所到之处农作物、鱼类、鸟类无一幸免,火山爆发引起的饥荒和疾病导致印尼9万人死亡。这一年,没有夏天。
犹如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此次火山爆发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在美国,它引发了食物短缺、宗教复兴运动以及从新英格兰到中西部的大迁徙。在欧洲,它造成农业欠收、饥荒蔓延,以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流行性斑疹伤害和由此引发的抑郁、恶心。
《无夏之年:1816,一部“冰封之年”的历史》记录了历史上这因一次火山爆发而导致全球联动的重要一年。本书有两位作者,一位是历史学博士,另一位则是气象学博士,他们的合作让我们在了解历史如何联动的同时,也没有丧失关于天气与气候的科学性视角。
《东京美女散步》
[日]安西水丸 著 孙雅甜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8年1月
2014年3月,日本著名艺术家、村上春树唯一的合作插画家安西水丸先生突然逝世,这让他从2007年2月开始在《小说现代》上隔月连载的随笔《东京寻美散步》也被迫画上了终止符。这44篇随笔被集结成册,收录在这本《东京美女散步》中。在这些随笔中,安西水丸记录下了自己在东京各地游玩的经历。与他的另一本书《慢悠漫游城下町》类似,安西水丸不仅介绍了各地地名的由来以及历史上有名的故事,还深情款款地讲述了自己与各个地方的关联,勾勒出一幅东京记忆地图。除此之外,他也记录了寻访过程中邂逅的美丽女性以及他品尝过的值得回味的饭馆和酒吧。
当然,除了诚意满满的文字之外,安西水丸先生妙趣横生的插画作品也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即将去东京旅行或者对东京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让安西水丸先生带领你开启一场奇趣之旅吧。
《中国科学史》
李申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月
为什么要写一本《中国科学史》?这要从作者李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的求学经历说起。李申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哲学和自然科学”,当时恰逢文革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在中国哲学领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和科学的关系呼声很高。在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李申开始思考“中国古代有没有自然科学”这一由来已久的争论。李申的学术处境或许可以为这个问题做一个注脚。当时他的专业是中国哲学史,却设置在宗教研究系中,即便在毕业后,研究中国哲学史和自然科学的李申仍旧在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了二十年之久。甚至直至今日,“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仍然是学界主流。
李申这上下两册厚重的《中国科学史》,便是对“中国古代无科学”这一观点的有力回击。在他看来,“中国科学史”的全称是“中国自然科学史”,即中国人认识自然界事物的历史。《中国科学史》从传说时代讲起,从前秦讲到清代,其中涉及天文、地理、农业、算数、立法、博物学、医学等诸多方面,为读者展示了从古到今,历朝历代,中国人是如何认识自然界事物的。而通过对人类认识世界这一过程的梳理,以及期间产生的谬误和认识上的偏差,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比动物高明多少,也就比动物荒唐多少。”这让我们保持谦卑,在走向未来的路上,更好地以史为鉴。
《守望飞羽:中国观鸟故事》
梁文瑛 著
商务印书馆 2017年10月
截止2013年,美国大约有580万观鸟者,他们中的很多人将观测结果反馈给奥杜邦学会(Audubon Society)——这一学会以美国鸟类学家、博物学家和画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命名,成立于1886年,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性民间环保组织,专注于自然保育。通过收集观鸟者的数据,奥杜邦学会估计,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在北美的305种鸟类中,有将近60%的鸟类在冬季选择飞往更高的海拔,寻找新的栖息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个数据可能无足轻重。但从生态学角度看,鸟类的行为模式变化为为气候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号。
在香港,观鸟会成立于1957年,到2002年,香港观鸟会被认可为一个公共性质的慈善机构。目前,已有超过1700位本地以及海外会员。在中国大陆,观鸟运动萌芽于1996年。受到港台、欧美观鸟活动的启发,一些鸟类专家、新闻从业者、环保志愿者率先在北京发起了观鸟活动。
那么,究竟什么是观鸟?为什么要观鸟?我们该如何观鸟?这本《守望飞羽:中国观鸟故事》也许能解答上述问题。《守望飞羽》收录了约三十位中外观鸟者的访谈记录,其中有坚持观鸟数十年的自身爱好者,有为鸟类保护和调查无私奔走的观鸟志愿者,也有致力于将观鸟活动本土化的组织者。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启发更多人加入观鸟行列,为鸟类的保护作出贡献。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由商务印书馆赞助义卖,卖书的收益将全部归香港观鸟会做保育用途。
(来源:界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