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古嘉伟
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最新考古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出土的石器将当地人类活动历史推前至距今148万年前,较此前认知提前了80万年。这一突破性发现为研究东南亚早期人类迁徙提供了重要线索。
考古团队在2019年至2022年间,于苏拉威西岛南部索彭镇附近遗址发掘出7件造型精美的石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具古猪化石。研究主要作者、印度尼西亚考古学家布迪安托·哈基姆介绍,该遗址因地表保存完好的化石引起研究团队关注。通过古地磁测年和铀耦合电子自旋共振测年技术,确认这些文物距今约104万至148万年。
“这些石器需要精确的敲击角度和力度,无疑是早期人类智慧的产物。”参与研究的格里菲斯大学考古学家亚当·布鲁姆教授表示。此前该团队发现的19.4万年前石器曾是当地最古老的人类活动证据,而新发现将这一时间线大幅提前。
苏拉威西岛周边多个岛屿均发现相近时期的古人类遗迹,菲律宾吕宋岛出土过70万年前的石器和50万年前的吕宋人骨骼;南部的弗洛勒斯岛存在距今102万年的“霍比特人”遗迹;西部的爪哇岛则发现过直立人化石。
拉筹伯大学考古学家安迪·赫里斯指出,这些发现引发关键疑问:早期人类如何跨越深海抵达这些岛屿?虽然冰河时期爪哇岛与大陆相连,但苏拉威西等岛屿始终被深海隔绝。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百万年前的人类尚未掌握造船技术。
由于缺乏直接的人类化石证据,石器制造者的身份仍然是一个谜。布鲁姆教授推测可能是直立人或其演化分支,类似弗洛勒斯人的情况。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寻找人类化石这一"梦想发现",以解开东南亚古人类迁徙的更多谜团。
此次发现不仅改写了苏拉威西岛的人类居住史,也为研究整个东南亚地区早期人类扩散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学界期待未来能发现更多直接证据,还原这段跨越百万年的人类迁徙史诗。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