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石家庄2月10日电 (肖光明 李洋)虽已过“立春”时节,但对于刚下过雪不久的花厂峪村来说,还是有些寒冷。往年一过正月十五,村民米庆利就离乡外出打工,家里的栗子树请人帮忙修剪。今年,他决定在家安心度过新冠肺炎疫情,修剪自家的栗树,感觉手头上有活儿,也跟外出打工一样忙碌。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东南隅的花厂峪村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偏僻的位置和连绵的山地曾在战争年代为革命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临抚凌青绥联合县工委和冀东军区东工委领导机关所在地。如今,花厂峪村是河北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更是青龙满族自治县最为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为花厂峪村民正在修剪栗树。 赵凤鸣 摄
一个充满红色记忆和肩负绿色生态旅游的小山村,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它如何呼吸?
花厂峪村驻村第一书记宁宝满说,从疫情防控第一天起,村“两委”就协同驻村工作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充分调动党员、村民代表和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全力做好疫情防御工作,“规矩是铁打的,责任在每个人肩上。磨破了嘴、跑断了腿、操碎了心。”
图为花厂峪村严守抗“疫”。 赵凤鸣 摄
“面对疫情,我没有一个晚上可以安然入睡,不在村口的岗位上心里就不踏实。因为我们现在守的就是关系全村百姓生命健康的那道‘门’,不敢轻视,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花厂峪村党支部书记赵凤鸣说,最初开展工作遇到了村民的各种问题,有想出村走亲访友的,有村民外地亲戚晚上偷偷回村,也有村民在家没事聚在一起打麻将……她有一次“暴脾气”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村里的微信群中说了这样的话,“如果谁看到打麻将的举报给我,我自己奖励500元现金。”
春节期间,几场降雪给村口疫情防控值班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值班人员最开始用自己的私家车开暖风轮流取暖,后来感觉实在顶不住,就在路边找了一个破旧的房子,接通电线,屋里放了两个电暖气。
图为降雪后的花厂峪,村民书写内心情怀。 赵凤鸣 摄
赵凤鸣告诉记者,零下十几摄氏度,没有一个人退缩,都坚守在第一线,村民们也看在了心里。慢慢的,大家的意识开始改变,村里形成了“人人有责”的精神,还纷纷捐款捐物资。“现在村民们每天会给值班人员送饭、送水,我们虽然防控的是疫情,但大家的心走得更近了。”
花厂峪村村民王艳秋是“疫情应急小分队”一组组长。他向记者透露,针对疫情,村里制定了“三个一律”制度:不管谁家亲戚朋友,一律不允许到花厂峪村走亲访友;不管什么年龄段老人,一律不允许办理寿宴庆祝;不管什么人发起,一律不允许村内人员规模聚集。
“家家户户在过年前就把食物备齐,这下不用招待亲戚了,各家都有囤积。村里老人就是65、73、80、84这几个年龄办寿宴,过年以前就定了正月有几位老人摆喜宴,但现在都取消了,都理解现在是特殊时期。”王艳秋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去世,其家人与村民一起安葬,外边的亲戚一个也没进村,大家都知道现在应以大局为重,村里定规矩就要守。
22岁的赵晓猛目前就读于河南的一所大学,由于疫情的发展,她在村里等待开学。当跟随父亲一起去村口值班,看到大家站在冰天雪地之中没有一丝抱怨时,她感受到一种团结与无私的力量,从心底想喊一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花厂峪村的村民每家每户都有栗树,村民谭贵往年都是去周边村里剪栗子树,每天会有两百元钱的收入。今年,他不出村了,修剪自家栗树的同时,会帮助村里的老弱病残家庭剪树。
天冷好剪枝,修树正当时。谭贵攀上栗树,用工具修理得疏密有致,该留的留,该去的去,眼到手到。修剪过后的树枝在风中越发苍劲,似乎在展示新一年必繁茂的决心……(完)