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全球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中国芯片产业面临机遇及挑战。7月10日上午,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魏少军在上海出席2020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芯片创新主题论坛”时发表演讲,谈论世纪大变局下的中国芯片产业应对之道。
魏少军表示,宏观来看1970-2001的31年间,全球GDP增加了30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不到1万亿美元,2001-2019的18年间,全球GDP增加了53.2万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约3万亿美元。
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是二者的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走向全球统一,促进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信息通信成本大幅降低后,使得全球的贫困人口也可以享受通讯带来的便利。在这过程中,中国是受益者。
如今,危机已然显现。根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美国失业人口也在不断增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的消费市场一旦萎缩,对中国影响巨大,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方面。“虽然5月份半导体整体还是增长5.8%,但是智能手机、电视、PC等预测的出货量都在下降,下半年影响可能会完全显现出来。”魏少军判断。
此外,中美科技之争下,国产替代声音强烈。“大部分的东西想要替代是不容易的,与其花钱去替代,为什么不去创新?“魏少军提醒。对中国而言,要明确“国产替代”要替代谁,“自主可控”要控哪些的问题。
中国芯片产业该如何应对目前的状况?魏少军表示首先得正确认识自己,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降低,世界对中国的依存度在上升,但这有好有坏。中国已经融入全球技术体系,但对外依存度很高,中国相关科技企业在国外市场份额仍很低。
魏少军表示,厘清资本和技术研发关系,实行二者双轮驱动的策略非常重要,但这在国内从未实现。“最近我不断在各个场合呼吁,要解决集成电路研发资金长期稳定的投入机制,目前从大基金的投入来看,资本投入已经做到了持续稳定,但是研发投入远未达到,这光靠企业不行,还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不能像打摆子一样,一会儿一会儿没有。”
目前,中国已经有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即“大基金”,二期的规模高达人民币2000亿元,但并非所有资金都投向研发。
近年,魏少军建议,中国应成立一支专门的集成电路研发基金,资助国内芯片企业根据摩尔定律,研发最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他认为,中国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投入如果完全按照产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实在太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出手,在企业研发上提供足够的支持,“没有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