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抗美援朝老兵周福才。 胡建华 摄
中新网通辽11月11日电 题:抗美援朝老兵周福才忆峥嵘岁月: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那么多战友年纪轻轻就牺牲了,和他们比,我能活着就很幸福了。”每每回忆起以往的岁月,耄耋之年的周福才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1933年,周福才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一个偏僻山村,自幼家境贫寒,姐姐在4岁时被卖掉。1944年,旱灾严重、庄稼颗粒无收,一家人以野菜度命。无奈之下,父母带着周福才和弟弟、妹妹边乞讨边赶路,历时半个多月来到通辽市开鲁县投奔大伯。
图为周福才和老伴儿在一起。 胡建华 摄
然而,命运并未给这家人些许暖色。这年冬天,父母和年幼的弟弟妹妹全被日本兵抓走,这一别,周福才再也没见过他们。“那时我才11岁,找不到父母,大伯也虐待我,我只能以乞讨为生。”
1947年2月,解放军来到开鲁后,周福才要求参军。“为啥要当兵呢?一是解放军从不欺负百姓,二是解放军哪儿都去,我有机会找到父母。”当年的一幕幕,老人至今仍然记忆清晰。
图为周福才和儿子、儿媳在一起。 包红英 摄
当年5月,周福才进入解放军某师十九团,给政委当勤杂员。“政委问我叫啥名,我说叫成群,没大名。政委说你这孩子命苦啊,给你起名叫周福才吧,有福又有才。”自那以后,周福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辽沈战役打响后,周福才参加了大大小小数百场战斗。在黑山阻击战中,他右小腿被炸伤,至今伤处还凹凸不平、又黑又硬。“那次战斗全团4000多人,最后就剩500多人,伤亡惨重。”周福才唏嘘不已。
1950年,时任高射炮兵某师501团二营四连二班班长的周福才和数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一道,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投身抗美援朝战争。
图为周福才珍藏的朝鲜奖章。 包红英 摄
“那时候一顿饭要吃十多次才能吃完,刚端起饭碗敌机就来了。”周福才回忆,美军为了切断志愿军的供给线,疯狂对江桥进行破坏。其中11月的一次战斗令老人终生难忘,那是他第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周福才说,当时几十架敌机从四面八方向江桥俯冲而来,炸得昏天黑地,炸弹下来地面就出现两米多深的大坑。“二炮手牺牲了,不用多想,我顶上去。”周福才说,那会儿没人怕死,怕死的话就不当兵了。
激战中,周福才感觉声音不对,他下意识来了个深蹲。等他再直起腰,发现原本系紧了绳扣的棉帽,被炸到了三米之外,帽子上还挂着弹片。“要是再晚蹲下一会儿,脑袋可就搬家了。”周福才说,那次他们班击落两架敌机,荣立一等功。
图为年轻时的周福才。受访者供图
1953年,从朝鲜战场撤回后,周福才先后在军校学习,在炮兵团当炮车长和教员。转业后,陆续担任开鲁服务公司、百货商店、土产公司经理。期间多次受到嘉奖,1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在儿媳李艳梅眼里,周福才特别讲原则,在百货商店工作多年,一根线头也不往家拿。“不管是孩子下岗也好、生活困难也好,他从来没找过组织。”李艳梅说,老人一生节俭,剩菜剩饭从来不让扔,还经常捡矿泉水瓶卖钱。
周福才居住的胡同地势低,一下雨就积水。他就骑着小三轮车,四处捡砖头,最终用100多车砖头垫高修平了50多米的巷道,方便了大家出行。
近日,周福才收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他郑重地将它别在胸前。解放奖章、解放东北纪念章……挂在胸前的、珍藏在盒子里的,一共有19枚。老人遗憾地说,还有些奖章掉在了战场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